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盐运移试验土壤装填夯土器及土壤装填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60986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8:37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水盐运移试验土壤装填夯土器及土壤装填系统,涉及农业水利工程领域,包括:力臂杆、连接杆、铁饼以及支撑装置,其中所述力臂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装置的顶端铰接以形成支点,另一端为自由端;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力臂杆的杆壁铰接,下端与铁饼的上端面固定;所述铁饼的下端面与水盐运移试验中盛土容器的夯土口相匹配,以在所述力臂杆的作用下,将所述盛土容器中的土壤压实。由于基于杠杆原理进行夯土,本申请的夯土器是逐级对土壤进行施压的,相比传统采用冲击力的夯土方式,能有效避免土壤颗粒尘土的飞扬,并可有效降低土壤中气体被压缩后会产生的反作用力,保证土壤压缩至设定容重。保证土壤压缩至设定容重。保证土壤压缩至设定容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盐运移试验土壤装填夯土器及土壤装填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农业水利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盐运移试验土壤装填夯土器以及一种土壤装填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土壤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主要问题,为了研究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水盐运移转化规律,需要在室内开展了相关的水盐运移科学试验活动。在开展相关试验之前,需要根据试验方案,在盛土容器(土柱、土箱或者钢槽)中按照给定容重分层填装试验土壤,以往的填装土壤过程中一般采用夯土器对其压实,其作用力为向下的人力加上夯土器自身重力,以将试验土壤压紧至设定容重。
[0003]但这种依靠冲击力的夯土方式往往会造成小颗粒尘土的飞扬,会对环境和人体有一定的危害:一是被夯土器激溅起来漂在空气中的土壤小颗粒除了造成空气环境的污染,二是这些小颗粒被试验人员吸收后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口鼻的损伤,或者引起呼吸不畅通等相关疾病。另外,采用冲击力的夯土方式也会造成装土的不均匀,比如造成与夯土器接触的上层土壤容重大,而底层土壤容重小的缺点。最后,对于腐殖质含量很高的土壤,如果采用冲击力的方式夯土,腐殖质土壤在冲击力作用下会有弹性(在夯土器瞬间作用力冲击下,土壤中气体被压缩后会产生一个反作用力),导致土壤很难压缩至设定容重。而对于试验方案中容重较大的土壤,人工加上夯土器重力的夯土方式,这种合力相对较小,也很难将土壤压缩至设定容重,进而无法开展高容重条件下水盐运移试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水盐运移试验土壤装填夯土器及土壤装填系统,该夯土器可用于在水盐运移试验中将盛土容器中的土壤压实,并能克服上述技术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水盐运移试验土壤装填夯土器,包括:
[0006]力臂杆、连接杆、铁饼以及支撑装置,其中:
[0007]支撑装置,放置于地面;
[0008]力臂杆,所述力臂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装置的顶端铰接以形成支点,另一端为自由端;
[0009]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力臂杆的杆壁铰接,下端与铁饼的上端面固定;
[0010]所述铁饼的下端面与水盐运移试验中盛土容器的夯土口相匹配,以在所述力臂杆的作用下,将所述盛土容器中的土壤压实。
[0011]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力臂杆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臂杆和第二臂杆,
[0012]所述第一臂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装置的顶端铰接以形成支点,另一端置于所述第二臂杆内且与所述第二臂杆之间形成伸缩结构;
[0013]其中,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臂杆的杆壁铰接。
[0014]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铁饼的上端面与所述连接杆的下端可拆卸连接;
[0015]其中,所述铁饼的下端面为带柳钉的粗糙面或光滑平面。
[0016]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为伸缩杆。
[0017]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架、支撑面板,其中:
[0018]所述支撑架的顶端与所述支撑面板的下端面固定,底端放置于地面;
[0019]所述支撑面板的上端面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力臂杆的一端铰接以形成支点;
[0020]所述支撑面板上开有活动口,所述连接杆的下端穿过所述活动口与所述铁饼的上端面固定,所述活动口的口径大于所述连接杆的外径。
[0021]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承重底座和多个万向轮,所述承重底座的上表面用于放置所述盛土容器;
[0022]所述承重底座的上表面与所述支撑架的底端固定,下表面与所述多个万向轮固定。
[0023]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包括多根立柱,所述多根立柱之间相互平行且分别靠近所述支撑面板的相对两端设置,多根立柱在所述支撑面板上呈中心对称设置;
[0024]所述立柱的顶端与所述支撑面板的下端面固定,底端与所述承重底座的上表面固定;所述立柱为可调节伸缩杆。
[0025]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承重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用于放置所述盛土容器。
[002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土壤装填系统,包括盛土容器和如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水盐运移试验土壤装填夯土器,所述盛土容器的器壁上标有刻度;
[0027]所述水盐运移试验土壤装填夯土器用于将所述盛土容器中的土壤压实至目标刻度的位置。
[0028]本申请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
[0029]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水盐运移试验土壤装填夯土器,包括:力臂杆、连接杆、铁饼以及支撑装置,其中:支撑装置,放置于地面;力臂杆,所述力臂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装置的顶端铰接以形成支点,另一端为自由端;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力臂杆的杆壁铰接,下端与铁饼的上端面固定;所述铁饼的下端面与水盐运移试验中盛土容器的夯土口相匹配。通过上述结构,力臂杆与支撑装置之间形成了杠杆结构,基于支点,通过下压力臂杆,通过连接杆与力臂杆连接的铁饼向下作用,以将盛土容器中土壤压实,由于在这一夯土过程中,本申请的夯土器是一点点地对逐级土壤进行施压的,相比传统采用冲击力的夯土方式,能有效避免土壤颗粒尘土的飞扬,并可有效降低土壤中气体被压缩后会产生的反作用力,保证土壤压缩至设定容重,使用时具有省时省力、便于运移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1]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力臂杆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3a是本申请一实施例铁饼的上端面示意图;
[0034]图3b是本申请一实施例铁饼下端面为带柳钉的粗糙面的示意图;
[0035]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支撑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支撑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37]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土壤装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7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盛土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9]附图标记说明:
[0040]1‑
力臂杆,11

