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钢结构支撑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钢结构支撑架。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工程中经常需要使用到钢结构,例如在建筑的建造过程中,特别是高层建筑,经常使用到钢架和钢梁等,这些钢结构在铺设过程中,需要对齐进行支撑。传动装置结构复杂,需要人工操作的机构过多,大大降低了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钢结构支撑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钢结构支撑架,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两侧的牵引环,所述底座内部设置有顶升机构,所述底座的上部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设置在底座两侧的稳定组件、设置在稳定组件之间的跟随机构和与跟随机构配合的托举组件,所述顶升机构设置在跟随机构的下侧,用于带动跟随机构上下运动,所述托举组件设置在跟随机构的上侧,用于为外部钢结构提供支撑。
[0005]优选的,所述顶升机构包括千斤顶和两个稳定伸缩杆,所述千斤顶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钢结构支撑架,包括底座(1)和设置在底座(1)两侧的牵引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部设置有顶升机构(2),所述底座(1)的上部设置有支撑机构(3),所述支撑机构(3)包括设置在底座(1)两侧的稳定组件(4)、设置在稳定组件(4)之间的跟随机构(5)和与跟随机构(5)配合的托举组件(6),所述顶升机构(2)设置在跟随机构(5)的下侧,用于带动跟随机构(5)上下运动,所述托举组件(6)设置在跟随机构(5)的上侧,用于为外部钢结构提供支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钢结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机构(2)包括千斤顶(201)和两个稳定伸缩杆(202),所述千斤顶(201)设置在底座(1)的内部,两个所述稳定伸缩杆(202)设置在千斤顶(201)的两侧,所述千斤顶(201)和稳定伸缩杆(202)的上部分别贯穿出底座(1)上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钢结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组件(4)包括支撑筒(401)、滑杆(402)、滑块(403)、连接杆(404)和固定块(405),所述支撑筒(401)的底部与底座(1)的上表面连接,所述滑杆(402)竖直设置在支撑筒(401)的内部,所述滑块(403)滑动套设在滑杆(402)外,所述支撑筒(401)的面向跟随机构(5)的一侧开设有升降滑槽,所述连接杆(404)滑动设置在升降滑槽内,且其一端滑块(403)连接,所述固定块(405)设置在支撑筒(401)面向跟随机构(5)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钢结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跟随机构(5)包横杆(501)、2个转动槽(502)、左转动组件(503)、右转动组件(504)和跟随传动组件(505),2个所述转动槽(502)开设在横杆(501)内部两侧,所述左转动组件(503)和右转动组件(504)分别设置相应的转动槽(502)内,所述横杆(501)设置在底座(1)的上部,所述横杆(501)的底部千斤顶(201)和稳定伸缩杆(202)的上部连接,所述跟随传动组件(505)与转动组件配合使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钢结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转动组件(503)包括左转动螺杆(50301)和左移动块(50302),所述左移动块(50302)套设在左转动螺杆(50301)外,且与左转动螺杆(50301)螺纹连接,所述左转动螺杆(50301)远离跟随传动组件(505)的一端与转动槽(502)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左转动螺杆(50301)为左旋螺纹。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钢结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右转动组件(504)包括右转动螺杆(50401)和右移动块(50402),所述右移动块(50402)套设在右转动螺杆(50401)外,且与右转动螺杆(50401)螺纹连接,所述右转动螺杆(50401)远离跟随传动组件(505)的一端与转动槽(502)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右转动螺杆(50401)为右旋螺纹。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钢结构支撑架...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