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放电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0217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压放电灯(2),该放电灯设有带陶瓷壁(3a)的放电管(3),还设有一个双金属片(11)在灯处于冷状态下时靠在放电管的壁上,且在灯上工作期间偏离放电管壁。所述放电管封装在一个外灯泡(30)中,外灯泡与放电管之间形成一个空间,在该空间中设有固态消消气剂(15)。按照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固态消气剂设在双金属元件上。(*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压放电灯,该放电灯设有带陶瓷壁的放电管,还设有一个双金属片在灯的冷态下靠在放电管的壁上,且在灯工作的过程中远离放电管壁,所述放电管封装在一个外灯泡中,外灯泡与放电管之间形成一个空间,在该空间中靠近放电管处设有固态消气剂。从欧洲专利EP-A-0453652可以了解到上面开端所述的那种灯。在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陶瓷壁”一词是指不透气的半透明晶体金属氧化物,例如象蓝宝石之类的单晶体或象不透气的烧结Al2O3和钇铝石榴之类的多晶体以及象例如AlN之类的不透气半透明晶体金属氧化物制成的壁。在上述专利的灯中,固态消气剂借助于一个独立灯柱固定到外灯泡的一个引线柱上,在电气上不相连接。该灯构成两引线柱灯的形式。两引线柱式灯特别适宜用作泛光灯。但在其它用途中,例如公共照明和室内照明,最好给这种灯配备灯头。制造本身配备有附加灯柱的引线柱会提高制造成本。在配备有灯头的灯的情况下,消气剂引线采用独立的灯柱使灯底座在实用中对灯的制造效率极其不利,使制造成本大大提高。此外,灯底座密封入外灯泡处的部位其可利用的空间是相当有限的,这给各独立元件在附加灯柱上的定位和装配带来不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别是提供避免上述缺点的措施。按照本专利技术,上述目的之所以能在本说明书开端所述的那种灯上加以实现在于这种灯具有这样的特点所述固态消气剂设在双金属元件上。固态消气剂设在双金属片上有很大的好处,一方面,消气剂无需独立的安装构架,另一方面,消气剂靠近放电管安置受到了防护作用。虽然消气剂以这种方式配置,在电气上是没有连接的,但这对消气剂能否很好起作用无关大局。采用固态消气剂之所以有利是因为在灯的制造过程中无需一个单独的工序来进行局部加热以粉碎消气剂,而这一工序对各种不同的消气剂却是需要的。此外,固态消气剂安置得充分靠近放电管的一端还可以使放电过程产生的热也使消气剂起作用,从而无需进行为此目的而进行的加热工序。在灯工作的过程中,也就是说在灯发光的状态下,令双金属片脱离开放电管壁,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这一下抵消了填充成分在陶瓷壁两端电压差影响下从放电管上损失掉的情况。在灯具有灯头、长灯柱作为硬质供流导体沿放电管侧面延伸到一个电极的情况下,双金属元件最好固定到该长灯柱上。在本专利技术放电灯的另一个有益的实施例中,双金属元件同时是个双金属开关,在灯工作期间用以断开一个电路,并使该电路保持断开。该电路可以是内点火电路,在双金属元件的冷状态下(即双金属开关的闭合状态下)在电气上短接放电管,从而产生点火脉冲。另一个可能方案是给所述灯配备一个外点火触须,该触须在灯的冷状态或非激活状态下基本上靠在放电管的壁上,在电气上与延伸到主电极的供流导体相连接。双金属元件可以使点火触须与供流导体之间的接触断开。为防止填充成分在放电管壁两端电压差的影响下损失掉,实用中最好把双金属元件与点火触须固定连接,并使该触须在灯工作期间基本上脱离放电管。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双金属元件既用以中断点火电路也用以使点火触须基本上脱离放电管壁。灯内装有点火电路,点火电路中有一个或若干个诸如与电压有关的电容器或半导体开关元件之类的热敏元件,我们的这种专利技术特别重要。应用本专利技术,这种灯在制造过程中就无需局部强力加热来粉碎和/或活化消气剂。本专利技术灯中外灯泡所封闭的空间可以抽成真空,在此情况下,固态消气剂以Zr-Al消气剂为宜。还有另一种可能是将外灯泡所封闭的空间充以气体,例如,稀有气体、N2、SF6或它们的混合气体,在此情况下,固体消气剂可采用Zr-Ni消气剂。下面参看附图更详细地说明和介绍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方面,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放电灯的正视图;图2是由图1的灯与稳定镇流器结合起来构成的电路图;图3是图1的灯经修改后的电路图;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放电灯的另一个修改方案;图5是图4所示灯的电路图;图6是接线如图3所示的灯修改后的电路图;图7示出了带点火触须的灯的另一个修改方案;图8是灯配备有辉光启动器的修改方案。