一种方形铝壳包膜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2334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包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方形铝壳包膜生产线,磁悬浮轨道传送装置沿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合芯中转组件、包膜机械手、用于将方形膜与电芯正表面焊接固定的第一焊机组件、用于对方形膜折边成型的折边组件、用于将方形膜侧表面与电芯焊接的第二焊机组件、用于将不干胶粘贴在方形膜上的贴胶组件、用于获取包膜后电芯图像的检测和用于取出包膜后电芯的出料机械手。在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时,该结构能够实现电芯组自动上料、包膜、整形、焊接、检测和下料,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电池生产效率。提高电池生产效率。提高电池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形铝壳包膜生产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包膜
,特别涉及一种方形铝壳包膜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铝壳包膜是电芯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步骤。现有包膜生产过程中的两块电芯人工合并成一组电芯组依次通过人工包膜、将薄膜焊接固定在电芯上、贴上胶贴最后出料这种包膜的方式虽然设备投入成本低,但包膜主要工序都通过人工来完成,不仅生产效率低,而且包膜的质量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方形铝壳包膜生产线。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方形铝壳包膜生产线,它包括有电芯输送线、电芯上下料机械手、Mylar膜后输送线、用于将两块电芯立起并贴合的合芯中转组件和首尾相接呈环形状的磁悬浮轨道传送装置;所述磁悬浮轨道传送装置的悬浮块上均固定有电芯治具;所述磁悬浮轨道传送装置沿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合芯中转组件、包膜机械手、用于将方形膜与电芯正表面焊接固定的第一焊机组件、用于对方形膜折边成型的折边组件、用于将方形膜侧表面与电芯焊接的第二焊机组件、用于将不干胶粘贴在方形膜上的贴胶组件、用于获取包膜后电芯图像的检测和用于取出包膜后电芯的出料机械手;所述电芯上下料机械手能够将电芯输送线上的电芯输送至合芯中转组件上和将合芯中转组件上的电芯输送至电芯治具上。
[0005]进一步地,所述Mylar膜后输送线的输入端设置有Mylar膜前输送线;所述Mylar膜前输送线的输出端设置有用于将方形膜输送至Mylar膜后输送线上的膜料移送机械手;所述膜料移送机械手沿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底托上料模块和底托热熔组件;所述底托上料模块由分别对称设置在Mylar膜后输送线两侧的底托取放料单元和底托料架组成。
[0006]进一步地,所述Mylar膜后输送线与磁悬浮轨道传送装置之间设置有校正平台;所述校正平台设置在包膜机械手的正下方。
[0007]采用上述结构后,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方形铝壳包膜生产线,它包括有电芯输送线、电芯上下料机械手、Mylar膜后输送线、用于将两块电芯立起并贴合的合芯中转组件和首尾相接呈环形状的磁悬浮轨道传送装置;所述磁悬浮轨道传送装置的悬浮块上均固定有电芯治具;所述磁悬浮轨道传送装置沿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合芯中转组件、包膜机械手、用于将方形膜与电芯正表面焊接固定的第一焊机组件、用于对方形膜折边成型的折边组件、用于将方形膜侧表面与电芯焊接的第二焊机组件、用于将不干胶粘贴在方形膜上的贴胶组件、用于获取包膜后电芯图像的检测和用于取出包膜后电芯的出料机械手;所述电芯上下料机械手能够将电芯输送线上的电芯输送至合芯中转组件上和将合芯中转组件上的电芯输送至电芯治具上。在使用本专利技术时,第一步,电芯通过电芯上下料机械手将电芯输送线输送至合芯中转组件上,通过合芯中转组件将两块电芯翻转至立起,并且两
块电芯相互贴合后,电芯上下料机械手再将合芯中转组件上相互贴合的的两块电芯输送到电芯治具内夹持固定;第二步,磁悬浮轨道传送装置带动电芯治具内的两块电芯;输送至包膜机械手处,包膜机械手将带有底托的方形膜包裹在电芯治具内的两块电芯外;第三步,磁悬浮轨道传送装置带动电芯治具内的包裹有方形膜的两块电芯输送至第一焊机组件处,通过第一焊机组件将方形膜与电芯正表面焊接固定;第四步,折边组件对方形膜的侧表面进行整形,整形后的方形膜再通过第二焊机组件焊接电芯的侧表面与方形膜的侧表面;第五步,贴胶组件将不干胶粘贴在焊接好的方形膜上;第六步,通过检测设备获取贴胶后的电芯图像在计算机上进行对比,出料机械手将合格产品放入到产品流水线上,将不合格产品放入到次品流水线上;该结构能够实现电芯组自动上料、包膜、整形、焊接、检测和下料,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电池