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强夯机放锤时抱刹的安全制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60467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强夯机放锤时抱刹的安全制动系统,在卷扬机上安装有制动鼓,在制动鼓上安装有抱刹机构,抱刹机构包括抱刹油缸;在抱刹油缸的控制油路中设置有电磁阀,电磁阀用于控制抱刹油缸进回油油路通断,电磁阀与控制器的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强夯机处于夯锤快速下落时,因误操作或者系统故障等原因使抱刹机构处于制动状态,引发安全事故,提高了强夯机稳定性和安全性。提高了强夯机稳定性和安全性。提高了强夯机稳定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强夯机放锤时抱刹的安全制动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止强夯机放锤时抱刹的安全制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强夯机利用卷扬机反复垂直起升夯锤,利用夯锤高落差产生的高冲击夯实地基。强夯机的夯击能=落距高度
×
夯锤重量,例如:夯锤重量30T,落距高度15m,夯击能=30
×
15=450KN.m。落距高度是指夯锤自由下落高度。强夯机工作模式包括脱钩模式和非脱钩模式,脱钩模式是指强夯机的起重钢丝绳上连接有脱钩器,脱钩器钩住夯锤到落距高度后(即为起锤状态),脱钩器释放夯锤(即为放锤状态),夯锤自由下落,脱钩器不随夯锤下落。非脱钩模式是指强夯机的起重钢丝绳直接连接夯锤,夯锤提升到落距高度后(即为起锤状态),松开卷扬机的抱刹机构和离合机构,夯锤自由下落(即为放锤状态),卷扬机在夯锤的拉力下反转。由于脱钩模式在每次夯击过程中,都需要下放起重钢丝绳和脱钩器与夯锤挂钩动作,造成脱钩模式的工作效率非常低,非脱钩模式在每次的夯击过程中,不需要下放起重钢丝绳和挂钩动作,因此,非脱钩模式的工作效率远远高于脱钩模式的工作效率。
[0003]在现有强夯机设备中,非脱钩模式下,夯锤自由下落(即为放锤状态),卷扬机在夯锤的拉力下高速反转,夯锤快速下落,因操作手误操作使先导控制阀处于中位或者系统故障,抱刹机构合上,抱刹机构制动力很大,夯锤的惯性势能将通过钢丝绳作用在强夯机臂架及卷扬机上,巨大的冲击会引起强夯机结构损坏,引发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一种防止强夯机放锤时抱刹的安全制动系统,避免强夯机处于夯锤快速下落时,因误操作或者系统故障等原因使抱刹机构处于制动状态,引发安全事故,提高了强夯机稳定性和安全性。
[0005]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止强夯机放锤时抱刹的安全制动系统,在卷扬机上安装有制动鼓,在制动鼓上安装有抱刹机构,抱刹机构包括抱刹油缸;在抱刹油缸的控制油路中设置有电磁阀,电磁阀用于控制抱刹油缸进回油油路通断,电磁阀与控制器的相连接。
[0006]进一步地,在卷扬机上安装有转速传感器,转速传感器与控制器相连接,当卷扬机反转速度超过预设值时,控制器根据转速传感器信号控制电磁阀使抱刹油缸进回油路锁死;当卷扬机反转速度未超过预设值时,控制器根据转速传感器信号控制电磁阀使抱刹油缸进回油路连通。
[0007]进一步地,包括第一液压控制阀、第二液压控制阀、先导控制阀、液压储能器、第一梭阀、第二梭阀;在制动鼓上安装有离合机构,离合机构包括离合油缸;
[0008]第一液压控制阀的B口与离合油缸连通,第二液压控制阀的B口与抱刹油缸的无杆腔连通,抱刹油缸的有杆腔通过电磁阀与液压储能器连通,第一液压控制阀的P口和第二液
