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鹏尔专利>正文

一种信息技术显示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1959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8: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信息技术显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信息技术显示装置及系统,包括车体、中控台,车体外部左右两侧安装有外置摄像头,中控台上端开设有滑槽,中控台上端还安装有显示屏,显示屏正面左侧设置有车外景显示区,显示屏正面右侧设置有转向提示区,通过单片机主板与车辆内部控制系统相连接,则当车辆内部控制系统检测到车辆发生碰撞后,在启动气囊的同时,能发送信号给单片机主板使其控制伸缩杆向下收缩,让显示屏在驱动弹簧的作用下向左移动到驾驶员身前,对可能侵入驾驶舱的物体进行阻挡,提高对驾驶员的保护,其中通过显示屏后侧设置有上翻板,则当显示屏快速向左移动后,上翻板能在弹簧的作用下向上翻动,从而增加显示屏的防护范围。屏的防护范围。屏的防护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信息技术显示装置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信息技术显示设备
,具体为一种信息技术显示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信息技术是一项将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和关的现代技术,它主要是利用发达的计算机工程基础和信息显示技术来完成的,而显示装置又是控制装置和信息输出的装置,因而是信息技术中最为重要的设备之一。
[0003]现有的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前端与后端的两侧都存在不小的盲区,且通过后视镜等设备无法消除这些盲区,导致人们在驾驶车辆时容易碰撞到前后保险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种信息技术显示装置及系统,该装置可对车辆前后盲区进行画面收集,并且还能根据车辆与外部物体的距离调整单个画面在显示屏的大小,从而方便驾驶员接收特定的信息,并且还那个在发生碰撞时对外部侵入物体进行阻挡,保护驾驶员的生命安全。
[0005]一种信息技术显示装置,包括车体、中控台,所述车体外部左右两侧安装有外置摄像头,所述中控台上端开设有滑槽,所述中控台上端还安装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正面左侧设置有车外景显示区,所述显示屏正面右侧设置有转向提示区,所述滑槽内右端设置有驱动弹簧,所述滑槽内下端安装有伸缩杆,所述显示屏后侧上端设置有安装板,且安装板内侧安装有上翻板,所述上翻板一侧安装有引导转板,所述引导转板上设置有转轮框,所述转轮框内侧安装有导向转轮,所述显示屏下端内部设置有限位杆,所述上翻板下端连接有卡块。
[0006]作为优选的,所述外置摄像头共设置有四个,所述外置摄像头与显示屏电性连接,且分别显示在车外景显示区上。
[0007]作为优选的,所述外置摄像头上设置有毫米波雷达,所述显示屏中设置有单片机主板。
[0008]作为优选的,所述单片机主板与车辆内部控制系统相连接,所述伸缩杆与单片机主板电性连接,所述显示屏下端开设有与伸缩杆上端嵌合的卡槽。
[0009]作为优选的,所述限位杆上设置有与上翻板下端相同形状的卡块,所述限位杆一侧穿出显示屏下端内部。
[0010]作为优选的,所述安装板内侧设置有贯穿上翻板内部的转轴,且转轴外侧设置有卷簧。
[0011]作为优选的,所述上翻板一侧为两端倾斜的三角状设置,所述上翻板的中端设置有与引导转板连接的转轴套。
[0012]作为优选的,所述转轮框一侧设置有嵌合在引导转板内部的滑块,所述导向转轮外侧与引导转板一侧设置有锯齿状凸块。
[0013]一种信息技术显示系统,其步骤在于:第一步,利用外置摄像头对车体左前方和右前方、左后方和右后方的画面进行收
集;第二步,利用显示屏将外置摄像头收集到的画面在车内进行播放;第三步,利用外置摄像头上安装的毫米波雷达对外部物体与车体的距离进行监测,并传递到单片机主板内;第四步,利用单片机主板内安装的软件,将收到毫米波雷达与车外物体的距离和显示屏上车外景显示区的占比尺寸成反比;第五步,利用单片机主板同时收集毫米波雷达与反向盘旋转角度的数据,从而对此次转向的转向角度在转向提示区进行提醒。
[0014]作为优选的,显示屏在车辆发生撞击后能够向上展开对驾驶员可能遭受的伤害进行防护。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外置摄像头共设置有四个,外置摄像头与显示屏电性连接,且分别显示在车外景显示区上,则能对车体外侧四角的画面进行收集后在车内显示,从而大大消除驾驶员的盲区,避免车辆在行驶中发生剐蹭,其中通过外置摄像头上设置有毫米波雷达,显示屏中设置有单片机主板,则能在收集外部画面的同时,将与车外物体的距离测量出后传送到单片机主板上,而后单片机主板就能根据自身内部算法软件,将接受到的四个方向的距离数据进行判断,则当距离数据小于预设值该方向在显示屏上的窗口就会被逐渐放大,从而提醒方便驾驶员车辆与外部物体距离过近的同时,能方便驾驶员根据放大后的画面控制车辆进行更精细的操控,再通过显示屏上设有转向提示区,则利用单片机主板收集毫米波雷达与反向盘旋转角度的数据的进行分析,从而对该次转向是否会发生剐蹭进行提醒,从而进一步提高避免车辆发生剐蹭的效率。
[0016]2.通过单片机主板与车辆内部控制系统相连接,伸缩杆与单片机主板电性连接,显示屏下端开设有与伸缩杆上端嵌合的卡槽,则当车辆内部控制系统检测到车辆发生碰撞后,在启动缓冲气囊的同时,能发送信号给单片机主板使其控制伸缩杆向下收缩,让显示屏在驱动弹簧的作用下向左移动到驾驶员身前,对可能侵入驾驶舱的物体进行阻挡,提高驾驶员的生命保护效果,其中通过限位杆上设置有与上翻板下端相同形状的卡块,限位杆一侧穿出显示屏下端内部,则能利用限位杆上的卡块与上翻板上的卡块相咬合,则能对上翻板进行固定的同时,当显示屏快速向左移动后,限位杆就会在撞击滑槽内壁后,向右移动,解除卡块之间的咬合,使得上翻板在弹簧的作用下向上翻动,再通过安装板内侧设置有贯穿上翻板内部的转轴,且转轴外侧设置有卷簧,则能在上翻板初步向上转动后,利用卷簧将上翻板彻底翻转到与显示屏平行,从而增加显示屏的防护范围。
[0017]3.通过上翻板一侧为两端倾斜的三角状设置,上翻板的中端设置有与引导转板连接的转轴套,显示屏后侧设置有与上翻板上相同结构的引导转板,则当外部物体侵入驾驶舱后与上翻板或显示屏接触后,就能对引导转板施加力,使其克服弹簧向一侧旋转,对撞击物形成一个斜面,从而改变其侵入的方向,避免与驾驶员接触,其中通过引导转板上设置有转轮框,转轮框内侧安装有导向转轮,转轮框一侧设置有嵌合在引导转板内部的滑块,导向转轮外侧与引导转板一侧设置有锯齿状凸块,则当撞击物驱使引导转板旋转时,能驱使转轮框在引导转板上滑动,从而改变撞击物方向的同时,能利用转轮框在移动时,导向转轮与引导转板凸块之间接触摩擦,进而让导向转轮旋转,进一步提高改变撞击物移动轨迹的效
果。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车体俯视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车体中控台主视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控台内部透视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显示屏侧面剖视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4中A处放大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显示屏正面透视图。
[0024]图7为本专利技术转轮框立体图。
[0025]图8为本专利技术显示屏俯视剖面图。
[0026]图9为本专利技术图8中B处放大图。
[0027]图1

