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智能体仿真模型的协同创新成果转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61653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8:5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体仿真模型的协同创新成果转化方法,包括:确定创新成果利益分配的影响因素;构建创新成果扩散模型,包括研发成员主导的利益分配模型和需求企业主导的利益分配模型;设置利益分配模型的默认参数,确定创新成果参与成员均衡系数与协商点计算公式;基于默认参数,运行创新成果扩散模型,以研发主体和转化主体双方利益最大化为目的,代入得到的均衡系数、协商点计算公式求解利益分配模型,进行成果转化;根据创新成果扩散模型运行结果,分别绘制成果转化的时间演变图。本发明专利技术结合自动机网络模型和计算机仿真技术进行创新扩散研究,不仅能观察宏观扩散情况,也能体现微观个体异质性及个体交互行为。也能体现微观个体异质性及个体交互行为。也能体现微观个体异质性及个体交互行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智能体仿真模型的协同创新成果转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物联网
,涉及一种基于智能体仿真模型的协同创新成果转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园区内科技成果转化评估重点针对以形成产品(含软件)为目标的科技成果,对其从经济、社会、技术价值维度,综合考量研发主体与潜在转化主体的各维度能力,全面评估后选择恰当的转化方式。
[0003]其中的技术因素存在两点不足:
[0004](1)技术距离:也称为技术势能差,是指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应有的技术水平与其实际技术水平之间的差距。科技成果所有人和转化人之间的技术距离较大的,一般不会选择科技成果转让、合作转化,而倾向于选择科技成果作价投资。由于电力物联网双创园区受限于自身的行业特性,园区内部成员主导的转化过程往往缺乏相应的技术与设备支持,因此研发成员主导的转化势必会产生技术距离过大的问题。
[0005](2)知识产权归属:知识产权的归属是转化方式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目前知识产权是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以及高校院所评级时的重要指标。而外部企业主导的转化方式往往伴随着知识产权的转让,造成研发机构知识产权的流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智能体仿真模型的协同创新成果转化方法,基于多智能体的建模,结合自动机网络模型和计算机仿真技术进行创新扩散研究,不仅能观察宏观扩散情况,也能体现微观个体异质性及个体交互行为。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基于智能体仿真模型的协同创新成果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0009]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步骤1:确定创新成果利益分配的影响因素;
[0011]步骤2:构建创新成果扩散模型,包括研发成员主导的利益分配模型和需求企业主导的利益分配模型;
[0012]步骤3:设置步骤2中利益分配模型的默认参数,确定创新成果参与成员均衡系数与协商点计算公式;
[0013]步骤4:基于步骤3设置的默认参数,运行创新成果扩散模型,以研发主体和转化主体双方利益最大化为目的,代入步骤3中得到的均衡系数、协商点计算公式求解利益分配模型,进行成果转化;
[0014]步骤5:根据创新成果扩散模型运行结果,分别绘制成果转化的时间演变图。
[001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包括以下优选方案:
[0016]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影响因素包括转化主体的努力程度、相关知识共享程度、资
源投入和风险分担能力。
[0017]优选地,步骤2中,研发成员主导的利益分配模型为以各单位协同创新成果转化总体收益π(K)满足的HJB方程:
[0018][0019][0020]ρ为正贴现率,η>0,为成果转化进度的收益影响系数,K为某项技术的产业化进度,θ
i
为创新成果参与成员i的边际收益系数,λ
i
表示创新成果参与成员 i的努力程度对成果转化进度的影响,δ表示技术淘汰率;α
i
为努力程度的成本系数且α
i
>0;
[0021]需求企业主导的利益分配模型为:
[0022][0023][0024][0025]p
i
为创新成果参与成员i的收益量,w
i
为创新成果参与成员i的均衡系数,p

i
为创新成果参与成员i的协商点,n为创新成果参与成员个数,P为利益分配博弈的总收益。
[0026]优选地,步骤3中,按照以下加权计算创新成果参与成员的均衡系数:
[0027]w=(w
b1
,w
b2
,w
b3
)
·
(b1,b2,b3)
T
[0028]b1为相关知识共享程度,b2为投资额度,b3为风险承担份额,w
b1
,w
b2
,w
b3
为b1、b2、b3在均衡系数中所占比例。
[0029]优选地,b1由模糊评价法确定,且创新成果参与成员i的知识共享程度由模糊评价法确定,且创新成果参与成员i的知识共享程度
[0030]创新成果参与成员i的投资额度b
2i
计算公式为:
[0031][0032]其中,q
i
为协同创新成员i出资情况;
[0033]风险承担份额b3由模糊评价法确定,且创新成果参与成员i的风险承担份额
[0034]优选地,步骤3中,p

