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用空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0656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支撑柱,支撑柱顶端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壁的两侧均转动设有折叠杆,折叠杆的另一端固定设有洒水喷头,支撑柱外壁上边缘处的一侧穿插设有第一皮带轮,支撑柱外壁一侧的上端转动设有第二皮带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建筑工程用空气净化装置通过在装置上设置有可折叠洒水的空气净化结构,通过控制开关启动电机,通过电机带着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通过连动皮带进行转动,使得折叠杆在支撑柱顶端的凹槽中进行转动,启动水泵,使得蓄水箱中的水源由水平放置的洒水喷头喷出,节约工作人员搬运净化装置的时间,从而提高装置的工作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用空气净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用空气净化装置的
,特别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建筑工程用空气净化装置主要是应用于建筑施工场所中对于场地中的空气进行净化的设备装置,且在建筑施工区域主要是空气污染就是其中的灰尘颗粒,如果长时间在含有大量灰尘颗粒的孔空气环境下工作可能会导致工作人员呼吸道感染,严重的会出现窒息以及心肺功能衰竭的现象,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时该建筑工程用空气净化装置是必不可少的;
[0003]现有技术中,在设计制造该建筑工程用空气净化装置时,大多数设计者会注重设计装置的净化范围,使得装置的工作效率提高,但是在建筑工地中,对于不同区域的不同施工进度会使用隔板将区域分割开进行分散施工,如果净化装置不具有一定的高度或者一定的弯折功能,则需要工作人员将其搬运至各个分割区域进行净化操作,且搬运时需要绕过隔板阻断的区域,费时费力,影响工程的进度,从而降低装置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空气净化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用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顶端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壁的两侧均转动设有折叠杆,且折叠杆一端外壁的两侧与凹槽内壁的两侧转动连接,所述折叠杆的另一端固定设有洒水喷头,且洒水喷头的内壁与折叠杆的内壁连通,所述支撑柱外壁上边缘处的一侧穿插设有第一皮带轮,且第一皮带轮的一端穿过支撑柱的一侧与折叠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外壁一侧的上端转动设有第二皮带轮。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皮带轮的外壁传动设有连动皮带,且连动皮带一端的内壁与第二皮带轮的外壁传动连接,所述支撑柱外壁一侧的中间位置固定设有支撑架。
[0007]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顶端固定设有电机,且第二皮带轮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固定设有蓄水箱,且支撑柱的一端与蓄水箱的内部连通,所述蓄水箱顶端的中间位置卡合设有防水垫圈,且防水垫圈的内壁与支撑柱一端的外壁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蓄水箱的顶端固定设有防护罩,且支撑柱的一端与防护罩顶端的一侧穿插连接,所述蓄水箱顶端的一个边角处固定设有进水管,所述蓄水箱外壁一侧的右下角固定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内壁卡合设有橡胶塞。
[0009]优选的,所述蓄水箱的内壁卡合设有水泵,所述支撑柱的内壁穿插设有连接水管,且连接水管的一端穿过支撑柱外壁上端的一侧与折叠杆的内部连通,连接水管的另一端分
别穿过支撑柱的底部和蓄水箱的顶部与水泵的一侧穿插连接,所述水泵顶端的中间位置卡合设有密封环,且密封环的内壁与连接水管一端的外壁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蓄水箱外壁一边侧的右下角固定设有控制开关,且电机和水泵均通过控制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0011]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2](1)本技术通过在装置上设置有可折叠洒水的空气净化结构,且该结构主要是由支撑柱、折叠杆、洒水喷头、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连动皮带、支撑架以及电机等组成的,当装置需要对隔断区域内进行空气净化时,工作人员不需要移动装置,只需要通过控制开关启动电机,通过电机带着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通过连动皮带进行转动,使得折叠杆在支撑柱顶端的凹槽中进行转动,转动至水平方向时,关闭电机,且同时启动水泵,使得蓄水箱中的水源由水平放置的洒水喷头喷出,使其可以直接喷入隔断区域中进行空气净化,节约工作人员搬运净化装置的时间,从而提高装置的工作效率;
