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控制制冷设备的方法、装置及制冷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2036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8:55
本申请公开一种用于控制制冷设备的方法,制冷设备包括:压缩机和冷凝器,压缩机的排气端通过主管路和辅管路与冷凝器相连通,其中,主管路为常通管路,辅管路为常闭管路;方法包括:获取制冷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根据环境温度,控制制冷设备的运行;其中,控制制冷设备的运行包括:控制辅管路的通断状态。在环境温度改变时,通过辅管路的通断来改变冷凝面积,就可以在不改变风机和水泵状态的情况下,改变换热面积,从而保障制冷设备的能效。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用于控制制冷设备装置及制冷设备。备。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控制制冷设备的方法、装置及制冷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制冷
,例如涉及一种用于控制制冷设备的方法、装置及制冷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一些对低温要求较高的特殊行业中,如数据中心、粮油冷却等行业,需要通过制冷设备进行全年的制冷。制冷设备一般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等结构。
[0003]现有技术中,压缩机和冷凝器之间通过一条管路连通。当环境温度较高时,为了降低冷凝器的冷凝压力,通常是将风机的数量和/或水泵的功率调节到最大。但这样做,会使设备的能效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0005]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制冷设备的方法、装置及制冷设备,以保障制冷设备的能效。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冷设备包括:压缩机和冷凝器,所述冷凝器具有第一冷媒入口和第二冷媒入口,所述压缩机的排气端通过主管路与所述第一冷媒入口相连通,并且,所述压缩机的排气端还通过辅管路与所述第二冷媒入口相连通,其中,所述主管路为常通管路,所述辅管路为常闭管路;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制冷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根据所述环境温度,控制所述制冷设备的运行;其中,所述控制所述制冷设备的运行包括:控制所述辅管路的通断状态。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包括:包括制冷设备和存储有程序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制冷设备被配置为在运行所述程序指令时,执行前述的用于控制制冷设备的方法。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冷设备包括:压缩机;冷凝器,第一冷媒入口通过主管路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端相连通,并且,所述冷凝器的第二冷媒入口通过辅管路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端相连通;主通断阀,设置于所述主管路上,并且,所述主通断阀为常开型通断阀;辅通断阀,设置于所述辅管路上,并且,所述辅通断阀为常闭型通断阀;储液罐,输入端与所述冷凝器的输出端相连通,并且,所述储液罐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压缩机的电机腔体相连通;集气罐,输入端通过旁通管路与所述储液罐的第二输出端相连通,并且,所述集气罐的输出端与所述压缩机的第二进气端相连通;旁通通断阀,设置于所述旁通管路上,并且,所述旁通通断阀为常闭型通断阀;和,前述的用于控制制冷设备的装置。
[0009]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控制制冷设备的方法、装置及制冷设备,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0010]压缩机和冷凝器之间设置有两条排气管路,分别为主管路和辅管路,主管路为常
通管路,辅管路为常闭管路。根据制冷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控制辅管路的通断状态,从而改变冷凝面积,就可以在不改变风机和水泵状态的情况下,改变换热面积,从而保障制冷设备的能效。
[0011]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0012]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0013]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制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用于控制制冷设备的方法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用于控制制冷设备的方法中,一个制冷设备根据环境温度,控制制冷设备的运行的示意图;
[0016]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用于控制制冷设备的方法中,另一个制冷设备根据环境温度,控制制冷设备的运行的示意图;
[0017]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用于控制制冷设备的方法中,另一个制冷设备根据环境温度,控制制冷设备的运行的示意图;
[0018]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用于控制制冷设备的方法的示意图;
[0019]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应用示意图;
[0020]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用于控制制冷设备的装置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
[0022]10、排气管路;11、压缩机;12、主管路;13、辅管路;14、第一单向阀;15、主通断阀;16、辅通断阀;20、主液路;21、冷凝器;22、储液罐;30、电机冷却管路;31、第一球阀;32、第一过滤器;40、集气管路;41、集气罐;42、蝶阀;43、安全阀;44、第一压力传感器;45、温度传感器;50、供气管路;51、第二球阀;52、第一电磁阀;53、第二过滤器;54、齿轮泵;55、第二单向阀;56、供气罐;57、第二压力传感器;60、旁通管路;61、第三球阀;62、第二电磁阀;70、吸气管路;71、蒸发器;72、第三电磁阀;73、第四球阀;74、第三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0024]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0025]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6]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0027]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0028]术语“对应”可以指的是一种关联关系或绑定关系,A与B相对应指的是A与B之间是一种关联关系或绑定关系。
[0029]结合图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该制冷设备包括:排气管路10、主液路20、电机冷却管路30、集气管路40、供气管路50、路旁通管路60和吸气管路70。
[0030]排气管路10包括:压缩机11、主管路12和辅管路13。压缩机11的排气端通过第一单向阀14分别与主管路12的入口和辅管路13的入口相连通。主管路12上设置有常开型的主通断阀15。辅管路13上设置有常闭型的辅通断阀16。可选地,主通断阀15和辅通断阀16均为电磁阀。压缩机11为气悬浮压缩机或磁悬浮压缩机。
[0031]主液路20包括:冷凝器21和储液罐22。冷凝器21具有两个冷媒入口,第一冷媒入口与主管路12的出口相连通,第二冷媒入口与辅管路13的出口相连通。冷凝器21的输出端与储液罐22的输入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控制制冷设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设备包括:压缩机和冷凝器,所述冷凝器具有第一冷媒入口和第二冷媒入口,所述压缩机的排气端通过主管路与所述第一冷媒入口相连通,并且,所述压缩机的排气端还通过辅管路与所述第二冷媒入口相连通,其中,所述主管路为常通管路,所述辅管路为常闭管路;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制冷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根据所述环境温度,控制所述制冷设备的运行;其中,所述控制所述制冷设备的运行包括:控制所述辅管路的通断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环境温度,控制所述辅管路的通断状态,包括:在t

≥T1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辅管路连通;在t

≤T2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辅管路断开;其中,t

是环境温度,T1和T2均为温度阈值,T1>T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环境温度,控制所述制冷设备的运行,还包括:在T2<t

<T1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压力和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压力;计算K=P

/P

,其中,P

是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压力,P

是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压力,K是二者的比值;在K2≤K<K1的情况下,根据第一预设对应关系确定与K对应的目标调节参数;调节目标调节参数,直至K≥K1;在当前的K≥K1的情况下,所述制冷设备保持当前的运行状态不变。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具有水泵;所述目标调节参数包括:压缩机转速和/或水泵转速。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设备还包括:储液罐和集气罐,所述冷凝器通过所述储液罐与所述集气罐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集气罐的输出端与所述压缩机的进气端相连通;所述根据所述环境温度,控制所述制冷设备的运行,还包括:在当前的K<K2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储液罐和所述集气罐的运行参数;根据所述储液罐和所述集气罐的运行参数,控制所述制冷设备的运行。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罐与所述集气罐之间设置有旁通管路;所述根据所述储液罐和所述集气罐的运行参数,控制所述制冷设备的运行,包括:计算M=P

/P

,其中,P

是所述储液罐的压力,P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远张捷邓善营齐增辉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