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凝滴水结构的门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9535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防凝滴水结构的门窗,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最外侧的窗框框材;铰接的设置在窗框框材上的窗扇框材,窗扇框材中央还设置有玻璃;设置在窗框框材下部靠近室内一侧上的卡槽,卡槽上卡接有蓄水胶条;蓄水胶条包括嵌舌、内壁、外壁、卡槽、空腔、上空腔壁和下空腔壁,嵌舌设置在蓄水胶条的下部,嵌舌向下伸出并朝向室内一侧延伸;内壁和外壁设置在蓄水胶条的上部并向上凸出延伸,内壁靠近室内侧,外壁靠近室外侧,蓄水凹槽设置在内壁和外壁之间,蓄水凹槽底部呈倒角过渡;空腔设置在内壁和嵌舌之间;上空腔壁和下空腔壁组成空腔靠近室内侧的侧壁,上空腔壁和下空腔壁是分离的。通过设置蓄水胶条,达到防止冷凝水落入室内侧的目的。凝水落入室内侧的目的。凝水落入室内侧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凝滴水结构的门窗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门窗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防凝滴水结构的门窗。

技术介绍

[0002]因平开窗的气密性较好,当室内外温差和湿度差较大时,窗子上往往会凝结有大量水珠,随着时间的推移水珠流下会在室内侧形成大量积水。当积水形成到一定量时会对室内建筑装修形成一定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凝滴水结构的门窗,来达到收集室内侧冷凝水的目的。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具有防凝滴水结构的门窗,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6]设置在最外侧的窗框框材;
[0007]铰接的设置在窗框框材上的窗扇框材,所述窗扇框材中央还设置有玻璃;
[0008]设置在窗框框材下部靠近室内一侧上的卡槽,所述卡槽上卡接有蓄水胶条;
[0009]所述蓄水胶条包括嵌舌、内壁、外壁、卡槽、空腔、上空腔壁和下空腔壁,所述嵌舌设置在蓄水胶条的下部,嵌舌向下伸出并朝向室内一侧延伸;所述内壁和所述外壁设置在蓄水胶条的上部并向上凸出延伸,内壁靠近室内侧,外壁靠近室外侧,蓄水凹槽设置在内壁和外壁之间,所述蓄水凹槽底部呈倒角过渡;所述空腔设置在内壁和嵌舌之间;所述上空腔壁和所述下空腔壁组成空腔靠近室内侧的侧壁,所述上空腔壁和所述下空腔壁是分离的;在外壁的顶部还设置有球状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在外力挤压下可向内翻折。
[0010]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嵌舌的厚度大于所述卡槽的槽宽。
[0011]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内壁和所述外壁的顶部折角都为锐角,内壁和外壁根部至顶部的壁厚呈线性趋势逐渐减少,外壁根部厚度和整体高度大于内壁的根部厚度和高度。
[0012]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上空腔壁从所述内壁根部向下延伸,所述下空腔壁从所述嵌舌根部向上延伸。
[0013]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窗扇凹槽设置在外壁根部和嵌舌之间。
[0014]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凸出部的直径大于所述外壁顶部宽度。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有防凝滴水结构的门窗,通过设置蓄水胶条,达到防止冷凝水落入室内侧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18]图1是本技术的产品结构图。
[0019]图2是本技术的胶条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1]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详细结构作进一步描述。
[0022]参考图1的一种具有防凝滴水结构的门窗,包括窗扇框材4、窗框框材3、玻璃2和蓄水胶条1。窗框框材3设置在最外侧,窗扇框材4通过铰链安装在窗框框材3上,在窗框框材3下部靠近室内一侧上设置有一卡槽3a,玻璃安装在窗扇框材4的中央。
[0023]结合参考图2,蓄水胶条1主要包括设置在下部嵌舌1a,嵌舌1a向下伸出并朝向窗框框材3侧壁一侧延伸,嵌舌1a的厚度大于卡槽3a的槽宽,使得嵌舌1a以卡接的形式安装于卡槽3a内。蓄水胶条1的上部设置有向上凸出延伸的内壁1d和外壁1c,内壁1d位于外壁1c的左侧并且靠近窗框框材3的室内侧壁。内壁1d顶部折角都为锐角,其根部至顶部的壁厚呈线性趋势逐渐减少。外壁1c根部厚度和整体高度大于内壁1d的根部厚度和高度。内壁1d和外壁1c之间设置有一个蓄水凹槽1h,凹槽底部呈倒角过渡。在外壁1c根部和嵌舌1a之间还设置有一窗扇凹槽1b。当窗扇关闭时,窗扇框材4外侧挤压蓄水胶条1,窗扇框材4的下缘直接卡进窗扇凹槽1b中,从而向左上方进一步挤压外壁1c。在内壁1d和嵌舌1a之间设置有一空腔1g,为了方便蓄水胶条1注塑成型,空腔1g靠近室内侧的侧壁由上空腔壁1e和下空腔壁1f组成,上空腔壁1e从内壁1d根部向下延伸,下空腔壁1e从嵌舌1a根部向上延伸。在外壁1c的顶部设置有一球状的凸出部1i。当窗扇框材4关闭时,蓄水胶条1受到外力挤压时,空腔1g可确保蓄水胶条1整体向左下方被压缩,外壁1c被挤压向内壁1d,凸出部1i向内翻折使外壁1c和内壁1d的顶部仅会留下较小的空隙以确保窗扇密封性能,冷凝水可从外壁1c和内壁1d之间落入蓄水凹槽1h内,因外壁1c高于内壁1d,冷凝水汇聚在蓄水凹槽1h中,避免长期积蓄在窗框框材3上。当窗扇框材4打开时,因凸出部1i的直径大于外壁1c顶部宽度,故在外壁1c和内壁1d之间可创造比原有设计更大的开口,以收纳更多的冷凝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凝滴水结构的门窗,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最外侧的窗框框材;铰接的设置在窗框框材上的窗扇框材,所述窗扇框材中央还设置有玻璃;设置在窗框框材下部靠近室内一侧上的卡槽,所述卡槽上卡接有蓄水胶条;所述蓄水胶条包括嵌舌、内壁、外壁、卡槽、空腔、上空腔壁和下空腔壁,所述嵌舌设置在蓄水胶条的下部,嵌舌向下伸出并朝向室内一侧延伸;所述内壁和所述外壁设置在蓄水胶条的上部并向上凸出延伸,内壁靠近室内侧,外壁靠近室外侧,蓄水凹槽设置在内壁和外壁之间,所述蓄水凹槽底部呈倒角过渡;所述空腔设置在内壁和嵌舌之间;所述上空腔壁和所述下空腔壁组成空腔靠近室内侧的侧壁,所述上空腔壁和所述下空腔壁是分离的;在外壁的顶部还设置有球状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在外力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立成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奥为建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