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47636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07
空调系统(10)包括空调机(11)、制冷剂传感器(26)、换气装置(12)以及控制器,换气装置(12)包括:全热交换器(32);经由全热交换器(32)使空调对象空间的内外连通的第一供气风路(47)及第一排气风路(46);不经由全热交换器(32)而使空调对象空间的内外连通的第二供气风路(48);经由第一供气风路(47)及第二供气风路(48)将空调对象空间外的空气供给至空调对象空间内的供气风扇(34);经由第一排气风路(46)将空调对象空间内的空气排出至空调对象空间外的排气风扇(33);以及对第一供气风路(47)和第二供气风路(48)进行切换而进行开闭的供气用开闭机构(55),在制冷剂传感器(26)检测出制冷剂的泄漏时,控制器(36)以打开第二供气风路(48)的方式对供气用开闭机构(55)进行控制。控制。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空调系统


[0001]本公开涉及一种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专利文献1记载了一种空调系统,该空调系统包括:空调机,其通过蒸气压缩式的冷冻循环进行空调对象空间即室内的空气调节;以及换气装置,其进行空调对象空间的换气。上述换气装置包括具有供气风路及排气风路的框体、设置于框体内部的全热交换器、供气风扇和排气风扇。全热交换器对通过供气风扇而在供气风路中流动的空气和通过排气风扇而在排气风路中流动的空气进行全热交换。
[0003]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

143593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上述空调系统中,在制冷剂从空调机漏出的情况下,在短时间内将制冷剂排出至室外是理想的。然而,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空调系统中,未对制冷剂的漏出进行特别考虑。
[0005]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系统,该空调系统能在制冷剂从空调机漏出时在短时间内将制冷剂排出至空调对象空间外。
[0006]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1)本公开的空调系统包括:空调机,该空调机通过与制冷剂的热交换来生成调节空气并供给至空调对象空间;制冷剂传感器,该制冷剂传感器对所述制冷剂的漏出进行检测;换气装置,该换气装置进行所述空调对象空间的换气;以及控制器,该控制器对所述换气装置进行控制,所述换气装置包括:全热交换器;经由所述全热交换器使所述空调对象空间的内部和外部连通的第一供气风路及第一排气风路;不经由所述全热交换器而使所述空调对象空间的内部和外部连通的第二供气风路;经由所述第一供气风路及所述第二供气风路将所述空调对象空间外的空气供给至所述空调对象空间内的供气风扇;经由所述第一排气风路将所述空调对象空间内的空气排出至所述空调对象空间外的排气风扇;以及对所述第一供气风路和所述第二供气风路进行切换而进行开闭的供气用开闭机构,在所述制冷剂传感器检测出制冷剂的泄漏时,所述控制器以打开所述第二供气风路的方式对所述供气用开闭机构进行控制。
[0007]通过以上的结构,从空调机漏出的制冷剂与空调对象空间内的空气一起在第一排气风路中流动,并经由全热交换器排出至空调对象空间外,而空调对象空间外的空气在第二供气风路中流动,不经由全热交换器而供给至空调对象空间内,因此,制冷剂不会在全热交换器中与供气一起返回空调对象空间侧,能在短时间内将制冷剂排出至空调对象空间
外。
[0008](2)优选地,所述换气装置包括:不经由所述全热交换器而使所述空调对象空间的内部和外部连通、且通过所述排气风扇将所述空调对象空间内的空气排出至所述空调对象空间外的第二排气风路;以及对所述第一排气风路及所述第二排气风路进行切换而进行开闭的排气用开闭机构,在所述制冷剂传感器检测出制冷剂的泄漏时,所述控制器以打开所述第二排气风路的方式对所述排气用开闭机构进行控制。通过这样的结构,从空调对象空间内向空调对象空间外的排气及从空调对象空间外向空调对象空间内的供气双方不经过全热交换器,因此,从空调对象空间内排出的制冷剂不会再次返回空调对象空间内,能在短时间内将制冷剂排出至空调对象空间外。
[0009](3)本公开的空调系统包括:空调机,该空调机通过与制冷剂的热交换来生成调节空气并供给至空调对象空间;制冷剂传感器,该制冷剂传感器对所述制冷剂的漏出进行检测;换气装置,该换气装置进行所述空调对象空间的换气;以及控制器,该控制器对所述换气装置进行控制,所述换气装置包括:全热交换器;经由所述全热交换器使所述空调对象空间的内部和外部连通的第一供气风路及第一排气风路;不经由所述全热交换器而使所述空调对象空间的内部和外部连通的第二排气风路;经由所述第一供气风路将所述空调对象空间外的空气供给至所述空调对象空间内的供气风扇;经由所述第一排气风路及所述第二排气风路将所述空调对象空间内的空气排出至所述空调对象空间外的排气风扇;以及对所述第一排气风路和所述第二排气风路进行切换而进行开闭的排气用开闭机构,在所述制冷剂传感器检测出制冷剂的泄漏时,所述控制器以打开所述第二排气风路的方式对所述排气用开闭机构进行控制。
[0010]通过以上的结构,从空调机漏出的制冷剂与空调对象空间内的空气一起在第二排气风路中流动,不经由全热交换器而排出至空调对象空间外,因此,制冷剂不会在全热交换器中与供气一起返回空调对象空间侧,能在短时间内将制冷剂排出至空调对象空间外。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的概略结构图。图2是从上方观察进行第一换气运转的换气装置的概略剖视说明图。图3是图2的A

