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液净化用通路教学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9976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血液净化用通路教学模具,包括躯干本体,中心静脉导管、腹膜透析导管,所述躯干本体的侧方还连接有至少一组模型手臂,所述躯干本体内部设置有潴留装置,所述躯干本体的外侧包覆有表皮;所述中心静脉导管和所述腹膜透析导管的一端设置在表皮外侧,另一端贯穿所述表皮后与潴留装置相连接;所述模型手臂上包覆有手臂表皮,所述手臂表皮内侧设置有模拟肌肉层,所述模拟肌肉层内设置有静脉内瘘导管。本申请可以对医护人员进行中心静脉换药、腹膜透析换药和静脉内瘘穿刺操作演练,完全适应了现有技术对于肾脏疾病治疗的主要方法,从而提高了医护人员实战的能力,也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利于教师的教学。利于教师的教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血液净化用通路教学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血液透析教学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血液净化用通路教学模具。

技术介绍

[0002]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它通过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通过弥散/对流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同时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并将经过净化的血液回输的整个过程称为血液透析,现有的临床主要采用静脉导管透析、腹膜透析和静脉内瘘透析的三种方法,根据临床的实际情况,选取不同的透析方法。
[0003]但是目前医患关系比较严峻,对医务人员的操作能力和经验要求较高。众所周知,任何技能和操作要达到一定水平,都需要不停的实操。而目前随着患者量的不断增长,存在血透医护人员从业需求量增大,而新从业的透析医务人员实操经验不足的问题。目前在本行业中没有可供教学、操作训练的中心静脉导管、腹膜透析导管护理换药模具,同类产品只有供静脉输液操作的模型手,但是不能提供超声引导下的穿刺影像,因此给培训新从业的医护人员带来了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血液净化用通路教学模具,可以使得医护人员进行中心静脉换药、腹膜透析换药和静脉内瘘穿刺操作演练,完全适应了现有技术对于肾脏疾病治疗的主要方法,从而提高了医护人员实战的能力,也有利于教师的教学。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血液净化用通路教学模具,包括躯干本体,中心静脉导管、腹膜透析导管,所述躯干本体的侧方还连接有至少一组模型手臂,所述躯干本体内部设置有潴留装置,所述躯干本体的外侧包覆有表皮;所述中心静脉导管和所述腹膜透析导管的一端设置在表皮外侧,另一端贯穿所述表皮后与潴留装置相连接;所述模型手臂上包覆有手臂表皮,所述手臂表皮内侧设置有模拟肌肉层,所示模拟肌肉层内设置有静脉内瘘导管。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躯干本体包括背板、顶板、底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背板为平面板,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分别设置在所述背板的上侧和下侧,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分别设置在所述背板的左侧和右侧,所述背板、顶板、底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共同围成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胸骨装置,所述潴留装置设置在所述空腔内。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潴留装置活动连接在底板上,所述中心静脉导管和所述腹膜透析导管分别与潴留装置活动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背板包括固定板和活动板,所述固定板类似于“凹”字形,所述活动板滑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板上。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模型手臂通过转枢装置与所述躯干本体相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转枢装置通过轴承与所述躯干本体相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模型手臂有两组。
[0012]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1、本申请可以对医护人员进行中心静脉换药、腹膜透析换药和静脉内瘘穿刺操作演练,完全适应了现有技术对于肾脏疾病治疗的主要方法,从而提高了医护人员实战的能力,也有利于教师的教学。
[0014]2、转枢装置和轴承的设置,可以使得模型手臂进行转动,从而方便了医护人员在超声波机器下,进行静脉内瘘穿刺操作演练。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申请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躯干本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模型手臂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1

图3中,1、躯干本体,2、中心静脉导管,3、腹膜透析导管,4、模型手臂,5、潴留装置,6、表皮,7、手臂表皮,8、模拟肌肉层,9、静脉内瘘导管,10、背板,11、顶板,12、底板,13、左侧板,14、右侧板,15、胸骨装置,16、转枢装置,17、轴承,18、转轴,19、固定板,20、活动板,21、底座,22、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1]如图1

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血液净化用通路教学模具,包括躯干本体1,中心静脉导管2、腹膜透析导管3,躯干本体1的侧方设置有至少一组模型手臂4,躯干本体1内部设置有潴留装置5,躯干本体1的外侧包覆有表皮6;中心静脉导管2一端设置在表皮6外部,用于供医护人员进行中心静脉导管2上、下机换药操作演练用,腹膜透析导管3的一端设置在表皮6外部,用于供医护人员进行透析液换液操作演练使用,中心静脉导管2和腹膜透析导管3为医治所使用的,提高操作演练的准确性,中心静脉导管2和腹膜透析导管3的另一端贯穿表皮6后与潴留装置5相连接,潴留装置5用于收集推注的液体,防止在教学过程对外界的污染;如图3所示,模型手臂4上包覆有手臂表皮7,手臂表皮7内侧设置有模
拟肌肉层8,模拟肌肉层8内设置有静脉内瘘导管9,静脉内瘘导管9的形状与医治过程形成的动静脉内瘘的形状相似,提高操作演练的准确性,表皮6和手臂表皮7采用硅胶材料制成,采用硅胶材料制成的表皮6和手臂表皮7,可以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消毒,粘贴敷料等操作演练;静脉内瘘导管9采用乳胶材料制成,模拟肌肉层8采用聚胺酯发泡填充物制成,静脉内瘘导管9和模拟肌肉层8采用不同的材料制成,可以在超声的作用下,显示出静脉内瘘导管9的形状,从而可以对医护人员进行超声引导穿刺演练;本申请可以对医护人员进行中心静脉换药、腹膜透析换药和静脉内瘘穿刺操作演练,完全适应了现有技术对于肾脏疾病治疗的主要方法,从而提高了医护人员实战的能力,也有利于教师的教学。
[0022]躯干本体1包括背板10、顶板11、底板12、左侧板13和右侧板14,背板10为平面板,平面板的设计,可以使得躯干本体1放倒,从而可以模拟正常护理过程中患者躺在病床上的情形,提高了操作演练的真实性;顶板11和底板12分别设置在背板10的上下两侧,左侧板13和右侧板14设置在背板10的左右两侧,背板10、顶板11、底板12、左侧板13和右侧板14围成空腔22,空腔22内设置有胸骨装置15,胸骨装置15与人体的胸骨相仿,采用活动连接的方式设置在空腔22内,例如卡接,螺接,便于损坏后进行更换,胸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液净化用通路教学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躯干本体(1),中心静脉导管(2)、腹膜透析导管(3),所述躯干本体(1)的侧方还连接有至少一组模型手臂(4),所述躯干本体(1)内部设置有潴留装置(5),所述躯干本体(1)的外侧包覆有表皮(6);所述中心静脉导管(2)和所述腹膜透析导管(3)的一端设置在表皮(6)外侧,另一端贯穿所述表皮(6)后与潴留装置(5)相连接;所述模型手臂(4)上包覆有手臂表皮(7),所述手臂表皮(7)内侧设置有模拟肌肉层(8),所述模拟肌肉层(8)内设置有静脉内瘘导管(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液净化用通路教学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躯干本体(1)包括背板(10)、顶板(11)、底板(12)、左侧板(13)和右侧板(14),所述背板(10)为平面板,所述顶板(11)和所述底板(12)分别设置在所述背板(10)的上侧和下侧,所述左侧板(13)和所述右侧板(14)分别设置在所述背板(10)的左侧和右侧,所述背板(10)、顶板(11)、底板(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惠兰凌芳沈贤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九龙医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