压控制阀的P口通过电磁阀与液压储能器连通;第一液压控制阀的O口和第二液压控制阀的O口为回油口;第一液压控制阀的A口和第二液压控制阀的A口为封堵口;
[0009]在常态状态下,电磁阀处于下位,电磁阀使液压储能器与抱刹油缸的有杆腔、第一液压控制阀的P口及第二液压控制阀的P口连通;当电磁阀处于上位时,电磁阀使液压储能器与抱刹油缸的有杆腔、第一液压控制阀的P口及第二液压控制阀的P口断开;
[0010]在常态状态下,第一液压控制阀位于左位,第一液压控制阀的P口与第一液压控制阀的A口相通,第一液压控制阀的O口与第一液压控制阀的B口相通;当第一液压控制阀位于右位时,第一液压控制阀的P口与第一液压控制阀的B口相通,第一液压控制阀的O口与第一液压控制阀的A口相通;
[0011]在常态状态下,第二液压控制阀位于左位,第二液压控制阀的P口与第二液压控制阀的A口相通,第二液压控制阀的O口与第二液压控制阀的B口相通;当第二液压控制阀位于右位时,第二液压控制阀的P口与第二液压控制阀的B口相通,第二液压控制阀的O口与第二液压控制阀的A口相通。
[0012]第二液压控制阀的控制口与第一梭阀的输出口相通,第一液压控制阀的控制口与第一梭阀的第一输入口相通,第一梭阀的第二输入口与第二梭阀的输出口相通,第二梭阀的第一输入口与先导控制阀的B口相通,第一液压控制阀的控制口与先导控制阀的A口相通;
[0013]先导控制阀为三位四通阀,先导控制阀的中位为Y位职能,当先导控制阀位于左位时,先导控制阀的P口与先导控制阀的A口相通,先导控制阀的O口与先导控制阀的B口相通;当先导控制阀位于右位时,先导控制阀的P口与先导控制阀的B口相通,先导控制阀的O口与先导控制阀的A口相通;先导控制阀的O口为回油口。
[0014]进一步地,包括第一油气阀、第二油气阀、第一超前阀、第二超前阀、第三梭阀、排气阀;在卷扬机上安装有制动盘,在制动盘上安装有二级制动夹钳;
[0015]第一油气阀的进气口、第二油气阀的进气口、第一超前阀的进气口、第二超前阀的进气口与先导控制气源相通;第一油气阀的出气口与第一超前阀的控制口相通,第一油气阀的控制口与先导油路相通;第一超前阀的出气口与第三梭阀的第一进气口相通,第三梭阀的出气口与排气阀的进气口相通,排气阀的出气口与第二超前阀的控制口相通;第二油气阀的出气口与第三梭阀的第二进气口相通,第二油气阀的控制口与第二液压控制阀的控制口相通;第二超前阀的出气口通向二级制动夹钳控制气路;第一油气阀的控制口与先导控制阀的P口相通。
[0016]进一步地,在常态时,第一超前阀进气口与出气口相通,第二超前阀的进气口与出气口相通,第一油气阀的进气口与出气口断开,第二油气阀的进气口与出气口断开。
[0017]进一步地,当先导控制阀的P口先导油路未开启时,二级制动夹钳未制动,抱刹机构处于制动状态;当先导控制阀的P口先导油路开启,且先导控制阀处于中位时,二级制动夹钳提前制动,抱刹机构处于制动状态;当先导控制阀的P口先导油路开启,且先导控制阀处于左位或者右位时,二级制动夹钳提前松开,抱刹机构处于未制动状态;当卷扬机反转速度超过预设值时,且先导控制阀处于中位时,二级制动夹钳提前制动,控制器控制电磁阀处于上位使抱刹油缸进回油油路锁死,抱刹机构处于未制动状态;当卷扬机反转速度未超过预设值时,且先导控制阀处于中位时,二级制动夹钳提前制动,电磁阀处于下位,抱刹机构
处于制动状态。
[0018]本技术的一种防止强夯机放锤时抱刹的安全制动系统相比现有技术有益效果在于:
[0019]1、当强夯机处于夯锤快速下落时,即卷扬机反转速度超过预设值时,控制器控制电磁阀断开使抱刹油缸进回油油路锁死,抱刹机构处于未制动状态。避免强夯机处于夯锤快速下落时,因误操作或者系统故障等原因使抱刹机构处于制动状态,引发安全事故,提高了强夯机稳定性和安全性。