A线处的概略剖视说明图。图4是图2的B

B线处的概略剖视说明图。图5是全热交换器的立体图。图6是从上方观察进行第二换气运转的换气装置的概略剖视说明图。图7是图6的C

C线处的概略剖视说明图。图8是从上方观察第二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的、进行第二换气运转的换气装置的概略剖视说明图。图9是从上方观察第三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的、进行第二换气运转的换气装置的概略剖视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的概略结构图。本公开的空调系统10包括空调机11及换气装置12。空调机11包括室外机21及室内机22。室内机22及换气装置12设置于房间R的天花板背面的空间S3。不过,室内机22及换气装置12也可以设置于房间R的墙壁、地板的上方、天花板的下方等。室内机22及换气装置12不限于设置在房间R的相同场所,也可以设置在不同的场所。
[0013](空调机的结构)空调机11通过包括压缩机、热交换器、膨胀阀等的制冷剂回路进行蒸气压缩式的冷冻循环,由此,对房间R的内部即室内空间(空调对象空间)S1的空气的温度进行调节。室外机21和室内机22通过构成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配管23连接。室内机22将室内空间S1的空气引入,在该空气与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将进行了温度调节的调节空气再次吹出至室内空间S1,由此,按期望调节室内空间S1的温度。
[0014]室内机22包括控制器24、遥控器25及制冷剂传感器26。控制器24(以下、称作“空调控制器”)对收容于室内机22的风扇、电动阀等的动作进行控制。空调控制器24例如由包括CPU等处理器、RAM、ROM等存储器的微型计算机构成。空调控制器24通过使处理器执行安装于存储器的程序来发挥规定的功能。空调控制器24还与后述换气装置12的控制器36能通信地连接。另外,空调控制器24也可以设置于室外机21,也可以设置于室外机21和室内机22双方。
[0015]遥控器25用于进行运转开始/运转停止的操作和室内温度、送风强弱等的动作设定。遥控器25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室内机22的空调控制器24能通信地连接。用户能通过使用遥控器25来远程地对空调机11进行操作。
[0016]制冷剂传感器26对从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配管等泄漏的制冷剂进行检测。制冷剂传感器26的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机(11),该空调机通过与制冷剂的热交换来生成调节空气并供给至空调对象空间;制冷剂传感器(26),该制冷剂传感器对所述制冷剂的漏出进行检测;换气装置(12),该换气装置进行所述空调对象空间的换气;以及控制器,该控制器对所述换气装置(12)进行控制,所述换气装置(12)包括:全热交换器(32);经由所述全热交换器(32)使所述空调对象空间的内部和外部连通的第一供气风路(47)及第一排气风路(46);不经由所述全热交换器(32)而使所述空调对象空间的内部和外部连通的第二供气风路(48);经由所述第一供气风路(47)及所述第二供气风路(48)将所述空调对象空间外的空气供给至所述空调对象空间内的供气风扇(34);经由所述第一排气风路(46)将所述空调对象空间内的空气排出至所述空调对象空间外的排气风扇(33);以及对所述第一供气风路(47)和所述第二供气风路(48)进行切换而进行开闭的供气用开闭机构(55),在所述制冷剂传感器(26)检测出制冷剂的泄漏时,所述控制器(36)以打开所述第二供气风路(48)的方式对所述供气用开闭机构(55)进行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装置(12)包括:不经由所述全热交换器(32)而使所述空调对象空间的内部和外部连通、且通过所述排气风扇(33)将所述空调对象空间内的空气排出至所述空调对象空间外的第二排气风路(4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井浩介藤本徹山本昌由酒井岳人松木义孝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