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造件抛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0482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铸造件抛丸装置,涉及抛丸装置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转动连接于导辊上的履带以及履带弯上方的两个限位轮,两个限位轮分别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履带的上方,并与履带相抵,在履带与两个限位轮之间形成抛丸区,两个限位轮相对的一侧均设置限位盘,所述限位盘的的直径与限位轮的直径一致且与限位轮同轴,所述限位盘与限位轮之间的间距可调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高抛丸过程中抛丸颗粒与铸造件的接触效率。丸颗粒与铸造件的接触效率。丸颗粒与铸造件的接触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铸造件抛丸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抛丸装置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铸造件抛丸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抛丸是一个冷处理过程,能够对产品表面进行抛丸清理和抛丸强化,能够去除铸造件表面杂质提高外观质量,并利用高速运动的弹丸流连续冲击被强化工件表面,迫使靶材表面和表层在循环性变形过程中发生以下变化,稳定铸造件内部的结构组织,通过非均匀的弹丸冲击,消除工件内部的残余应力,可提高材料/零件疲劳断裂抗力,防止疲劳失效,塑性变形与脆断,提高疲劳寿命。在对逐渐抛丸过程中,通过采用履带式的抛丸设备对工件进行抛丸加工,通过两侧的限位轮和导辊的限位,在履带上方形成抛丸区;但是目前的抛丸设备其抛丸区大小,往往无法进行调节,无法根据需要抛丸加工的工件数量进行调整,导致其适用性不佳。
[0003]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铸造件抛丸装置,能够提高抛丸过程中抛丸颗粒与铸造件的接触效率。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铸造件抛丸装置,包括转动连接于导辊上的履带以及履带上方的两个限位轮,两个限位轮分别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履带的上方,并与履带相抵,在履带与两个限位轮之间形成抛丸区,两个限位轮相对的一侧均设置限位盘,所述限位盘的直径与限位轮的直径一致且与限位轮同轴,所述限位盘与限位轮之间的间距可调节。
[000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轮为由转轴旋转支撑的空腔结构,限位轮的内部设置朝向限位盘开口的调节腔,所述限位盘朝向限位轮的一侧连接调节筒,所述调节筒滑动连接于调节腔内。
[000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腔和限位盘之间通过伸缩杆调节,伸缩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调节腔底面和限位盘。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伸缩杆包括固定杆和活动杆,所述固定杆固定连接于调节腔底面,所述活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限位盘,另一端与固定杆螺纹连接。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动杆的端部穿过调节盘上的调节孔,并与调节孔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杆对应于调节盘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调节块一和调节块二。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盘相对的一侧设置用于容纳调节块二的沉孔。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块一和调节块二相对的一侧设置与调节盘相抵的垫片。
[0012]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采用可调节的限位盘,能对抛丸区
的空间大小进行调节,从而能够根据一次盘完加工的工件的量进行调整,使得抛丸加工更加稳定和高效,使其具有更加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一种铸造件抛丸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限位轮和限位盘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0016]图4为本技术一种铸造件抛丸装置的立体剖视图。