9中:1

车体、2

外置摄像头、3

中控台、4

显示屏、5

滑槽、6

车外景显示区、7

转向提示区、8

驱动弹簧、9

伸缩杆、10

上翻板、11

转轮框、12

限位杆、13

卡块、14

导向转轮、15

引导转板、16...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信息技术显示系统,其步骤在于:第一步,利用外置摄像头(2)对车体(1)左前方和右前方、左后方和右后方的画面进行收集;第二步,利用显示屏(4)将外置摄像头(2)收集到的画面在车内进行播放;第三步,利用外置摄像头(2)上安装的毫米波雷达对外部物体与车体(1)的距离进行监测,并传递到单片机主板内;第四步,利用单片机主板内安装的软件,将收到毫米波雷达与车外物体的距离和显示屏上车外景显示区的占比尺寸成反比;第五步,利用单片机主板同时收集毫米波雷达与反向盘旋转角度的数据,从而对此次转向的转向角度在转向提示区(7)进行提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信息技术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4)在车辆发生撞击后能够向上展开对驾驶员可能遭受的伤害进行防护。3.一种信息技术显示装置,包括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外侧设置有收集外部画面的外置摄像头(2),车体(1)内部设置有中控台(3),中控台(3)上安装有可横向移动的显示屏(4),所述中控台(3)上还开设有滑槽(5),所述显示屏(4)正面设置有车外景显示区(6)与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鹏尔
申请(专利权)人:赵鹏尔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