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穿戴智能设备的监控告警方法及可穿戴智能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162257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8: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可穿戴智能设备的监控告警方法及可穿戴智能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将可穿戴智能设备与具有身份ID识别功能的交互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并通过具有身份ID识别功能的交互设备对可穿戴智能设备的身份ID进行验证;获取可穿戴智能设备与具有身份ID识别功能的交互设备之间的距离信息、与距离信息对应的持续时间;基于距离信息和持续时间获取离岗告警等级,并基于离岗告警等级控制可穿戴智能设备的离岗告警模式。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通过可穿戴智能设备实现对用户身份的识别,离岗的自动监控和不同告警等级的告警,疲劳的自动监控和不同等级的告警,上下班的智能打卡,有效实现工业场景的智能监控告警,提高工业智能化监控水平。平。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可穿戴智能设备的监控告警方法及可穿戴智能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控制
,特别是涉及智能电子设备
,具体为一种基于可穿戴智能设备的监控告警方法及可穿戴智能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对大规模劳务的集中管理业务的出现,例如保洁领域,存在工作地点灵活变化、人员变动频繁,同一员工工作地点不断变化的特点,使得容易出现管理上的漏洞,比如员工考勤不准确、员工擅自离岗、员工去留时信息更新不及时的问题。
[0003]目前,大部分的管理都是通过发放工作牌,并分区域来对区域内的灵活劳动力进行入职和考勤管理的方法,这种管理方法并不能满足大型劳动力出现在多区域的情况,导致容易出现员工代打卡或擅自离岗等出勤管理上的盲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可穿戴智能设备的监控告警方法及可穿戴智能设备,用于实现工业场景的智能监控告警,提高工业智能化监控水平。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可穿戴智能设备的监控告警方法,包括:将可穿戴智能设备与具有身份ID识别功能的交互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并通过具有身份ID识别功能的交互设备对可穿戴智能设备的身份ID进行验证;获取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与所述具有身份ID识别功能的交互设备之间的距离信息、与所述距离信息对应的持续时间;基于所述距离信息和所述持续时间获取离岗告警等级,并基于所述离岗告警等级控制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的离岗告警模式。
[0006]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对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进行定位,获取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的位置信息;基于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的位置信息获取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与所述具有身份ID识别功能的交互设备之间的距离信息;确认所述距离信息对应的距离范围,并在所述距离信息属于所述距离范围时,开始计时,形成与所述距离信息对应的计时的持续时间;所述基于所述距离信息和所述持续时间确定离岗告警等级包括:当计时的持续时间达到预设第一时间阈值时,从预先建立的告警等级表中查找与所述第一时间阈值对应的离岗告警等级;当计时的持续时间达到预设第二时间阈值时,从预先建立的告警等级表中查找与所述第二时间阈值对应的离岗告警等级;重复上述步骤,当计时的持续时间达到预设第N时间阈值时,从预先建立的告警等级表中查找与所述第N时间阈值对应的离岗告警等级。
[0007]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预设第一时间阈值,所述预设第二时间阈值,
……
,所述预设第N时间阈值之间的时间间隔递减。
[0008]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获取与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的身份ID对应的用户的持续作业时间;基于所述用户的持续作业时间确定用户的疲劳告警等级;基于所述疲劳告警等级控制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的疲劳告警模式。
[0009]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建立告警信息等级、告警信息种类与接收用户和/或接收群组之间的对应关系表;在获取所述离岗告警等级或所述疲劳告警等级之后,基于所述对应关系表确定对应的接收用户和/或接收群组;基于所述离岗告警等级或所述疲劳告警等级控制与所述接收用户和/或接收群组对应的可穿戴智能设备的离岗告警模式或疲劳告警模式。
[0010]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配置所述离岗告警等级与所述离岗告警模式的映射关系;配置所述疲劳告警等级与所述疲劳告警模式的映射关系。
[0011]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基于场景、震动方式、声音、操作习惯确定不同的所述离岗告警模式和所述疲劳告警模式。
[0012]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基于所述离岗告警等级或所述疲劳告警等级为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生成告警解除任务;在可穿戴智能设备处理完成所述告警解除任务后,关闭对应的所述离岗告警模式或所述疲劳告警模式。
[0013]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获取预设上班时间段内可穿戴智能设备与具有身份ID识别功能的交互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建立时间,并基于所述建立时间确定用户的上班签到时间;获取预设下班时间段内可穿戴智能设备与具有身份ID识别功能的交互设备断开通信连接的断开时间,并基于所述断开时间确定用户的下班签到时间。