[0017]附图标记:1、导辊;2、履带;3、限位轮;4、转轴;5、限位盘;6、调节腔;7、调节筒;8、伸缩杆;9、固定杆;10、活动杆;11、调节块一;12、抛丸区;13、调节块二;14、垫片;15、调节孔;16、沉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

4所示,一种铸造件抛丸装置,其机架的内部抛丸用的履带2,该履带2通过三个导辊1转动连接,其中的导辊1一个在上,两个在下,并且该履带2上方设置两个限位轮3,两个限位轮3分别通过转轴4转动连接于履带 2的上方,并与履带2相抵,在履带2与两个限位轮3之间形成抛丸区12,抛丸时将工件安装在抛丸区12内进行加工。
[0020]在两个限位轮3相对的一侧均安装限位盘5,限位盘5的直径与限位轮3 的直径一致且与限位轮3同轴,且限位盘5采用活动式的结构进行安装,限位盘5与限位轮3之间的间距形成可调节结构,通过调节限位盘5之间的间距能够调整抛丸区12的大小,从而能够根据抛丸区12内抛丸加工的工件的量进行调节;在抛丸区12内处理的工件较多时能够将调节盘之间的间距增加,从而能够容纳更多的工件,提高抛丸加工效率;在抛丸区12处理的工件较少时能够将调节盘之间的间距缩小,从而能够使得抛丸区12内的工件更加紧密,在抛丸区 12内只需要更少的抛丸数量即可实现对工件抛丸加工效率,并且能够使得抛丸区12内实现紧密的包覆和碰撞,使得抛丸过程更加高效和高质量。
[0021]其中限位轮3为由转轴4旋转支撑的空腔结构,包括一个底面和一个环形的筒体;在限位轮3内形成调节腔6,并在调节腔6内形成朝向限位盘5的开口,而限位盘5朝向限位轮3的一侧连接调节筒7,调节筒7伸入调节腔6内,并与调节腔6滑动连接,从而在限位轮3和限位盘5之间形成可滑动的调节结构,便于对限位盘5的位置进行调节;而调节腔6和限位盘5之间通过伸缩杆8调节,伸缩杆8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调节腔6底面和限位盘5,通过对伸缩杆8进行伸缩调节即可实现限位盘5的位置调整,对于伸缩杆8可采用多种结构实现。
[0022]具体的,伸缩杆8可采用固定杆9和活动杆10两部分组成,固定杆9固定连接于调节腔6底面,而活动杆10的一端转动连接于限位盘5,另一端伸入固定杆9的内孔当中,并与固定杆9螺纹连接,通过转动活动杆10,即可在固定杆9和活动杆10之间形成螺纹调节运动,将旋转动作转换为轴向的伸缩动作,从而能够实现伸缩杆8的伸缩和限位盘5的调节。活动杆
10远离固定杆9的一端穿过调节盘上的调节孔15,并与调节孔15转动连接,伸出在调节盘外的一端能够方便对活动杆10进行转动调节,并在调节盘相对的一侧设置沉孔16,从而能够容纳调节块二13,减少调节块二13凸出的程度,避免工件与调节块二13之间产生碰撞损坏;
[0023]在活动杆10对应于调节盘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调节块一11和调节块二13,在调节块一11和调节块二13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隙,该间隙的厚度与调节孔15 处的厚度相对于,从而能够对活动杆10的轴向位置进行固定,保持活动杆10 转动调节过程中的稳定性;而为了增加调节块一11和调节块二13转动调节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两者产生打滑,从而在调节块一11和调节块二13相对的一侧粘结垫片14,垫片14能够与调节盘相抵,从而能够增加调节块一11和调节块二13之间的摩擦,避免活动杆10产生打滑情况,从而提高活动杆10调节的稳定性和限位盘5的稳定性。
[0024]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铸造件抛丸装置,包括转动连接于导辊(1)上的履带(2)以及履带(2)上方的两个限位轮(3),两个限位轮(3)分别通过转轴(4)转动连接于履带(2)的上方,并与履带(2)相抵,在履带(2)与两个限位轮(3)之间形成抛丸区(12),其特征在于,两个限位轮(3)相对的一侧均设置限位盘(5),所述限位盘(5)的直径与限位轮(3)的直径一致且与限位轮(3)同轴,所述限位盘(5)与限位轮(3)之间的间距可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件抛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轮(3)为由转轴(4)旋转支撑的空腔结构,限位轮(3)的内部设置朝向限位盘(5)开口的调节腔(6),所述限位盘(5)朝向限位轮(3)的一侧连接调节筒(7),所述调节筒(7)滑动连接于调节腔(6)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铸造件抛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腔(6)和限位盘(5)之间通过伸缩杆(8)调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裘武军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柯桥天煜铸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