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方形膜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底托取放料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底托热熔组件第一视角立体图;图5是底托热熔组件第二视角立体图;图6是包膜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包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校正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校正平台拆出校正底支架和校正膜片支撑板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合芯中转组件的第一视角立体图;图11是合芯中转组件的俯视图;图12是电芯翻转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电芯上下料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电芯上料夹具的第一视角立体图;图15是电芯上料夹具的第二视角立体;图16是折边组件的第一视角立体图;图17是折边组件的第二视角立体图;图18是磁悬浮轨道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9是磁悬浮轨道传送装置拆出电芯治具后的截面图;图20是电芯治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1是纵向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2是横向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A、Mylar膜前输送线;B、膜料移送机械手;C、底托取放料单元;C1、取放横移滑块;C2、取放升降滑块;C3、取放升降导轨;C4、取放横移导轨;C5、取放升降板;
C6、取放立板;C7、取放横移滑板;C701、取放导向槽;C8、取放滑动板;C9、取放连杆组件;C10、取放吸盘;C11、取放上摆杆;C12、取放转动套;C13、取放下摆杆;C14、取放滚轮;C15、取放凸轮连接套;C1501、取放凸轮;C16、取放固定板;C17、取放弹性拉伸元件;D、底托料架;E、底托热熔组件;E1、热熔压板支撑座;E2、感应开关;E3、热熔平移模组;E4、热熔触片;E5、热熔压板连接座;E6、热熔升降模组;E7、热熔压板升降滑块;E8、热熔压板升降导轨;E9、热熔压板固定板;E10、热熔压板;E11、热熔激光焊接头;E12、热熔丝杆;E13、热熔焊接连接座;E14、热熔焊接固定座;E15、热熔焊接调节导轨;E16、热熔焊接调节滑块;F、校正平台;F1、校正底支架;F2、校正旋转组件;F3、校正膜片支撑板;F4、校正横向夹爪气缸;F5、校正纵向夹爪气缸;F6、校正旋转板;F7、校正气缸支架;F8、校正挡板连接块;F9、校正纵向挡块;F10、校正横向挡板;G、包膜机械手;G1、包膜组件;G101、包膜旋转夹紧气缸;G102、包膜翻转板;G103、包膜连接板;G104、包膜包膜伺服电机;G2、膜料检测模块;G3、包膜第一线性模组;G4、包膜主支架;G5、包膜吸膜升降架;G6、包膜吸盘组件;G7、包膜吸膜升降模组;G8、包膜第二线性模组;G9、包膜升降架;G10、包膜升降模组;G11、包膜滑动架;H、合芯中转组件;H1、合芯支撑台;H2、合芯伺服电机;H3、合芯连接座;H4、合芯挡板;H5、合芯载料台;H6、合芯压紧板;H7、合芯压紧气缸;H8、合芯转轴;H9、合芯翻转板;H10、合芯夹板;H11、合芯夹持推出气缸;H12、合芯固定座;I、电芯输送线;J、电芯上下料机械手;J1、电芯上料夹具;J101、电芯固定座;J102、电芯夹爪气缸;J103、电芯夹持板;J104、电芯下压气缸;J105、电芯下压板;J106、L型杆;J107、电芯侧压板;J108、电芯夹持动力气缸;J109、电芯夹持导轨;J1010、电芯夹持滑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形铝壳包膜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电芯输送线(I)、电芯上下料机械手(J)、Mylar膜后输送线(R)、用于将两块电芯(X)立起并贴合的合芯中转组件(H)和首尾相接呈环形状的磁悬浮轨道传送装置(N);所述磁悬浮轨道传送装置(N)的悬浮块(N4)上均固定有电芯治具(N1);所述磁悬浮轨道传送装置(N)沿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合芯中转组件(H)、包膜机械手(G)、用于将方形膜(Z)与电芯正表面焊接固定的第一焊机组件(K)、用于对方形膜(Z)折边成型的折边组件(L)、用于将方形膜(Z)侧表面与电芯焊接的第二焊机组件(M)、用于将不干胶粘贴在方形膜(Z)上的贴胶组件(Q)、用于获取包膜后电芯(X)图像的CCD检测(P)和用于取出包膜后电芯(X)的出料机械手(O);所述电芯上下料机械手(J)能够将电芯输送线(I)上的电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林尹小虎汪骑兵李春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基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