i
由计算,其中,α
i
为努力程度的成本系数且α
i
>0;
[0035]x
i
为创新成果参与成员i在任一分配比例下的获得最优利益的转化努力程度;
[0036][0037]优选地,步骤4中,求解研发成员主导的利益分配模型,具体为:
[0038]对HJB方程(1)右边部分求解,需式(1)对x
i
求一阶偏导,并使其等于零,得到解如
式(2):
[0039][0040]将公式(2)带入公式(1)化简如公式(3)所示:
[0041][0042]由公式(3)可知,HJB方程的解是以K为自变量的一元一次函数,因此令:
[0043][0044]将式(4)带入式(3)得式(5),将式(5)与式(4)作对比,求得a1,a0,如式(6)所示:
[0045][0046][0047]将式a1带入式(2)计算各单位在任一分配比例下的获得最优利益的转化努力程度,如式(7)所示:
[0048][0049]将a1,a0带入式(4)得到园区内单位协同创新成果转化总体收益的最优值函数(8),和个体收益最优值函数(9):
[0050][0051][0052]求解得到成果转化进度表达式如式(10):
[0053][0054]优选地,步骤4中,求解需求企业主导的利益分配模型,具体为:
[0055]首先需要构造拉格朗日函数,如公式(14):
[0056][0057]μ为拉格朗日乘子;
[0058]根据优化理论最优性条件推导出公式(15)和(16):
[0059][0060][0061]化简公式(15)得到p
i
关于μ的等式,将其带入公式(16)得到μ关于p

i
的等式,将其代回公式(15)得到p
i
关于p

i
的等式,即园区内各单位利益分配,如公式(17):
[0062][0063]优选地,步骤4具体为:
[0064]步骤4.1:有新技术出现时,将研发主体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研发成员主导的利益分配模型,另一组采用需求企业主导的利益分配模型;
[0065]步骤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智能体仿真模型的协同创新成果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创新成果利益分配的影响因素;步骤2:构建创新成果扩散模型,包括研发成员主导的利益分配模型和需求企业主导的利益分配模型;步骤3:设置步骤2中利益分配模型的默认参数,确定创新成果参与成员均衡系数与协商点计算公式;步骤4:基于步骤3设置的默认参数,运行创新成果扩散模型,以研发主体和转化主体双方利益最大化为目的,代入步骤3中得到的均衡系数、协商点计算公式求解利益分配模型,进行成果转化;步骤5:根据创新成果扩散模型运行结果,分别绘制成果转化的时间演变图。2.构建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体仿真模型的协同创新成果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影响因素包括转化主体的努力程度、相关知识共享程度、资源投入和风险分担能力。3.构建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体仿真模型的协同创新成果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研发成员主导的利益分配模型为以各单位协同创新成果转化总体收益π(K)满足的HJB方程:满足的HJB方程:ρ为正贴现率,η>0,为成果转化进度的收益影响系数,K为某项技术的产业化进度,θ
i
为创新成果参与成员i的边际收益系数,λ
i
表示创新成果参与成员i的努力程度对成果转化进度的影响,δ表示技术淘汰率;α
i
为努力程度的成本系数且α
i
>0;需求企业主导的利益分配模型为:需求企业主导的利益分配模型为:需求企业主导的利益分配模型为:p
i
为创新成果参与成员i的收益量,w
i
为创新成果参与成员i的均衡系数,p
i

为创新成果参与成员i的协商点,n为创新成果参与成员个数,P为利益分配博弈的总收益。4.构建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体仿真模型的协同创新成果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按照以下加权计算创新成果参与成员的均衡系数:w=(w
b1
,w
b2
,w
b3
)
·
(b1,b2,b3)
T
b1为相关知识共享程度,b2为投资额度,b3为风险承担份额,w
b1
,w
b2
,w
b3
为b1、b2、b3在均
衡系数中所占比例。5.构建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体仿真模型的协同创新成果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b1由模糊评价法确定,且创新成果参与成员i的知识共享程度b
1i
∈(0,1),创新成果参与成员i的投资额度b
2i
计算公式为:其中,q
i
为协同创新成员i出资情况;风险承担份额b3由模糊评价法确定,且创新成果参与成员i的风险承担份额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玮亚朱正谊朱红周冬旭徐荆州王宏延王文帝皮一晨颜肃孙少斌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苏逸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