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埋式配电变压器的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2236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8: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埋式配电变压器的散热结构,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变压器本体、空气循环系统以及水循环制冷系统;变压器本体设于地坑内,变压器本体的外侧壁上设有温差发电机;空气循环系统包括空气处理设备、多个与空气处理设备相连通的空冷管路、以及出风管,出风管与外界连通;水循环制冷系统包括水循环管路、依次设于水循环管路上的驱动泵和电制冷机,水循环管路与空气处理设备连接;电制冷机与温差发电机电性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地埋式配电变压器的散热结构,借助空气循环系统和水循环制冷系统对变压器进行降温处理,提高降温效果,将地坑中的温度维持在一个相对恒定的温度值,有益于保证变压器本体的降温效果。有益于保证变压器本体的降温效果。有益于保证变压器本体的降温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埋式配电变压器的散热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设备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地埋式配电变压器的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埋地式变压器安装在户外地面标高以下的地坑中,配电柜设置在地坑上部的地表面上,避免了变压器直接与公众接触。城网改造建设与新建小区、新型城市化建设的高压电缆均铺设于地下,与地埋式配电变压器连接十分方便。地埋式配电变压器允许一定时段内浸没在水中0.5m以下运行,可抵御洪涝灾害,有效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
[0003]但地埋式配电变压器处于地表以下,且地坑中的空气流通不便,其自然散热效果差,使地坑中的温度升高,影响变压器的正常工作。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在地坑内安装排风扇来解决地埋式配电变压器的散热问题,但受环境温度和通风不便的影响,排风扇的散热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埋式配电变压器的散热结构,旨在解决地埋式配电变压器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地埋式配电变压器的散热结构,包括:
[0006]变压器本体,所述变压器本体设于地坑内,所述变压器本体的外侧壁上设有温差发电机;
[0007]空气循环系统,所述空气循环系统包括与外界连通的空气处理设备、与所述空气处理设备相连通的空冷管路、以及与所述空冷管路连通的出风管,所述出风管与外界连通;
[0008]水循环制冷系统,所述水循环制冷系统包括水循环管路、依次设于水循环管路上的驱动泵和电制冷机,所述水循环管路与所述空气处理设备连接,用于冷却所述空气处理设备中的空气;所述电制冷机与所述温差发电机电性连接。
[0009]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变压器本体的两个外侧壁上纵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水平方向的导热翅片,所述空冷管路设于所述导热翅片的一侧;所述导热翅片与所述温差发电机间隔设置。
[0010]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空冷管路设于相邻两个所述导热翅片之间。
[0011]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空气循环系统还包括:
[0012]进风缓冲腔,所述进风缓冲腔位于所述变压器本体靠近所述空气处理设备的一端,所述进风缓冲腔的两端分别连通多个所述空冷管路和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连通所述空气处理设备;
[0013]出风缓冲腔,所述出风缓冲腔位于所述变压器本体靠近所述出风管的一端,所述出风缓冲腔的两端分别连通多个所述空冷管路和所述出风管。
[0014]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进风缓冲腔与所述出风缓冲腔上均设有通风口。
[0015]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温差发电机的热端连接所述变压器本体的侧壁,所述温差发电机的冷端延伸至地坑外侧的土壤中。
[0016]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空气处理设备包括:
[0017]进风腔,所述进风腔内设有空气过滤网和位于所述空气过滤网后侧的空气干燥层;所述进风腔的前端设有进风管,所述空气处理设备借助所述进风管与外界连通;
[0018]换热腔,所述换热腔位于所述进风腔的后侧,所述换热腔内设有换热装置;所述水循环管路与所述换热装置连接;
[0019]风机腔,所述风机腔位于所述换热腔的后侧且与所述连接管连通,所述风机腔内安装有风机。
[0020]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地坑的一侧设置设备坑,所述设备坑与所述地坑之间设有隔断墙,所述空气处理设备设于所述设备坑内,所述连接管贯穿所述隔断墙延伸至所述地坑内。
[0021]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水循环制冷系统还包括:
[0022]储水坑,所述储水坑与所述水循环管路连通;所述储水坑连通有雨水流道,所述雨水流道延伸至所述地坑的下方,所述雨水流道靠近所述储水坑的一端设有雨水过滤装置。
[0023]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地坑的上方设有配电柜,所述配电柜内设有用于连通所述空气处理设备的第一缓冲腔和用于连通所述出风管的第二缓冲腔,所述配电柜的侧壁上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缓冲腔和所述第二缓冲腔连通的透气格栅。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地埋式配电变压器的散热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地埋式配电变压器的散热结构,通过在地坑内设置空气循环系统和水循环制冷系统,借助空气循环系统和水循环制冷系统对变压器进行降温处理,提高降温效果,且利用空气循环系统和水循环制冷系统进行温度调节可实现实时调节,将地坑中的温度维持在一个相对恒定的温度值,有益于保证变压器本体的降温效果。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地埋式配电变压器的散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空冷管路的布置结构图;
[0028]图3为图2中A

A处的剖面示意图;
[0029]图4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地埋式配电变压器的散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100、地坑;101、配电柜;102、雨水流道;110、变压器本体;111、温差发电机;112、导热翅片;200、第一缓冲腔;201、进风管;202、空气处理设备;2021、空气过滤网;2022、空气干燥层;2023、换热装置;2024、风机;203、进风缓冲腔;204、空冷管路;205、出风缓冲腔;206、第二缓冲腔;300、储水坑;301、水循环管路;302、驱动泵;303、电制冷机;400、设备坑。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2]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3]请参阅图1至图4,现对本专利技术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地埋式配电变压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压器本体,所述变压器本体设于地坑内,所述变压器本体的外侧壁上设有温差发电机;空气循环系统,所述空气循环系统包括与外界连通的空气处理设备、多个与所述空气处理设备相连通的空冷管路、以及与所述空冷管路连通的出风管,所述出风管与外界连通;水循环制冷系统,所述水循环制冷系统包括水循环管路、依次设于水循环管路上的驱动泵和电制冷机,所述水循环管路与所述空气处理设备连接,用于冷却所述空气处理设备中的空气;所述电制冷机与所述温差发电机电性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配电变压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本体的两个外侧壁上纵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水平方向的导热翅片,所述空冷管路设于所述导热翅片的一侧;所述导热翅片与所述温差发电机间隔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埋式配电变压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冷管路设于相邻两个所述导热翅片之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配电变压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循环系统还包括:进风缓冲腔,所述进风缓冲腔位于所述变压器本体靠近所述空气处理设备的一端,所述进风缓冲腔的两端分别连通多个所述空冷管路和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连通所述空气处理设备;出风缓冲腔,所述出风缓冲腔位于所述变压器本体靠近所述出风管的一端,所述出风缓冲腔的两端分别连通多个所述空冷管路和所述出风管。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埋式配电变压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缓冲腔与所述出风缓冲腔上均设有通风口。6.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越李博李涛代天培李欢王佼佼崔可心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