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有限元算法的内衬管缩径量计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62155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有限元算法的内衬管缩径量计算方法,具体实施方式为测量确定必要的参数;确定内衬管与钢管剪切强度的最小剪切强度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有限元算法的内衬管缩径量计算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内衬管修复管道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有限元算法的内衬管缩径量计算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塑料管内衬修复钢管的领域,主要有缩径和压U两种机械内衬方法,而缩径量作为决定内衬之后各向组合性能的重要工艺参数显得尤为关键,但是目前只有对内衬完成之后管材的各项综合性能有具体的标准规定,因此在工程实际中,尤其在一个新的缩径内衬方案中,缩径量的选择难免陷入经验主义的泥潭。
[0003]在缩径内衬方案中,缺少一套成熟的不同材料、不同温度、不同尺寸下的缩径量计算方法,实际内衬施工中难免遇到以下问题:
[0004]以结果为导向的缩径量选择方法工作量较大,不仅要对缩径量逐个展开内衬试验,还要进行各项理化性能的检测以验证内衬的效果。
[0005]如果缩径量取得太小,则内衬管回弹后与钢管之间缺少足够的径向压缩应力,导致内衬管与钢管之间缺少足够的结合强度。
[0006]如果缩径量取得太大,层间的径向压缩应力过大,内部的残余应力很有可能导致内衬管发生屈曲失稳,实际带压运行中会有内管塌陷的现象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有限元算法的内衬管缩径量计算方法。
[0008]为达到上述目的,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基于有限元算法的内衬管缩径量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0]1)测量确定必要的参数;
[0011]2)确定内衬管与钢管剪切强度的最小剪切强度τ
min

[0012]3)计算最小临界外压P
min
:根据内衬管与钢管摩擦系数f,计算最小临界外压P
min
=τ
min
/f;
[0013]4)根据步骤1)得到的几何尺寸参数在有限元软件中建模,并代入材料参数,对内衬管施加P
min
的均匀外压,运行计算得到缩径量取值的下限L
min

[0014]5)计算屈曲临界外压Pc:将步骤1)所得的材料参数代入屈曲临界外压的计算公式,具体如下:
[0015][0016]其中P
C
即为屈曲临界外压,P
eL
为屈曲压力的弹性项,其由E杨氏模量、t壁厚、D内衬管外径和v泊松比计算得,P
p
为屈曲压力的塑性项,其中
SMYS为特征屈服强度,f0为管材的不圆度,在计算完屈服压力的弹性项和塑性项之后代入求解结合得到P
C
的数值;
[0017]6)根据步骤1)得到的几何尺寸参数在有限元软件中建模,并代入材料参数,对内衬管施加P
C
的均匀外压,运行计算得到缩径量取值的上限L
max

[0018]7)根据步骤4)和6)得到的L
min
和L
max
,依据实际的工程需要在区间[L
min
,L
max
]内取合适的值,一般地,可以选取上下限的平均值来确定最终的缩径量取值,特殊地,可以依据实际的工程需要在区间[L
min
,L
max
]内取合适的值。
[0019]进一步地,有限元软件中建模为联立三大基本方程求解:
[0020]1)平衡方程
[0021][0022][0023]式中f表示摩擦力;
[0024]2)物理方程(应力与应变的关系)
[0025][0026][0027][0028]式中E为杨氏模量,v为泊松比;
[0029]3)变形协调方程(位移与应变的关系)
[0030][0031]式中σ为主应力,τ为切应力,ε和γ为应变。
[0032]σ
r
、σ
θ
分别代表管材径向和环向的正应力;τ

代表管材的切应力;ε
r
、ε
θ
分别代表管材径向和环向的应变,γ

代表管材的切向应变;E为材料杨氏模量,v为材料泊松比。
[0033]应力分量和应变分量与角度θ无关,σ
r
=P,将步骤3)和步骤5)得到的P
min
和P
C
依次代入以上所有方程中联立求解,求解得到对应的径向应变ε
r
的分布,进行厚度方向的积分计算,即得到径向整体变形量,也即缩径量L
min
和L
max

[0034]进一步地,厚度方向的积分计算式为
[0035][0036]其中D为内衬管外径,d为内衬管内径。
[0037]进一步地,最小剪切强度τ
min
≥0.15MPa。
[0038]进一步地,D的取值范围为50mm

315mm,t的取值范围为0.05D

0.15D。
[0039]进一步地,步骤5)中的f0≥0.5%。
[004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本专利技术的计算方法,限定了内衬管的缩径量,在缩径结合前,对缩径量的范围进行确定,然后在范围内取值,而不是依靠经验进行缩径,使最后内衬管和外管的结合更加可靠,同时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附图说明
[004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计算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地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0043]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计算过程,根据最小剪切强度,计算得到最小临界外压,将计算得到的最小临界外压代入联立方程中,进行有限元计算,计算得到的值为缩径量取值的下限;根据屈曲失稳准则计算得到屈曲临界外压,将屈曲临界外压代入联立方程中,进行有限元计算,计算得到的值为缩径量取值上限。
[0044]实施例1
[0045]现有一根S5系列D110mm的HDPE内衬管需要内衬到钢管之中,内衬管和钢管的静摩擦系数为0.25,需要选取合适的缩径量。
[0046]1)确定必要参数,在计算之前,将所需的必要参数统计如下所示:
[0047]HDPE密度0.95g/cm3,杨氏模量E为429.8MPa,泊松比v为0.3,拉伸屈服强度为28Mpa,壁厚t为10mm,外径D为110mm,实际生产中该系列管子容许公差为0.7mm,故计算得到f0=0.64%,SMYS=28*0.9=25.2MPa;
[0048]2)根据SY/T6947

2013中6.4.3的关于结合强度的规定,取最小剪切强度τ
min
=0.15MPa。
[0049]3)计算最小临界外压P
min
=τ
min
/f=0.15/0.25=0.6MPa;
[0050]4)将P
m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有限元算法的内衬管缩径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测量确定必要的参数;2)确定内衬管与钢管剪切强度的最小剪切强度τ
min
:3)计算最小临界外压P
min
:根据内衬管与钢管摩擦系数f,计算最小临界外压P
min
=τ
min
/f;4)根据步骤1)得到的几何尺寸参数在有限元软件中建模,并代入材料参数,对内衬管施加P
min
的均匀外压,运行计算得到缩径量取值的下限L
min
;5)计算屈曲临界外压Pc:将步骤1)所得的材料参数代入屈曲临界外压的计算公式,具体如下:其中P
C
即为屈曲临界外压,P
eL
为屈曲压力的弹性项,其由E杨氏模量、t壁厚、D内衬管外径和v泊松比计算得,P
p
为屈曲压力的塑性项,其中SMYS为特征屈服强度,f0为管材的不圆度,在计算完屈服压力的弹性项和塑性项之后代入求解结合得到P
C
的数值;6)根据步骤1)得到的几何尺寸参数在有限元软件中建模,并代入材料参数,对内衬管施加P
C
的均匀外压,运行计算得到缩径量取值的上限L
max
;7)根据步骤4)和6)得到的L
min
和L
max
,依据实际的工程需要在区间[L
min
,L
max
]内取合适的值。2.如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褚展鹏霍福磊陈江慧刘跃明金崇阳
申请(专利权)人:临海伟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