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用于塑料熔化中流动介质光谱分析的光电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0585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流动介质光谱分析的光电管,介质流经两个相对的窗之间,并经受了一次辐射,至少一个窗固定于一个套筒中,该套筒密封位于管体孔中并沿轴向在第二个窗上来回滑动,从而改变两个窗之间的间隙宽及待透射介质的层厚度,在密封区内的圆柱套筒贴合于孔壁中,该套筒在卸开时具有过盈量,在密封区内的套筒壁十分薄,套筒内侧与窗外表面之间的间隙中有一粘结剂涂层。(*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尤其用于塑料熔化中流动介质光谱分析的光电管,在该光电管中待分析的介质流过两个由透辐射材料制成的相对置的窗之间,并经受了一次辐射,其中至少在一个套筒中保持有一个窗,该套筒在密封条件下,相对位于光电管管体的一孔中,并沿轴向在第二个窗上可来回滑动。由此,窗之间的间隙宽度和待透射介质的层厚度是可变的。这种光电管的结构已在专利US-PS3,177,706中提供过。这种光电管的两个窗可相互靠拢又可彼此移开,介质在该两个窗的相对的窗表面之间流过。通过用于旋转两个窗各自的装置,可进行上述相对移动。该装置做成梯级式套筒,借助一螺纹拧入到光电管管体孔的内螺纹中。在螺纹和套筒的端面之间,在一个梯级中插装一弹性材料密封圈。对此要注意侵入光电管管体孔的内壁与套筒的外表面之间的熔化物料不能使其再溢出密封圈外而进入到螺纹中并流到外面。由于光电管必须使流动介质压力保持在100巴以上标准的等级上,进而在温度达到摄氏100多度情况下,套筒和光电管管体之间的密封要求就较高。本专利技术以这样的任务为基础,即光电管管体和套筒的构成应是结构简单,压力高,尤在高温时,应能密封可靠。按照本专利技术,实现该目的需作如下设计即在密封区内,具有无级的圆柱直径的套筒的圆柱体外径直接贴合于孔的壁上,以及在和孔相对的范围内(该套筒)在卸开(自由)状态下具有过盈量,至少在密封区内的套筒的壁厚小于套筒的外径;以及在套的内侧与窗外表面之间的环状间隙中置入一粘结剂涂层。在这个结构中,通过将套筒的无级的圆柱外表面直接和孔贴合而获得了一较高的密封表面压力,但不会强烈影响套筒在光电管管体的孔中沿轴向移动。由于套筒壁较薄,使套筒因此而产生的弹性受到微量的压缩而返回,如此就使密封表面压力不会过分增大。因此套筒可以简单的方式产生对窗的密封,窗的外表面与套筒的内侧之间形成一环状间隙,其中填入了一层粘结剂涂层。最好是将密封范围延伸到光电管管体孔的朝着介质的那一端。由此,可避免位于套筒外表面与管体孔壁之间的介质进入到套筒的端面,这样,套筒的最前面位置也可实现密封,从而不会形成聚积介质的死角。为了避免窗的径向应力增大,用一种与窗材料和套筒材料相比具有弹性的材料作为粘结剂涂层。由此,可使套筒的弹性收缩力被粘结剂的弹性材料截住(接收),因而不会再施加到窗上。由于其时光谱分析的原因而必须应用一种具有高脆性的材料制作窗,这是尤有意义的。套筒的内侧与窗外表面之间的密封面可设计成锥体状的,对此,窗的外表面可随着锥面直径的增大朝着介质流动方向推进,而套筒则呈一个相对应的内锥面。当将窗压入涂有粘结剂涂层的套筒的内锥面时,就会各按照压入的强烈程度而自动形成一层薄粘结剂涂层,此涂层产生密封作用。为了一方面能在相对置的窗之间对介质放置一层特薄的涂层,而另一方面避免在安全性上发生问题,即窗对移时会相互碰到,在连接套筒和窗时,要求朝着介质的窗表面不得突出于套筒的端面,并和该端面基本上位于同一平面内。在这样结构时,可在窗表面之间置入一介质所需的薄涂层,从而可确保窗表面不会相互碰到,因为当窗对移时套筒端面亦可能相互碰到。这是有特别意义的,因为窗表面相互接触,会使窗受到损坏。为使能经常调整介质的涂层厚度,至少在套筒的密封范围内要有目的地用耐磨损材料做套筒的外表面。管体孔内壁也作同样处置。在结构上也要能实现下述设计,即或者在所提及的表面或壁上增添使用耐磨材料,或者有关的构件本身就用耐磨材料制作。为了避免套筒在光电管管体孔内旋转而沿其轴向滑动,在套筒远离窗的区域内装一旋转安全制动装置。按照已知的方式在远离窗的套筒的那一侧设一螺纹,再在该螺纹中咬合一螺母螺纹,这是有意义的。当所述的、沿轴向固定的螺母旋转时,使套筒产生一相应的轴向移动,这样就相应调整了涂层厚度。在附图中描绘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附图为附图说明图1系用剖面图显示了一个圆柱体外表面的带有窗的光电管;图2表示一种结构基本相同的光电管,也有窗,但外表面呈圆锥状。由于窗呈圆锥状结构,该位置上能承受较高的压力。图1是光电管的一个剖面图,该光电管由光电管管体1和两只套筒2和3组成,在其相对的两边有窗4和5。此外,通过一个沿着中心线6的剖面在两个位置表示出窗5。在5′表示的位置,窗5与窗4之间有一间隙7形成的间矩,而在中心线下方所示的位置5″,窗5离开了一特别狭窄的间隙8。