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充电解液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2266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8: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快充电解液及应用,包括溶剂、锂盐和添加剂;溶剂包括甲酸甲酯、乙烯碳酸脂,碳酸甲乙酯和二甲基碳酸脂;添加剂为烯丙氧基三甲硅;优选溶剂中各组分的质量比为:甲酸甲酯:乙烯碳酸脂:碳酸甲乙酯:二甲基碳酸脂为1:(1至3):(1至2):(1至4);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快充电解液应用于锂离子电池;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负极表面形成稳定的SEI膜,降低锂离子迁移位阻;所得锂离子电池充电倍率及循环性能显著提升。电池充电倍率及循环性能显著提升。电池充电倍率及循环性能显著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充电解液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快充电解液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功能性锂离子电池成为各大应用平台研发的重点。市场上对快从电池的需求进一步提升,快充电池能承受得住大电流进行超快速充电,解决了电动车充电时长远大于传统加油的问题,市面上已有在快充方面性能较好的电池。但是,终端汽车厂商一直在追求一款既是快充、又具备高安全,循环寿命长的锂离子电池。
[0003]快速充电技术瓶颈在于负极的嵌锂能力及电解液的导电速率,其中,电解液的导离子能力限制了锂离子在正负极间的传导速率,限制了电池的快充能力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充电解液,本专利技术在负极表面形成稳定的SEI膜,降低锂离子迁移位阻。
[0005]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充电解液,包括溶剂、锂盐和添加剂;
[0006]溶剂包括甲酸甲酯、乙烯碳酸脂,碳酸甲乙酯和二甲基碳酸脂;
[0007]添加剂为烯丙氧基三甲硅(AMSL)。
[0008]优选溶剂中各组分的质量比为:
[0009]甲酸甲酯(MF):乙烯碳酸脂(EC):碳酸甲乙酯(EMC):二甲基碳酸脂(DMC)为1:(1至3):(1至2):(1至4)。
[0010]优选烯丙氧基三甲硅占溶剂的质量百分比为3%至5%。本专利技术中AMSL的用量为3%

5%,用量太大,成本高,用量太小,无法形成稳定的SEI膜。r/>[0011]优选锂盐的浓度为1至2mol/L。本专利技术锂盐用量充足,电解液导电率越大。
[0012]优选锂盐包括锂盐为六氟磷酸锂、四氟硼酸锂、双草酸硼酸锂、高氯酸锂和六氟砷酸锂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3]进一步优选锂盐包括六氟磷酸锂和高氯酸锂,其中,六氟磷酸锂物质的量是高氯酸锂的1至2倍。本专利技术中LiPF6是一种化学稳定性高,环境友好的锂盐,溶解度高,适用于以上溶剂体系;LiClO4具有强氧化性,应用于电解液有效提升导电率,与具有强还原性的AMSL配合使用,AMSL与LiClO4有效反应形成稳定SEI膜,不消耗正极锂,有效提升循环性能。
[0014]优选碳酸甲乙酯用量小于或者等于乙烯碳酸脂的用量。本专利技术中EMC用量过多,压缩MF的用量,影响AMSL的溶解。
[0015]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充锂离子电池,本专利技术使用快充电解液,负极表面形成有稳定的SEI膜,充电倍率及循环性能显著提升。
[0016]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充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负极和本专利技术的快充电解液;
[0017]所述负极的活性物质为石墨。
[0018]优选所述快充电解液中甲酸甲酯、乙烯碳酸脂、碳酸甲乙酯和二甲基碳酸脂的质量比为1:3:2:4;
[0019]锂盐浓度为2mol/L;
[0020]烯丙氧基三甲硅占溶剂的质量百分比为5%。
[0021]优选锂盐包括六氟磷酸锂和高氯酸锂,其中,六氟磷酸锂是高氯酸锂质量的2倍。本专利技术通过使用锂盐LiPF6搭配LiClO4提升电解液的导电率,另一方面,通过加入添加剂AMSL,与LiClO4相互配合作用,在负极表面形成稳定的SEI膜,延长循环寿命。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3]本专利技术的电解液中添加剂为烯丙氧基三甲硅(AMSL),AMSL具有强还原性,优先得到锂离子发生化学反应,产物可附着于负极表面,为SEI膜的一部分,形成稳定的SEI膜覆盖到石墨负极的表面;其中,AMSL与DMC都具有含氧基团,根据相似相溶原则,AMSL与锂盐形成SEI膜时,DMC可存在于SEI膜表层,于SEI膜表层形成混合相,降低锂离子迁移位阻;本专利技术中AMSL与溶剂之间的协同作用,去溶剂化,降低离子嵌入的位阻,增大电解液导电率,提升充电倍率,提升电池的循环性能;
