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夏根福专利>正文

红、绿、蓝条控彩色显象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0883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R、G、B、条控彩色显象管是利用单枪单股一定能量的电子束,按扫描打在设有屏幕上的一层透射式次级发射体层上,即产生透射式的次级电子发射.并通过该层前面涂有R、G、B三色垂直荧光粉条,及相对应的R、G、B条透明电极的作用,当输入透射式次级发射体层与R、G、B条透明电极的亮度和色差电压激发产生了三基色光.故结构简单、重量轻、显示功耗低、分辨率高、亮度大、没有会聚、防震性强、寿命长,能产生高质量、高亮度彩色图象的彩色显象管.(*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总论红(R)、绿(G)、蓝(B)条控彩色显象管是利用单枪一定能量的电子束,按扫描要求打在设有该屏幕上的一层透射式次级发射体层,即产生的次级电子发射,同时在透射式次级发射体层发射面上形成了次级电子栅,并通过该层面前涂有R、G、B三色垂直荧光粉条及相对应的R、G、B条透明电极的作用,当输入透射式次级发射体层与R、G、B条透明电极的亮度和色差电压来激发,即获得高质量、高亮度的彩色图象。本显象管“革掉了金属荫罩、结构简单、重量轻、显示功耗低、分辨率高、亮度大、没有会聚和省掉部分外电路的控制系统。是耗电、耗功低、防震性强、寿命长能产生高质量、高亮度的彩色显象管”。结构(图-1)1、灯丝,2、调制极,3、加速极,4、6、第二阳极,5、第一阳极,7、第二阳极接头,8、R、G、B条透明电极引线接头和透射式次级发射体层接头,9、透明电极引线,10、透射式次级发射体层,11、R、G、B条荧光粉层,12、R、G、B条透明电极,13、玻璃管壳(简称玻壳)。原理一、电子发射枪本显象管所用的电子发射枪原理和构造完全和普通的黑白显象管,电子发射枪一样构造。不同的是本电子发射枪发射的电子和形成的电子束,是用来打在透射式次级发射体层φ0.2-0.5m/m的电子班点的作用和班点内的电子能量大小、及数量多少的控制作用。由于该电子枪是起着间接的功能,故加入电子枪的各极电压可以较低,相对的耗功能小……特点。二、透射式次级发射体层10。原理与分析(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本显象管的结构中设有透射式次级发射体层10,原理是这样的,我们周知次级电子发射原理“即当一定能量的原初电子轰击金属薄膜时,在薄膜的背面将出现电子发射,这种出现在背面的次级发射称做透射式(透射方向的)次级发射”。次级发射和光电子发射一样,实际上是一种无惯性现象(<10-9秒)。即原初电子束射到金属上瞬时达成原初电子轰击停止便瞬时停止的现象。而表征次级发射现象通常利用次级发射系数δ、δ是离开物体表面的次级电子数与同一时间内落到同一表面的原初电子数的比即δ=ns/np=is/ip、其中ns、np、is、ip分别为次级和原初电子数和电子流,同时各种物质δm值、(δm是δ从小的值变到最大值δm)与物质的性质、表面等情况有关,纯金属的δm一般在0.5-1.8之间,半导体和绝缘体的δm较大能达到5-6,而专门为得到大的次级发射系数的复杂面的δm可以大达十几,而新近发展的负电子亲合势发射体的δm可以大达500以上。为了获得较高的次级电子发射系数δ,当用氧化铝膜(500埃-1000埃)A为支持层然后在氧化铝(500埃-1000埃)上蒸积一层铝(500埃-1000埃)C,再在铝膜上蒸积一层氯化钾(12微米)K,形成的透射式次级发射体按测试能获得以下曲线图(图16)。(UP为加速电压、Uc为集电极电压;此原理和构造已在变象管和摄象管中应用)。根据此原理,我在本显象管中设有一层透射式次级发射体层10。该层可以这样来进行试制的“(图-1、图-2)在荧光屏幕的R、G、B条荧光粉层上,蒸积一层氯化钾(KCI)K层、厚度为12微米,密度为块状氯化钾密度的2%,然而在氯化钾层K上蒸积一层(500埃-1000埃)的铝层,再在铝层上制作一层500埃-1000埃的氧化铝层,组成透射式次级发射体层。这样当我们试加在本显象管各极电压使电子束获得5000ev的能量电子打在透射式次级发射体层上即在氯化钾次级发射体层K有次级电子发射(按上述的曲线分析“5000ev能量的电子束在轰射到透射式次级发射体层上,在氯化钾层K的次级发射系数为8(参图-1、图-2 Q)也就是讲“当能量设为5000ev时的射束电子流为50微安φ为0.2-0.5的电子束,打在透射式次级发射体层上时,在氯化钾次级发射层K面上能有400uA的次级电子发射量。