图中各相应的部件用相应的编号表示。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灯2,该灯配备有带陶瓷壁3a的放电管3,放电管3封装在外灯泡30中,外灯泡30与放电管3之间形成一个抽了真空的空间6,外灯泡30上装有灯头31,该灯还配备有一个点火电路,点火电路中的与电压有关的电容器8和熔丝7装在外灯泡30所封闭的抽真空的空间6中。放电管3配备电极4和5,放电过程即在灯的工作状态下在电极4和5之间展开。各电极4、5接有关的硬质供流导体40、50。供流导体40接灯头31的灯连接点C。同样,供流流导体50接灯头31的灯连接点D。与电压有关的电容器8和熔丝7装设在供流导体40与50之间,直接与供流导体40和50接触。灯2配备有双金属元件11,在灯的冷态下金属元件11的一端11b靠在放电管3的管壁3a上,金属元件11的另一端11a接形成长灯柱的硬质供流导体50。双金属元件11上设有固态消气剂15。灯处于发光状态时,即灯工作期间,放电过程产生的热量促使双金属元件11分离,远离放电管的管壁3a。这一来抵消了填充成分陶瓷壁两端电压差的影响下从放电管上损失掉的情况。该产生的热量还使消气剂15起作用。双金属元件11靠近电极4安置还有这样的好处,即当双金属元件靠在放电管壁上时,在灯点火的过程中,双金属元件还促进点火过程。图2中,A和B是供连接交流电压源的端子。端子A经稳定镇流器1接灯连接点C。端子B接灯连接点D。点火电路10由熔丝7和与电压有关的电容器8连同稳定镇流器1组成的回路形成,它在灯连接点火C与D之间,因而在灯的电极4与5之间,以本来就周知的方式产生点火电压脉冲。作为本专利技术放电灯实用的一个实施例,可以采用额定功率为110瓦、外灯泡抽了真空的钠高压放电灯。这种灯可以通过菲利浦斯出品的BHL125L型稳定镇流器在220伏50赫电源电压下工作。放电管最好配备以外辅助电极。熔丝7以采用0.5安的熔断电流值最为合适。点火电路中与电压有关的电容器以采用TDK出品的电容器为宜。电容器8可以与熔丝7结合在一起形成例如单一元件,借薄膜技术将熔丝设在该集成元件一侧的下绝缘层上。所述TDK出品的电容器在90℃极限温度以上的电容值恒定,约为2纳法。板形电容器的尺寸为17毫米×19毫米×0.7毫米。接上220伏50赫电源时,如此构成的点火电路在电源电压每次经过零值之后大约1毫秒的时刻产生大约1000伏的点火电压脉冲。在此情况下,放电灯就能快速可靠地引燃起来。与电压有关的电容器在灯处于工作状态下的温度会在150℃与200℃之间,因而高于极限温度。电容值在2纳法的情况下与电压无关,因而有效地抑制了脉冲的产生。在图3所示的修改方案中,灯2有个内部点火电路10,双金属元件11在灯处于工作状态时也起双金属开关的作用,供断开电路11、7、8并使其保持断开之用。于是双金属开关处于断路状态。灯处于冷态或非激活状态下因而双金属元件处于冷态时,双金属开关闭合,于是内部点火电路11、7、8在电气上将放电管2短接。为使图示清楚起见,将灯处于冷态时靠在放电管管壁上的双金属元件画成与放电管分开。双金属元件11还与点火触须20固定连接,点火触须20则在机构上经连接点20b与硬质的供流导体50相连接,但在电气上与导体50绝缘。灯处于冷态时,点火触须基本上靠在放电管管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压放电灯,该放电灯设有带陶瓷壁的放电管,还设有一个双金属片在灯的冷态下抵靠在放电管的管壁上,且在灯工作的过程中远离放电管壁,所述放电管封装在一个外灯泡中,外灯泡与放电管之间形成一个空间,在该空间中靠近放电管处设有固态消气剂,所述放电灯的特征在于,所述固态消气剂设在双金属元件上。

【技术特征摘要】
EP 1992-3-27 92200876.81.一种高压放电灯,该放电灯设有带陶瓷壁的放电管,还设有一个双金属片在灯的冷态下抵靠在放电管的管壁上,且在灯工作的过程中远离放电管壁,所述放电管封装在一个外灯泡中,外灯泡与放电管之间形成一个空间,在该空间中靠近放电管处设有固态消气剂,所述放电灯的特征在于,所述固态消气剂设在双金属元件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电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配备有一个灯头,同时有一个长灯柱作为硬质供流导体与放电管并排地延伸到电极处,且双金属元件固定到所述长灯柱上。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放电灯,其特征在于,双金属元件同时是个双金属开关,在灯工作期间供断开一个电路之用。4.如权利要求1、2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AT谢伦GMJF卢伊斯
申请(专利权)人: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NL[荷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