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部床板可调的电动床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0156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头部床板可调的电动床架,包括角度可调节的床架以及安装在床架上的床板组,床板组正面形成对人体支承的支承面,支承面根据床架角度调节可在卧姿状态与坐靠状态之间改变,床板组包括对背部支承的背部床板、对头部支承的头部床板,包括活动架、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安装于活动架上可驱动头部床板沿垂直其方向移动,所述第一驱动安装于床架上可驱动活动架沿背部床板延长方向移动,从而可改变头部床板与背部床板之间的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调节头部床板与背部床板之间的距离与高度差,适合同身高与年龄的个体使用的头部床板可调的电动床架。电动床架。电动床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头部床板可调的电动床架


[0001]本技术涉及卧具
,特别涉及一种头部床板可调的电动床架。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电动床包括床架与安装在床架上的床板组,床板组的正面为对人体支承的承托面,床架可通过驱动装置驱动在某些位置改变角度,床板组随床架的调节改变承托面使在卧姿状态与坐靠状态之间变化,现在的电动床的用于头部支承的头部床板与用于背部支承的背部床板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由于使用者的身高与颈部长度不同,在坐靠状态时很难保证所有的使用者人的头部支承在头部床板、背部支承在背部床板、颈部处于悬空状态的脊柱最佳受力状态,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颈部颈椎的曲度会自然前倾,所以老年人常常在睡眠时常常使用高枕头,如果头部床板与背部床板之间的高度差可进行调节的话则可以解决此问题,使适合不同年龄不同颈部颈椎曲度的使用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头部床板可调的电动床架,可调节头部床板与背部床板之间的距离与高度差,适合同身高与年龄的个体使用,可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头部床板可调的电动床架,包括角度可调节的床架以及安装在床架上的床板组,床板组正面形成对人体支承的支承面,支承面根据床架角度调节可在卧姿状态与坐靠状态之间改变,床板组包括对背部支承的背部床板、对头部支承的头部床板,包括活动架、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安装于活动架上可驱动头部床板沿垂直其方向移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安装于床架上可驱动活动架沿背部床板延长方向移动,从而可改变头部床板与背部床板之间的距离。
[000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第二驱动装置均包括电机以及相配合的丝杆总成。
[0006]进一步的包括活动支架、固设于头部床板上的固定架,所述活动支架位于头部床板上方并与所述固定架转动连接,活动支架正面设有枕头,背部设有可弹性形变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与头部床板抵触为所述活动支架提供支撑,活动支架受到外力作用时支撑件形变可使活动支架相对固定架进行一定角度的转动。
[0007]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为内部设有空腔的橡胶件或硅胶件。
[0008]进一步的所述枕头背部与活动支架正面设置有相配合的子母贴或磁吸体。
[0009]通过实施本技术,通过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活动架沿背部床板延长方向移动,头部床板与第二驱动装置随其同步移动,从而实现头部床板与背部床板之间距离的调节,在坐靠状态下身高与颈部长度不同的使用者均可达到脊柱最佳受力状态,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头部床部沿垂直其方向移动,实现头部床板与背部床板之间高度差的调节,当上半身床架抬起时,头部(枕部)的作用力会增大,个体的颈椎会被向前推,导致颈部压力过大,从而引起颈椎前倾;颈椎的受压过大,破坏颈椎正常的生理前曲角度,压迫颈神经及椎动脉,引