第一臂杆,12

第二臂杆;2

连接杆;3

铁饼;
[0041]4‑
支撑装置,41

支撑面板,42

卡槽,43

活动口,44

承重底座,45

万向轮,46

立柱;
[0042]5‑
盛土容器,51

夯土口,52

刻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盐运移试验土壤装填夯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力臂杆(1)、连接杆(2)、铁饼(3)以及支撑装置(4),其中:支撑装置(4),放置于地面;力臂杆(1),所述力臂杆(1)的一端与所述支撑装置(4)的顶端铰接以形成支点,另一端为自由端;连接杆(2),所述连接杆(2)的上端与所述力臂杆(1)的杆壁铰接,下端与铁饼(3)的上端面固定;所述铁饼(3)的下端面与水盐运移试验中盛土容器(5)的夯土口(51)相匹配,以在所述力臂杆(1)的作用下,将所述盛土容器(5)中的土壤压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夯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力臂杆(1)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臂杆(11)和第二臂杆(12),所述第一臂杆(11)的一端与所述支撑装置(4)的顶端铰接以形成支点,另一端置于所述第二臂杆(12)内且与所述第二臂杆(12)之间形成伸缩结构;其中,所述连接杆(2)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臂杆(11)的杆壁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夯土器,其特征在于,铁饼(3)的上端面与所述连接杆(2)的下端可拆卸连接;其中,所述铁饼(3)的下端面为带柳钉的粗糙面或光滑平面。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夯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为伸缩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夯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4)包括支撑架、支撑面板(41),其中:所述支撑架的顶端与所述支撑面板(41)的下端面固定,底端放置于地面;所述支撑面板(41)的上端面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升周意恒何丽军刘志峰姚莉任长江肖智星朱宇龙王薪怡孙清苏裕培邱健锋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