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战地医护背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1270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战地医护背板,包括基本板和延伸板;所述基本板与延伸板通过梳状滑槽结构相嵌合连接成长方体板状,所述基本板侧面设有贯通至梳状滑槽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中螺接用于在末端顶紧延伸板的螺栓;所述梳状滑槽的截面为中间大出口小的构造;所述基本板的背面固定有双肩背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战地医护背板形式,提升了战地搬运能力。地搬运能力。地搬运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战地医护背板


[0001]本技术涉及战地急救搬运领域,具体是一种战地医护背板。

技术介绍

[0002]在军事训练、野外作业、高风险运动的活动场景中,受伤是难免的,为了参与者的安全,有必要准备应急救护设备,以备不时之需。由于该类活动过程中,一般没有专业医疗支援,一旦出现损伤,需要就地自救或互救,维持基本生命体征稳定,为后续急救处置留取足够的时间,此时对救护设备就有携带方便、方便使用、效果确切的要求。在此类活动过程中,各种原因引起的躯干损伤后,患者在急救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躯干的固定、受伤部位的包扎、严重出血部位的加压包扎等处置。其中躯干的固定可以减少患者的骨折后的二次损伤,便于安全转运;如果躯干部位出现外伤,进行包扎可以通过隔绝污染环境、减少出血等对伤处进行保护;如果出现严重的出血性损伤,一般包扎无法起效时,更需要进行加压下的包扎止血。由于此类活动中,通常不能腾出过多的装备负荷来携带应急救护设备,所以通常情况下,单人携带的此类设备种类有限,功能较为简单。以医疗保障水平比较高的军事训练为例,士兵训练时需要携带大量战斗设备,为保证机动性,能够携带的急救设备最多仅为一个小型救护包,甚至仅为一条绷带、三角巾这样的救护装备。如果携带救护装备过多,会降低士兵的机动性,目前还没发现具备有担架转运、医疗急救加压包扎、战场防护功能的复合功能背板装备于战场医护人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战场医护搬运及其设备携带不易的难题。
[0004]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提供一种战地医护背板,包括基本板和延伸板;所述基本板与延伸板通过梳状滑槽结构相嵌合连接成长方体板状,所述基本板侧面设有贯通至梳状滑槽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中螺接用于在末端顶紧延伸板的螺栓;所述梳状滑槽的截面为中间大出口小的构造;所述基本板的背面固定有双肩背带。
[0005]所述基本板侧面开设平行的槽形成梳状滑槽的母端,所述延伸板侧面开设平行的槽形成配合梳状滑槽的公端。延伸板滑入基本板的长度可通过调整嵌合的程度来调节,当完整压紧嵌合后两者将形成一块完整的长方体板。通过将螺栓从基本板侧面旋入至槽内以顶靠延伸板主体侧面,从而能让延伸板与基本板相互固定;旋松螺栓后,基本板与延伸板松脱,从而方便调节嵌合程度。所述“中间大出口小”的构造可以是T型截面或者中字型截面等形式。单根双肩背带呈长条片状,一般的设置可将其分为分别固定在基本板两侧的上下附近的两部分,两部分的端头连接固定。
[0006]优选的,所述延伸板的梳状滑槽顶端或底端部设制动垫块。
[0007]本处所指的制动垫块可以是弹簧、沙包、橡胶垫等形式。
[0008]优选的,所述基本板相对梳状滑槽的另一侧边通过合页铰接有颈部支撑板。
[0009]所述颈部支撑板配合合页使用,在需要时,可翻开使得颈部支撑板与基本板基本位于同一平面并定位,以支撑被搬运者头颈部;在不需要时,可翻转颈部支撑板以让颈部支撑板与基本板叠合,减少此处的凸起,方便背负。
[0010]优选的,所述基本板相对梳状滑槽的另一边延伸出颈部支撑板,所述颈部支撑板通过相互嵌合的第二梳状滑槽结构连接至所述基本板,所述第二梳状滑槽分别布设在所述颈部支撑板和所述基本板表面;所述基本板另一表面设有贯通至第二梳状滑槽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中螺接用于在末端顶紧颈部支撑板的螺栓;所述梳状滑槽的截面为中间大敞口小的构造。
[0011]本处所指的颈部支撑板配合第二梳状滑槽使用,在需要时,可抽拉开颈部支撑板与基本板并定位,抽拉过程中使其始终基本保持位于同一平面,使得装置整体可靠性更高。
[0012]优选的,所述基本板两相对侧面以及所述延伸板相对梳状滑槽的另一侧面装有把手。