起颈部酸痛、头痛、头晕、耳鸣等后果;通过头部床板的垂直移动,能够减少颈椎的受力,增加非平躺状态下用户颈椎和整个上半身的舒适性;当床架放平时,可以通过头部床板的垂直移动改变枕头的高度,平躺时能够适应颈椎曲度变直群体的需求,侧躺时能够满足对枕头高度的需求,改善入睡时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卧姿状态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坐靠状态的示意图;
[0012]图3为本技术枕头与活动支架连接示意图。
[0013]图中所示:床架1;背部床板2;头部床板3;活动架4;电机5A、5B;丝杆6A、6B;活动支架7;固定架8;支撑件9;空腔10;子母贴或磁吸体11;螺旋支柱12;枕头13。
具体实施方式
[0014]本技术的实施例: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头部床板可调的电动床架,包括角度可调节的床架1以及安装在床架1上的床板组,床板组正面形成对人体支承的支承面,支承面根据床架角度调节可在卧姿状态与坐靠状态之间改变,床板组包括对背部支承的背部床板2、对头部支承的头部床板3,包括活动架4、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安装于活动架4上可驱动头部床板3沿垂直其方向移动,第一驱动装置安装于床架1上可驱动活动架4沿背部床板2延长方向移动,从而可改变头部床板3与背部床板2之间的距离;通过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活动架4沿背部床板2延长方向移动,头部床板3与第二驱动装置随其同步移动,从而实现头部床板3与背部床板2之间距离的调节,在坐靠状态下身高与颈部长度不同的使用者均可达到脊柱最佳受力状态,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头部床部3沿垂直其方向移动,实现头部床板3与背部床板2之间高度差的调节,使适合不同年龄不同颈部颈椎曲度的使用者舒适使用。
[0015]作为一种优选第一驱动装置包括两个电机5A以及通过其驱动旋转的丝杆6A,丝杆6A与背部床板2沿长方向平行并与活动架4螺旋连接,两个电机5A同步正反转使活动架4沿丝杆6A方向来回移动,实现头部床板3与背部床板2之间的距离调节,第二驱动装置包括两个电机5B以及其驱动旋转的丝杆6B,两个电机5B固定安装在活动架4上,丝杆6B沿垂直头部床板3方向设置,丝杆6B外套设有与其螺旋连接的螺旋支柱12,螺旋支柱12顶部与头部床板3背部固定连接,通过电机5B驱动丝杆6B旋转使螺旋支柱12沿丝杆6B升降,从而实现头部床板3的高度调节,整个调节移动过程平稳可控。
[0016]作为一种优选包括活动支架7、固设于头部床板3上的固定架8,活动支架7位于头部床板3上方并与固定架8转动连接,活动支架7正面设有枕头13,背部设有可弹性形变的支撑件9,支撑件9与头部床板3正面抵触为活动支架7提供支撑,活动支架7受到外力作用时支撑件9形变可使活动支架7相对固定架8进行一定角度的转动。用户头部靠在枕头13上时对活动支架7产生向下的压力,使支撑件9发生形变,从而使活动支架7轻微转动,枕头13也随之转动以适应用户头的作用力,当调节床架1时,用户头部和枕头13表面的摩擦力会随着电动床架1角度的变化而变化,在此过程中支撑件9的形变量也在不断改变,活动支架7也在不停的轻微转动,使枕头13角度随着用户头部受力的变化而变化,保证调节过程中用户头部
的舒适性。
[0017]作为一种优选支撑件9为内部设有空腔10的橡胶件或硅胶件。在受到压力作用下空腔10的大小发生改变使支撑件9发生形变,实现活动支架7及枕头13的轻微转动。
[0018]作为一种优选枕头13背部与活动支架7正面设置有相配合的子母贴或磁吸体11。磁吸体为可相吸合的磁石,子母贴为可相粘接的魔术贴,实现枕头13固定连接于活动支架7固定位置,同时也方便枕头13的拆除以方便清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头部床板可调的电动床架,包括角度可调节的床架以及安装在床架上的床板组,床板组正面形成对人体支承的支承面,支承面根据床架角度调节可在卧姿状态与坐靠状态之间改变,床板组包括对背部支承的背部床板、对头部支承的头部床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动架、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安装于活动架上可驱动头部床板沿垂直其方向移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安装于床架上可驱动活动架沿背部床板延长方向移动,从而可改变头部床板与背部床板之间的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部床板可调的电动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第二驱动装置均包括电机以及相配合的丝杆总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刚鄢姬铃许晏菁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云睡吧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