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双向分离式绿色行车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9855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双向分离式绿色行车道,包括行车道,同向两个行车道行之间设置有绿化带,且反向的两个行车道之间设置有隔离线,绿化带的表面低于行车道的表面,绿化带的上表面设置为草坪,且草坪的下侧设置有土壤层,土壤层通过两侧竖直穿过路基的隔板进行隔开,通过在两个行车道之间设置的绿化带实现对雨水的收集并通过土壤层向下渗透补充地下水和循环再利用,减少雨水排入市政管道系统,减少地表径流,从而减小城市排水系统负担,降低城市内涝的发生概率,同时通过设置的草坪增加绿化率,提高环境质量,有利于对环境的保护。有利于对环境的保护。有利于对环境的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双向分离式绿色行车道


[0001]本技术涉及绿色行车道
,具体为一种单双向分离式绿色行车道。

技术介绍

[0002]片面的追求城市规模化、高楼大夏、大面积硬体化,恰巧需要牺牲诸多原始生态的多样化,当遇到极端恶劣天气或不合理的城市规划时,持续大规模的降水量未经过蒸发、渗透、流失而聚集在一起形成地表径流,瞬间造成河(湖)水位暴涨、低洼地带积水等无法排除,最终形成城市内涝灾害的发生,造成城市交通瘫痪、电力破坏、病毒感染、水污染等导致生活、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0003]现阶段道路传统大面积混凝土、沥青硬化道路无渗透地下水功能,存在功能单一;传统道路不具备绿色、节能、补充地下水、循环再利用等环保功能;雨水全部直接排入市政管道系统,增加地表径流,给城市排水系统造成负担,加快城市内涝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双向分离式绿色行车道,旨在改善现阶段道路渗透能力差和不利于环境保护的问题。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单双向分离式绿色行车道,包括行车道,同向两个行车道行之间设置有绿化带,且反向的两个行车道之间设置有隔离线,绿化带的表面低于行车道的表面,绿化带的上表面设置为草坪,且草坪的下侧设置有土壤层,土壤层通过两侧竖直穿过路基的隔板进行隔开。
[0007]进一步的,行车道的上表面设置有指引标识,且指引标识和隔离线均选用夜光材料。
[0008]进一步的,行车道的外侧边缘设置有下水井,且下水井的下端设置有下水道。/>[0009]进一步的,下水井的上端设置有井槽,且位于井槽的内侧设置有栅格板。
[0010]进一步的,草坪的上表面比行车道的表面低50mm,且草坪的宽度为600

1000mm。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技术中通过在两个行车道之间设置的绿化带实现对雨水的收集并通过土壤层向下渗透补充地下水和循环再利用,减少雨水排入市政管道系统,减少地表径流,从而减小城市排水系统负担,降低城市内涝的发生概率,同时通过设置的草坪增加绿化率,提高环境质量,有利于对环境的保护。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4]图1是本技术一种单双向分离式绿色行车道的主视图;
[0015]图2是本技术所示的一种单双向分离式绿色行车道的剖视图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所示的一种单双向分离式绿色行车道的下水井示意图;
[0017]图4是本技术所示的一种单双向分离式绿色行车道的绿化带示意图。
[0018]图中:1、行车道;110、路基;2、隔离线;3、绿化带;31、草坪;32、土壤层;33、隔板;4、指引标识;5、下水井;51、栅格板;52、井槽;6、下水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
[0020]实施例1,具体请参照图1、图3和图4所示,一种单双向分离式绿色行车道,包括行车道1,同向两个行车道行1之间设置有绿化带3,且反向的两个行车道1之间设置有隔离线2,绿化带3的上表面设置为草坪31,且草坪31的下侧设置有土壤层32,草坪31的上表面比行车道1的表面低50mm,且草坪31的宽度为600mm,草坪31低于行车道1的表面50mm在实现对雨水积蓄的同时保证与行车道1路面之间的小落差减小安全隐患,并且草坪31的宽度设置在600mm在保证足够的雨水渗透能力时不占用过多的空间,土壤层32通过两侧竖直穿过路基110的隔板33进行隔开,通过隔板33穿过路基110使得土壤层32下渗的水不通过路基110提高下渗的效率,通过在两个行车道1之间设置的绿化带3实现对雨水的收集并通过土壤层向下渗透补充地下水和循环再利用,减少雨水排入市政管道系统,减少地表径流,从而减小城市排水系统负担,降低城市内涝的发生概率,同时通过设置的草坪31增加绿化率,提高环境质量,有利于对环境的保护。
[0021]具体请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行车道1的上表面设置有指引标识4,且指引标识4和隔离线2均选用夜光材料,通过设置的夜光的指引标识4和隔离线2实现对行驶车辆的指引,行车道1的外侧边缘设置有下水井5,下水井5的上端设置有井槽52,且位于井槽52的内侧设置有栅格板51,通过设置的井槽52内的栅格板51实现对雨水中的杂物的阻拦过滤,下水井5的下端设置有下水道6,通过下水井5将道路上积蓄的雨水排进下水道6内进行排水。
[0022]实施例2,具体请参照图1、图3和图4所示,一种单双向分离式绿色行车道,包括行车道1,同向两个行车道行1之间设置有绿化带3,且反向的两个行车道1之间设置有隔离线2,绿化带3的上表面设置为草坪31,且草坪31的下侧设置有土壤层32,草坪31的上表面比行车道1的表面低50mm,且草坪31的宽度为800mm,草坪31低于行车道1的表面50mm在实现对雨水积蓄的同时保证与行车道1路面之间的小落差减小安全隐患,并且草坪31的宽度设置在800mm在保证足够的雨水渗透能力时不占用过多的空间,土壤层32通过两侧竖直穿过路基110的隔板33进行隔开,通过隔板33穿过路基110使得土壤层32下渗的水不通过路基110提
高下渗的效率,通过在两个行车道1之间设置的绿化带3实现对雨水的收集并通过土壤层向下渗透补充地下水和循环再利用,减少雨水排入市政管道系统,减少地表径流,从而减小城市排水系统负担,降低城市内涝的发生概率,同时通过设置的草坪31增加绿化率,提高环境质量,有利于对环境的保护。
[0023]具体请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行车道1的上表面设置有指引标识4,且指引标识4和隔离线2均选用夜光材料,通过设置的夜光的指引标识4和隔离线2实现对行驶车辆的指引,行车道1的外侧边缘设置有下水井5,下水井5的上端设置有井槽52,且位于井槽52的内侧设置有栅格板51,通过设置的井槽52内的栅格板51实现对雨水中的杂物的阻拦过滤,下水井5的下端设置有下水道6,通过下水井5将道路上积蓄的雨水排进下水道6内进行排水。
[0024]实施例3,具体请参照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双向分离式绿色行车道,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车道(1),同向所述的两个行车道行(1)之间设置有绿化带(3),且反向的两个行车道(1)之间设置有隔离线(2),所述绿化带(31)的表面低于行车道(1)的表面,所述绿化带(3)的上表面设置为草坪(31),且草坪(3)的下侧设置有土壤层(32),所述土壤层(32)通过两侧竖直穿过路基(110)的隔板(33)进行隔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双向分离式绿色行车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车道(1)的上表面设置有指引标识(4),且指引标识(4)和隔离线(2)均选用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嘉辉刘禄廷陈弼添张春生曾志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蕉岭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