通过窗5所示的两个位置(5′或5″),清楚地表明了窗4和5之间的间隙7或8的变化范围。流动介质需经过光电管管体1中的裂口9和10输送到间隙7或8,而裂口9和10是通到间隙7或8的。在窗4和5范围内,套筒2和3形成较薄壁的空心圆筒11和12,由于它们的厚度较小,以致使空心圆筒11和12具有一定的弹性。由于在卸开(自由)状态下、形成套筒2和3相对于安装管道2和3的圆孔15的过盈量,使两个空心圆筒11和12也能沿径向向里有极小的下陷,从而在套筒2和3的外径与孔15的直径之间存在一个所需的高密封面压力。由于两个空心圆筒11和12的弹性而使其能在孔15内沿它们的轴向移动,这样,套筒2和3均能沿轴向滑动,而并不影响套筒2或3和光电管管体1之间的密封。为使套筒2和3轴向移动产生的在套筒2和3与孔15壁之间的摩擦保持在一定的限度内,在套筒2和3的外表面上各留出一条圆环状间隙16和17,由此,如果端面没有突出裂口9或10的边缘外,正如窗5处于中心线6下方表示的位置5″的情况时,则套筒2或3与孔15之间的密封范围就被限制于间隙16或17与套筒2或3的有关端面18或19之间的长度内。当窗4或5处于它突进裂口9或10的范围中这样一个位置时,密封范围也就缩短了这突出部分的长度。为了尤其避免彼此相对运动件互相咬死,可在两个间隙16和17中加些润滑剂。光电管管体1紧邻套筒2和3的入口处设有入口斜角棱面20和21。在间隙16和17与凸肩22和23之间的套筒2和3的这范围内没有过盈量,它在此只是用于导向。两个窗4和5各利用粘结剂涂层24和25固定到套筒2和3中。该处所用的粘结剂涂层是一种弹性材料,这样就保证当受到压缩力时空心圆筒11和12不会有较高压力传递到窗4和5上。这里的套筒2和3的端面18和19与窗4或5的朝向间隙7或8的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内。由此可避免在端面18和19范围形成死角,流动介质流过间隙7或8时会被粘附在该死角处。如果考虑到为使窗4和5靠拢时它们相互面对的外表面不会碰到,就应使端面18和19稍为凸出于窗4和5的所涉及外表面。可按熟知的方式利用一螺纹使两个套筒2和3随着窗4和5轴向移动,即将远离窗4和5的套筒2和3的那一侧切割加工,在加工出的螺纹中装入一沿轴向可转动的螺母,由此,当螺母(这里未画出)旋转时,套筒2或3不跟着转动,而套筒2或3各安装一个转动安全制动装置,该装置是由套筒2或3的外端与凸肩22或23之间范围内的四角形截面结构形成的。在图2中表示了一种基本上相同方式构成的光电管,只不过其中的窗26和27是呈圆锥状的,两个窗各装在套筒2或3的相应的锥体中。利用粘结剂涂层28或29可将窗26和27固定于套筒2和3的相应的锥体中。此外,图2所示的光电管由和图1所示的光电管的相同的元件组成,这样,应用了相同的符号表示。还应指出这样一点,即只要不妨碍介质均匀地流过间隙7或8,仅需给予一只带窗的套筒轴向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尤其用于塑料熔化中流动介质光谱分析的光电管,在该光电管中待分析的介质流过两个由透辐射材料制成的相对置的窗(4,5)之间,并经受了一次辐射,至少有一个窗(4,5)固定于一套筒(2,3)中,该套筒在相对于光电管管体(1)的一孔(15)中在密封情况下沿轴向在第二个窗(5,4)上可来回滑动,由此,窗(4,5)之间的间隙宽度和进行透射介质的层厚度可变化,其特征在于,在密封区内的、具有无级的圆柱形外表面的套筒(2,3)直接贴合于孔(15)的壁上,以及在和孔(15)相对的范围内,(该套筒)在卸开状态下具有过盈量;至少在密封区内的套筒(2,3)的壁厚度小于套筒(2,3)的外径;以及在一位于套筒(2,3)的内侧与窗(4,5)外表面之间的环形间隙中置于一粘结剂涂层(24,25)。

【技术特征摘要】
DE 1988-11-11 P3838371.31.一种尤其用于塑料熔化中流动介质光谱分析的光电管,在该光电管中待分析的介质流过两个由透辐射材料制成的相对置的窗(4,5)之间,并经受了一次辐射,至少有一个窗(4,5)固定于一套筒(2,3)中,该套筒在相对于光电管管体(1)的一孔(15)中在密封情况下沿轴向在第二个窗(5,4)上可来回滑动,由此,窗(4,5)之间的间隙宽度和进行透射介质的层厚度可变化,其特征在于,在密封区内的、具有无级的圆柱形外表面的套筒(2,3)直接贴合于孔(15)的壁上,以及在和孔(15)相对的范围内,(该套筒)在卸开状态下具有过盈量;至少在密封区内的套筒(2,3)的壁厚度小于套筒(2,3)的外径;以及在一位于套筒(2,3)的内侧与窗(4,5)外表面之间的环形间隙中置入一粘结剂涂层(24,25)。2.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电管,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迈克尔莱因哈德
申请(专利权)人:自动控制设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