[0024]本专利技术中溶剂为甲酸甲酯(MF)、乙烯碳酸脂(EC),碳酸甲乙酯(EMC),二甲基碳酸脂(DMC)的组合物;其中,碳酸脂类添加剂EC为必选溶剂,因EC具有一定的成膜效果,一方面作为溶剂,另一方面作为成膜添加剂;MF为配比溶剂,帮助溶解锂盐添加剂;DMC是具有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低的粘度,有利于提升电导率,同时可以与AMSL之间产生协同作用,形成稳定的SEI膜,适用于含有AMSL体系的电解液;EMC是一种极性溶剂,与EC搭配使用,帮助EC成膜;
[0025]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快充电解液,有效提升电池的充电倍率,提升电池的循环性能。
[0026]从而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至4以及对比例所得电解液制成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曲线(1C/1C,25℃)。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进一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0029]实施例1
[0030]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快充电解液,具体组成如下:
[0031]溶剂(质量比):MF:EC:EMC:DMC=1:1:1:1;
[0032]锂盐浓度为1mol/L;LiPF6与LiClO4摩尔比为1:1;
[0033]添加剂AMSL占溶剂的质量百分比为3%。
[0034]实施例2
[0035]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快充电解液,具体组成如下:
[0036]溶剂(质量比):MF:EC:EMC:DMC=1:2:2:3;
[0037]锂盐:1.3mol/L;LiPF6与LiClO4摩尔比为1.3:1;
[0038]添加剂AMSL占溶剂的质量百分比为4%。
[0039]实施例3
[0040]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快充电解液,具体组成如下:
[0041]溶剂(质量比):MF:EC:EMC:DMC=1:3:2:3;
[0042]锂盐:1.6mol/L;LiPF6与LiClO4摩尔比为1.6:1;
[0043]添加剂:AMSL 5%。
[0044]实施例4
[0045]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快充电解液,具体组成如下:
[0046]溶剂:MF:EC:EMC:DMC=1:3:2:4;
[0047]锂盐:2mol/L;LiPF6:LiClO4=2:1;
[0048]添加剂AMSL占溶剂的质百分比为5%。
[0049]对比例
[0050]本例公开一种快充电解液,具体组成如下:
[0051]溶剂(质量比):EC:EMC:DMC=1:1:1;
[0052]锂盐:1mol/L;LiPF6。
[0053]测试实施例1至4以及对比例所得电解液的电导率,具体详见表1所示。
[0054]表1实施例1至4以及对比例所得电解液的电导率
[0055]组别电导率(S/cm)对比例6.4实施例17.7实施例27.8实施例37.9实施例48.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充电解液,其特征在于:包括溶剂、锂盐和添加剂;溶剂包括甲酸甲酯、乙烯碳酸脂,碳酸甲乙酯和二甲基碳酸脂;添加剂为烯丙氧基三甲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充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溶剂中各组分的质量比为:甲酸甲酯:乙烯碳酸脂:碳酸甲乙酯:二甲基碳酸脂为1:(1至3):(1至2):(1至4)。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充电解液,其特征在于:烯丙氧基三甲硅占溶剂的质量百分比为3%至5%。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充电解液,其特征在于:锂盐的浓度为1至2mol/L。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充电解液,其特征在于:锂盐包括锂盐为六氟磷酸锂、四氟硼酸锂、双草酸硼酸锂、高氯酸锂和六氟砷酸锂中的一种或几种。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快充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晓玉李炳江王立群郑浪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赛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