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0657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器,旨在解决垃圾渗滤液处理周期长、处理不彻底以及易造成二次污染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器包括外壳,外壳侧壁设有入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外壳的内壁上下平行固定设置有两个隔板;隔板之一上固定设有污水池和电絮凝池;所述污水池的入水口与所述入水管连通;所述电絮凝池的入水口与所述污水池的出水口连通;隔板之二上固定设有电氧化池和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入水口与所述入电絮凝池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电氧化池的入水口所述沉淀池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电氧化池的出水口分别与所述出水管和所述污水池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垃圾渗滤液逐步、分层次完全降解,可实现垃圾渗滤液应急式处理的目的。式处理的目的。式处理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器


[0001]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人民生产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垃圾的产量也日益增多。随之引发的垃圾渗滤液污染问题也日益严峻,成为现代环境治理的痛点问题。截至2019年,我国的垃圾渗滤液年产生量超过1.05亿吨,并且每年仍以千万吨级的产生量递增。根据实验室长期的调研与检测发现,垃圾渗滤液中的主要污染物多达60多种,其中包括多种致癌物质、促癌物质以及致突变物质,渗透到地下水中,对环境以及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危害。为此,有必要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以保障人体健康与保护生态环境。
[0003]目前,垃圾渗滤液的主要处理方法为生化法、芬顿法以及两级DTRO反渗透处理法。生化法具体来说其主要是通过好氧或是厌氧的反应来达到降解渗滤液中的 COD 和其他污染物的目的。芬顿法的机理是利用Fe
2+
均相催化H2O2产生
·
OH,从而降解水中难降解有机物。DTRO 即碟管式反渗透膜技术,具有较高的操作压力和较高的抗污堵能力,是专门针对渗滤液处理开发的新型反渗透技术。
[0004]然而,现有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存在着处理周期长、处理不彻底以及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对有机物成分复杂的高浓度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收效甚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器,以期解决现有技术中垃圾渗滤液处理周期长、处理不彻底以及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以实现垃圾渗滤液应急式处理的目的。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设计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侧壁设有入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外壳的内壁上下平行固定设置有两个隔板;所述隔板之一上固定设有污水池和电絮凝池;所述污水池的入水口与所述入水管连通;所述电絮凝池的入水口与所述污水池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电絮凝池内部固定设有絮凝池反应槽;
[0008]所述隔板之二上固定设有电氧化池和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入水口与所述入电絮凝池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电氧化池的入水口所述沉淀池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电氧化池内固定设有氧化池反应槽和浊度传感器;所述电氧化池的出水口分别与所述出水管和所述污水池连通。
[0009]优选的, 所述污水池和所述沉淀池内设有调节电磁阀。
[0010]优选的, 所述污水池上设有污水池电磁阀;所述污水池的入水口通过污水池电磁阀与所述入水管连通;所述电絮凝池上设有絮凝池电磁阀;所述电絮凝池的入水口依次通过絮凝池电磁阀和带有水泵的软管与所述污水池的出水口连通。
[0011]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池反应槽内部固定设有金属单元,所述金属单元为
均匀分布的铝合金活铁合金。
[0012]进一步的,所述电氧化池上设有氧化池电磁阀;所述沉淀池上设有沉淀池电磁阀;所述电氧化池的入水口依次通过带有水泵的透明软管和沉淀池电磁阀与所述沉淀池的出水口连通;所述沉淀池的入水口通过调节电磁阀与所述入电絮凝池的出水口连通。
[0013]进一步的,所述电氧化池的出水口通过氧化池电磁阀与所述出水管连通;所述电氧化池的出水口还通过水泵与所述污水池的所述调节电磁阀连通。
[0014]优选的, 所述隔板上开设有用于密封穿装导线的导线穿孔。
[0015]优选的,所述进水管上设有水质检测单元;所述电氧化池的出水口处设有水质检测单元和红外出水/入水检测单元。
[0016]优选的,所述外壳、污水池、电絮凝池、电氧化池、沉淀池的材料为透明亚克力板;所述氧化池反应槽内固定设有阳极板和阴极板;所述阳极板为TiO2/Au/BDD复合阳极,所述阴极板为不锈钢板。