[0013](2)本技术通过在装置上设置隐藏式引流结构,且该结构主要是由连接水管、水泵、密封环以及蓄水箱等组成的,装置使用时,可以通过连接水管连通支撑柱与折叠杆,且对洒水结构进行折叠且不影响装置的正常洒水,并且可以将大部分的连接水管隐藏在支撑柱的内部,降低外界物质撞击导致其损坏的风险,从而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折叠杆以及电机折叠净化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支撑柱以及连接水管隐藏引流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支撑柱;2、折叠杆;3、洒水喷头;4、第一皮带轮;5、第二皮带轮;6、连动皮带;7、支撑架;8、电机;9、蓄水箱;10、防护罩;11、进水管;12、出水管;13、连接水管;14、水泵;15、密封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

3所示的一种建筑工程用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支撑柱1,支撑架7的顶端固定设有电机8,且第二皮带轮5的一端与电机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支撑柱1的底部固定设有蓄水箱9,且支撑柱1的一端与蓄水箱9的内部连通,蓄水箱9顶端的中间位置卡合设有防水垫圈,且防水垫圈的内壁与支撑柱1一端的外壁固定连接,蓄水箱9的顶端固定设有防护罩10,且支撑柱1的一端与防护罩10顶端的一侧穿插连接,蓄水箱9顶端的一个边角处固定设有进水管11,蓄水箱9外壁一侧的右下角固定设有出水管12,出水管12的内壁卡合设有橡胶塞;
[0020]如图2所示,支撑柱1顶端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壁的两侧均转动设有折叠杆2,且折叠杆2一端外壁的两侧与凹槽内壁的两侧转动连接,折叠杆2的另一端固定设有
洒水喷头3,且洒水喷头3的内壁与折叠杆2的内壁连通,支撑柱1外壁上边缘处的一侧穿插设有第一皮带轮4,且第一皮带轮4的一端穿过支撑柱1的一侧与折叠杆2的一侧固定连接,支撑柱1外壁一侧的上端转动设有第二皮带轮5,第一皮带轮4的外壁传动设有连动皮带6,且连动皮带6一端的内壁与第二皮带轮5的外壁传动连接,支撑柱1外壁一侧的中间位置固定设有支撑架7;
[0021]如图3所示,蓄水箱9的内壁卡合设有水泵14,支撑柱1的内壁穿插设有连接水管13,且连接水管13的一端穿过支撑柱1外壁上端的一侧与折叠杆2的内部连通,连接水管13的另一端分别穿过支撑柱1的底部和蓄水箱9的顶部与水泵14的一侧穿插连接,水泵14顶端的中间位置卡合设有密封环15,且密封环15的内壁与连接水管13一端的外壁固定连接,蓄水箱9外壁一边侧的右下角固定设有控制开关,且电机8和水泵14均通过控制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0022]本技术工作原理:在使用设计方案中的建筑工程用空气净化装置时,首先需要将净化洒水结构通过其上端的支撑柱1将其安装在蓄水箱9的顶端,方便蓄水箱9的水源提供,且在本设计方案中通过设置有由支撑柱1、折叠杆2、洒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用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支撑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顶端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壁的两侧均转动设有折叠杆(2),且折叠杆(2)一端外壁的两侧与凹槽内壁的两侧转动连接,所述折叠杆(2)的另一端固定设有洒水喷头(3),且洒水喷头(3)的内壁与折叠杆(2)的内壁连通,所述支撑柱(1)外壁上边缘处的一侧穿插设有第一皮带轮(4),且第一皮带轮(4)的一端穿过支撑柱(1)的一侧与折叠杆(2)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1)外壁一侧的上端转动设有第二皮带轮(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皮带轮(4)的外壁传动设有连动皮带(6),且连动皮带(6)一端的内壁与第二皮带轮(5)的外壁传动连接,所述支撑柱(1)外壁一侧的中间位置固定设有支撑架(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7)的顶端固定设有电机(8),且第二皮带轮(5)的一端与电机(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1)的底部固定设有蓄水箱(9),且支撑柱(1)的一端与蓄水箱(9)的内部连通,所述蓄水箱(9)顶端的中间位置卡合设有防水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宇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远建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