[001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可穿戴智能设备,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上所述的基于可穿戴智能设备的监控告警方法。
[0015]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可穿戴智能设备的监控告警方法及可穿戴智能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可穿戴智能设备实现对用户身份的识别,离岗的自动监控和不同告警等级的告警,疲劳的自动监控和不同等级的告警,上下班的智能打卡,有效实现工业场景的智能监控告警,提高工业智能化监控水平。
附图说明
[0017]图1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基于可穿戴智能设备的监控告警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0018]图2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基于可穿戴智能设备的监控告警方法中进行离岗告警的流程示意图;
[0019]图3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基于可穿戴智能设备的监控告警方法中进行疲劳告警的流程示意图;
[0020]图4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可穿戴智能设备于一实施例中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2]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构想,故图式中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0023]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可穿戴智能设备的监控告警方法及可穿戴智能设备,用于实现工业场景的智能监控告警,提高工业智能化监控水平。
[002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可穿戴智能设备的监控告警方法,图1显示为本实施例的基于可穿戴智能设备的监控告警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监控告警方法通过可穿戴智能设备实现,其中,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与具有身份ID识别功能的交互设备交互,请求身份ID验证,以确定可穿戴智能设备的身份ID。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至少可以实现以下几种监控告警: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可以触发离岗告警,并基于离岗告警的时间使得可穿戴智能设备进入不同等级的离岗告警模式,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还可以触发疲劳告警,并基于疲劳告警的程度使得可穿戴智能设备进入不同等级的疲劳告警模式,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还可以通过与具有身份ID识别功能的交互设备交互,自动进行上下班打卡。
[0025]以下将详细阐述本实施例的基于可穿戴智能设备的监控告警方法及可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可穿戴智能设备的监控告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可穿戴智能设备与具有身份ID识别功能的交互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并通过具有身份ID识别功能的交互设备对可穿戴智能设备的身份ID进行验证;获取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与所述具有身份ID识别功能的交互设备之间的距离信息、与所述距离信息对应的持续时间;基于所述距离信息和所述持续时间获取离岗告警等级,并基于所述离岗告警等级控制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的离岗告警模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穿戴智能设备的监控告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与所述具有身份ID识别功能的交互设备之间的距离信息、与所述距离信息对应的持续时间包括:对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进行定位,获取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的位置信息;基于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的位置信息获取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与所述具有身份ID识别功能的交互设备之间的距离信息;确认所述距离信息对应的距离范围,并在所述距离信息属于所述距离范围时,开始计时,形成与所述距离信息对应的计时的持续时间;所述基于所述距离信息和所述持续时间确定离岗告警等级包括:当计时的持续时间达到预设第一时间阈值时,从预先建立的告警等级表中查找与所述第一时间阈值对应的离岗告警等级;当计时的持续时间达到预设第二时间阈值时,从预先建立的告警等级表中查找与所述第二时间阈值对应的离岗告警等级;重复上述步骤,当计时的持续时间达到预设第N时间阈值时,从预先建立的告警等级表中查找与所述第N时间阈值对应的离岗告警等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可穿戴智能设备的监控告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第一时间阈值,所述预设第二时间阈值,
……
,所述预设第N时间阈值之间的时间间隔递减。4.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穿戴智能设备的监控告警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获取与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的身份ID对应的用户的持续作业时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思源迟源廷张沐霖
申请(专利权)人:安捷中科北京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