[0020]2、先导控制阀处于右位时,强夯机处于夯锤快速下落,此时因误操作先导控制阀处于中位,二级制动夹钳提前制动,控制器控制电磁阀处于上位,电磁阀断开使抱刹油缸进回油油路锁死,抱刹机构处于未制动状态,使夯锤下落减速。当夯锤下落速度减慢后,控制器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强夯机放锤时抱刹的安全制动系统,在卷扬机(1)上安装有制动鼓(3),在制动鼓(3)上安装有抱刹机构(8),抱刹机构(8)包括抱刹油缸(80);其特征在于,在抱刹油缸(80)的控制油路中设置有电磁阀(23),电磁阀(23)用于控制抱刹油缸(80)进回油油路通断,电磁阀(23)与控制器的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强夯机放锤时抱刹的安全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卷扬机(1)上安装有转速传感器,转速传感器与控制器相连接,当卷扬机(1)反转速度超过预设值时,控制器根据转速传感器信号控制电磁阀(23)使抱刹油缸(80)进回油路锁死;当卷扬机(1)反转速度未超过预设值时,控制器根据转速传感器信号控制电磁阀(23)使抱刹油缸(80)进回油路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强夯机放锤时抱刹的安全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液压控制阀(14)、第二液压控制阀(15)、先导控制阀(18)、液压储能器(13)、第一梭阀(16)、第二梭阀(17);在制动鼓(3)上安装有离合机构(7),离合机构(7)包括离合油缸(70);第一液压控制阀(14)的B口与离合油缸(70)连通,第二液压控制阀(15)的B口与抱刹油缸(80)的无杆腔连通,抱刹油缸(80)的有杆腔通过电磁阀(23)与液压储能器(13)连通,第一液压控制阀(14)的P口和第二液压控制阀(15)的P口通过电磁阀(23)与液压储能器(13)连通;第一液压控制阀(14)的O口和第二液压控制阀(15)的O口为回油口;第一液压控制阀(14)的A口和第二液压控制阀(15)的A口为封堵口;在常态状态下,电磁阀(23)处于下位,电磁阀(23)使液压储能器(13)与抱刹油缸(80)的有杆腔、第一液压控制阀(14)的P口及第二液压控制阀(15)的P口连通;当电磁阀(23)处于上位时,电磁阀(23)使液压储能器(13)与抱刹油缸(80)的有杆腔、第一液压控制阀(14)的P口及第二液压控制阀(15)的P口断开;在常态状态下,第一液压控制阀(14)位于左位,第一液压控制阀(14)的P口与第一液压控制阀(14)的A口相通,第一液压控制阀(14)的O口与第一液压控制阀(14)的B口相通;当第一液压控制阀(14)位于右位时,第一液压控制阀(14)的P口与第一液压控制阀(14)的B口相通,第一液压控制阀(14)的O口与第一液压控制阀(14)的A口相通;在常态状态下,第二液压控制阀(15)位于左位,第二液压控制阀(15)的P口与第二液压控制阀(15)的A口相通,第二液压控制阀(15)的O口与第二液压控制阀(15)的B口相通;当第二液压控制阀(15)位于右位时,第二液压控制阀(15)的P口与第二液压控制阀(15)的B口相通,第二液压控制阀(15)的O口与第二液压控制阀(15)的A口相通;第二液压控制阀(15)的控制口与第一梭阀(16)的输出口相通,第一液压控制阀(14)的控制口与第一梭阀(16)的第一输入口相通,第一梭阀(16)的第二输入口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强贺勃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博邦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