[0013]本处所指的基本板的两相对侧面,是指其未设置梳状滑槽的两个侧面,在使用人承提所有把手后,能够让承托伤员的背板整体重心位于各把手之间。
[0014]优选的,所述基本板侧面还固定有用于放置气囊、绷带的收纳盒。
[0015]所述基本板与延伸板的梳状滑槽配合螺栓,可依据搬运者的需要适应性地调整背板整体长度。医护人员使用双肩背带背负后,可让基本板及其上固定的延伸板平稳地背在背部,便于搬运;在搬运伤员时也可以直接用来固定伤员。
[0016]当背板压缩程度达到最大(即延伸板与基本板完整压紧嵌合)时,制动垫块顶住延伸板,可使其不再继续滑动,从而减少碰撞,增加整体的使用寿命。
[0017]在第二梳状滑槽配合下的颈部支撑板,能够更可靠地支撑被搬运者头颈部;在不需要时,可推回颈部支撑板以让颈部支撑板与基本板叠合,减少此处的凸起,方便背负。
[0018]把手的设置方便转移伤员时的握持,并使得基本板与延伸板组成的背板在运行中能平稳地承托伤员。在基本板与延伸板展开后,伤员躺在上面, 2至3个使用人通过分别承提把手,能将背板整体平稳地抬升。
[0019]绷带条通过将两端固定在背板上,可以起到固定背负物或伤员的作用。
[0020]通过在绷带上固定气囊,可以对背板上的伤员实现加压包扎。
[002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新型的战地医护背板形式,提升了战地搬运能力。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战地医护背板第一种实施例展开后未设置绷带的整体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的战地医护背板第一种实施例展开后未设置绷带的整体背面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的战地医护背板第一种实施例嵌紧后未设置绷带的整体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的战地医护背板第一种实施例中基本板去除颈部支撑板后相关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技术的战地医护背板第一种实施例中基本板去除颈部支撑板后另一
角度示意图;
[0027]图6为本技术的战地医护背板第一种实施例中延伸板示意图;
[0028]图7为本技术的战地医护背板第二种实施例展开后的整体示意图;
[0029]图8为本技术的战地医护背板第二种实施例嵌紧后的整体示意图;
[0030]图9为本技术的战地医护背板第二种实施例嵌紧后的另一角度整体示意图;
[0031]图10为本技术的战地医护背板第二种实施例的颈部支撑板示意图;
[0032]图11为本技术的战地医护背板第二种实施例的基本板示意图;
[0033]图12为本技术的战地医护背板第二种实施例的延伸板示意图;
[0034]其中:
[0035]1‑
基本板
ꢀꢀꢀꢀꢀꢀꢀꢀꢀꢀꢀꢀꢀꢀ2‑
颈部支撑板
ꢀꢀꢀꢀꢀꢀꢀꢀꢀꢀ3‑
合页
[0036]4‑
双肩背带
ꢀꢀꢀꢀꢀꢀꢀꢀꢀꢀꢀꢀ5‑
收纳盒
ꢀꢀꢀꢀꢀꢀꢀꢀꢀꢀꢀꢀꢀꢀ6‑
制动垫块
[0037]7‑
延伸板
ꢀꢀꢀꢀꢀꢀꢀꢀꢀꢀꢀꢀꢀꢀ8‑
把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战地医护背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本板(1)和延伸板(7);所述基本板(1)与延伸板(7)通过梳状滑槽结构相嵌合连接成长方体板状,所述基本板(1)侧面设有贯通至梳状滑槽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中螺接用于在末端顶紧延伸板的螺栓;所述梳状滑槽的截面为中间大出口小的构造;所述基本板(1)的背面固定有双肩背带(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战地医护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板(7)的梳状滑槽顶端或底端部设制动垫块(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战地医护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板(1)相对梳状滑槽的另一侧边通过合页(3)铰接有颈部支撑板(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战地医护背板,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旻陶荣锁高瑞林都金张健东王珂男鲍涛倪凯董伟曹洁刘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