当以铝膜接负极,当R、G、B条透明电极为正极(集电极)加上50-100v电压时,将能获得该400uA次电子发射的电子流”。然后(参图-1、图-2)在透射式次级发射体层和R、G、B条透明电极之间有11荧光粉层,此荧光粉层在氯化钾次级发射的400uA的φ为0.2-0.5的次级电子集点和在透射式次级发射体层和R、G、B透明电极电位的次级电子能的激发下,即发出0.2-0.5的荧光,荧光的亮度和暗灰度(亮度的大小),可以通过调制电子束能量和加在透射式次级发射体层与透明电极的电压来达到。(参图2、图3、图4、图5、图6、图7)。三、对R、G、B条透明电极和R、G、B条涂彩色荧光粉和透射式次级发射体层的组成参图。我们先在玻壳内的玻璃屏幕上,制作一层透明电极,然而用光刻工艺刻出每条间距H为0.02-0.05和条宽S为0.2-0.5的垂直条(根据显象管的大小来定S)这样R、G、B条彼此绝缘(条与条之间绝缘),并在垂直条下端用引线或导电薄膜接成R条与R条之间相连接、G条与G条之间相连接、B条与B条相连接使成为透明电极层R条与R条为一导体、G条与G条为同一导电体、B条与B条又成同一导电体(就是讲“在R条相连接的接条上加上一电压,在每一根R垂直条上均能获得同样的电压,G、B条同样如此的”)。同时,总的R条与G条、B条彼此绝缘,这样我们在屏幕的R、G、B条透明电极上对应的涂复R、G、B条荧光粉条。讲细些“就是在R条透明条透明电极上涂R荧光粉,在G条透明电极上涂G荧光粉,在B条透明电极上涂B荧光粉,每条均一样,这样就形成了一层R、G、B条垂直荧光粉层,并且R、G、B条三色荧光粉和R、G、B条透明电极每条每色正确对应,完成这一工艺后,在该R、G、B条荧光粉层上蒸积一层氯化钾(KCI)K层厚度为12微米左右,然后在氯化钾K层上蒸积一层(500埃-1000埃)的铝层作为导电膜,再在铝层上制作一层(500埃-1000埃)的氧化铝层,组成了透射式次级发射体层。四、R、G、B三基色荧光的形成,即产生高质量、高亮度的彩色图象参图,当电子发射枪系1-6、发射一定能量的电子束(可按扫描的要求)(图-9),φ0.2-0.5m/m打在R条透明电极前的透射式次级发射体层上,在氯化钾次级发射层K有φ0.2-0.5点的电子发射,形成φ0.2-0.5的电子班点Q(图-9〕·R)当R条透明电极输入(加上)正电位,透射式次级发射体层上输入(加上)负电位,该R条上的R荧光粉层上的电子班点Q在电场的作用下,激发显示出φ0.2-0.5的R色光亮点,并且被透射式次级发射体层而反射,光亮度就提高,即通过透明电极和屏幕玻璃向前发射R光(图-10 R-R、R)。按扫描程序当φ0.2-0.5的电子束打在R条和G条之间的透明电极上的透射式次级发射体层上,同时在次级发射体层K有φ0.2-0.5点的电子发射,形成φ0.2-0.5的电子班点Q,在R条和G条之间(图-9〕·G)当R条G条透明电极输入正电位透射式次级发射体层上输入负电位,这时在该R条和G条的荧光粉层上的电子班点Q在电势的作用下,激发显示出在该R条上的发R光,G条上的发G光,所以形成φ0.2-0.5一部分是R光一部分是G光的光点向屏幕前发射,不会产生混色光(图-11 R-R、G)这样按程序,同理获得G条上的φ0.2-0.5的G色光亮点(图-12 G-G、G)“同理获得”(图-13 G-G、B)φ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红、绿、蓝条控彩色显象管是利用电子枪(1、2、3、4、5、6)发射的单股电子束打在该屏幕上的一层透射式次级发射体层(10)和显示作用的R、G、B条垂直荧光粉层(11)及对应的R、G、B条透明电极(12)其特征在于:A:所述的电子枪(1、 1、3、4、5、6)组成能发射单股和控制一定能量的电子束。B:所述的透射式次级发射体层(10)有透射式次级发射物质K层和铝层、氧化铝组成。C:该透射式次级发射体层(10)组成前,在屏幕上先制成R、G、B条透明电极(12)后对应的制成 R、G、B条垂直荧光粉层(11)再在荧光粉层(11)上制成透射式次级发射体层。

【技术特征摘要】
1.红、绿、蓝条控彩色显象管是利用电子枪(1、2、3、4、5、6)发射的单股电子束打在该屏幕上的一层透射式次级发射体层(10)和显示作用的R、G、B条垂直荧光粉层(11)及对应的R、G、B条透明电极(12)其特征在于A所述的电子枪(1、2、3、4、5、6)组成能发射单股和控制一定能量的电子束。B所述的透射式次级发射体层(10)有透射式次级发射物质K层和铝层、氧化铝组成。C该透射式次级发射体层(10)组成前,在屏幕上先制成R、G、B条透明电极(12)后对应的制成R、G、B条垂直荧光粉层(11)再在荧光粉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根福
申请(专利权)人:夏根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