[0017]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设有电源、分线盒、水质检测单元和主控板;所述外壳的侧面还设有显示屏;所述外壳上设有可上下开合的封盖;所述外壳的底部安装有转向轮,所述转向轮为万向轮或单向轮。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0019]1. 本技术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器待降解垃圾渗滤液由入水管通入污水池,再使垃圾渗滤液依次通入电絮凝池、沉淀池、电氧化池,经过电絮凝、沉淀、电催化氧化降解等过程处理,经污水静置后密度较大的杂质沉降到污水池底部;在电絮凝池中通过电絮凝技术使废水中的胶态杂质、悬浮杂质凝聚沉淀而分离;通过沉淀池将上述凝聚物进行沉淀;在电氧化池中通过电化学氧化法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将垃圾渗滤液逐步、分层次完全降解,并根据水质监测系统以及电子显示屏的数据实时监控,实现垃圾渗滤液达标处理的目的。
[0020]2. 本技术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器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氧化还原,使垃圾渗滤液中的污染物成分发生相分离,浓缩或稀释;具有杀菌作用,适用于气体、液体、固体中的各种介质和污染物的处理及各种从微升的小体积到数百万升的大体积的垃圾渗滤液处理。
[0021]3. 本技术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器具有智能自动化、远程控制化、节能绿色化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3]图2为本技术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4]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隔板内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的第二隔板内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技术的底板内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为外壳,11为壳体,111为入水管,112为出水管,12为封盖,13为显示屏;2为第一隔板,21为污水池,211为污水池电磁阀,22为电絮凝池,221为絮凝池电磁阀,222为絮凝池反应槽,2221为金属单元;3为第二隔板,31为电氧化池,311为氧化池电磁阀,312为氧化池反应槽,3121为阳极板,3122为阴极板,313为浊度传感器,32为沉淀池,321为沉淀池电磁阀;4为电源;5为分线盒;6为水质检测单元;7为主控板;8为转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以下实施例只是用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9]以下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结构或零部件,如无特别说明,则均为常规市售产品;所涉及的电磁阀,均用于控制垃圾渗滤液的进出开关或流量的大小;所涉及的水泵,均用于抽取垃圾渗滤液。
[0030]实施例1: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器
[0031]参见图1和图2,该垃圾渗滤液处理器包括外壳1,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所述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上下平行固定设置于所述外壳1的内壁上,将外壳1壳内部分为三层式立体结构。
[0032]所述外壳1包括壳体11和可以上下开合的封盖12;所述壳体11为箱型壳,呈透明状,壳体11侧面设有入水管111和出水管112;所述壳体11的侧面还设有显示屏13,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侧壁设有入水管和出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内壁上下平行固定设置有两个隔板;所述隔板之一上固定设有污水池和电絮凝池;所述污水池的入水口与所述入水管连通;所述电絮凝池的入水口与所述污水池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电絮凝池内部固定设有絮凝池反应槽;所述隔板之二上固定设有电氧化池和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入水口与所述电絮凝池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电氧化池的入水口所述沉淀池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电氧化池内固定设有氧化池反应槽和浊度传感器;所述电氧化池的出水口分别与所述出水管和所述污水池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池和所述沉淀池内设有调节电磁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池上设有污水池电磁阀;所述污水池的入水口通过污水池电磁阀与所述入水管连通;所述电絮凝池上设有絮凝池电磁阀;所述电絮凝池的入水口依次通过絮凝池电磁阀和带有水泵的软管与所述污水池的出水口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池反应槽内部固定设有金属单元,所述金属单元为均匀分布的铝合金或铁合金。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氧化池上设有氧化池电磁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祎张珂皓王震霖王海龙张冠阳史晨雨张毅连小妹李明亮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