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温汉青专利>正文

一种防误吸口咽通气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9454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43
一种防误吸口咽通气道,包括唇挡板和口咽通气道本体,唇挡板的中部开设有安装孔,唇挡板的安装孔处固定有短套,短套的下部内侧壁设置有内螺纹;口咽通气道本体具有垂直部和弯曲部,垂直部的顶端外周固定有安装环;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另外设置唇挡板,可以防止装置整体左右移动,以及避免口咽通气道本体下滑;其次在口咽通气道本体上设置包裹软橡胶层的牙垫,避免损伤牙齿,防止牙齿咬合时咬闭口咽通气道;胃管和气管导管之间具有一定的角度,避免胃内容直接进入气管内;整体结构设计合理,方便固定,防止胃内容物反流时造成误吸。防止胃内容物反流时造成误吸。防止胃内容物反流时造成误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误吸口咽通气道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
,具体涉及一种防误吸口咽通气道。

技术介绍

[0002]口咽通气管为一种非气管导管性通气管道,是简单、经济的气道辅助物。口咽通气管有大小不等多种型号,使用时要因病人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型号,其长度以从门齿至下颌角为易,能防止舌后坠,迅速开放气道,建立临时人工气道;外形呈“S”形,包括翼缘、牙垫部分和咽弯曲部分,翼缘:口外端突出的外缘(即翼缘)可防止吞咽和插入过深;牙垫部分:牙垫部分与牙齿接触的咬合部位宽度应足够与两到三颗牙齿接触,这样牙齿咬合压力才能够均匀分配到所接触的牙齿上;咽弯曲部分:咽弯曲部分口内端的曲度适应口、舌、咽后部的解剖。使用时先清除口咽部分泌物,将口咽通气管的咽弯曲面向腭部插入,当头端通过腭垂(悬雍垂)接近口咽部后壁时,将管道旋转180
°
,向下推管至合适位置,使口咽通气管末端突出切牙(门齿)1~2cm。主要适用于完全性或部分上呼吸道梗阻或意识不清的患者,但是对于胃内容物较多患者等发生呃逆风险较高的患者禁用,因为在插管时或者由于负压增加等原因导致患者呕吐时,呕吐物可以直接进入口咽通气道内导致患者误吸,导致患者呛咳,严重者可能导致窒息死亡;另外现有口咽通气道需要应用胶带粘贴固定到患者面部,胶带粘贴容易损伤患者皮肤,固定效果差,容易导致口咽通气道移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以防止患者胃内容物返流造成误吸的防误吸口咽通气道。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误吸口咽通气道,包括唇挡板和口咽通气道本体,唇挡板的中部开设有安装孔,唇挡板的安装孔处固定有短套,短套的下部内侧壁设置有内螺纹;
[0005]口咽通气道本体具有垂直部和弯曲部,垂直部的顶端外周固定有安装环,安装环外周设置有与短套下部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垂直部的下部具有牙垫结构,牙垫结构的外表面设置有软橡胶层;口咽通气道本体内具有气管通道和胃管通道,气管通道的下端口位于弯曲部下端内侧,胃管通道的下端口位于弯曲部下端外侧;气管通道内插设有气管导管,胃管通道内插设有胃管。
[000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另外设置唇挡板,可以防止装置整体左右移动,以及避免口咽通气道本体下滑;其次在口咽通气道本体上设置包裹软橡胶层的牙垫,避免损伤牙齿,防止牙齿咬合时咬闭口咽通气道;胃管和气管导管之间具有一定的角度,避免胃内容直接进入气管内;整体结构设计合理,方便固定,防止胃内容物反流时造成误吸。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防误吸口咽通气道,包括唇挡板1和口咽通气道本体2,唇挡板1的中部开设有安装孔,唇挡板1的安装孔处固定有短套3,短套3的下部内侧壁设置有内螺纹;
[0009]口咽通气道本体2具有垂直部4和弯曲部5,垂直部4的顶端外周固定有安装环6,安装环6外周设置有与短套3下部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垂直部4的下部具有牙垫7结构,牙垫7结构的外表面设置有软橡胶层;口咽通气道本体2内具有气管通道和胃管通道,气管通道的下端口8位于弯曲部5下端内侧,胃管通道的下端口9位于弯曲部5下端外侧;气管通道内插设有气管导管10,胃管通道内插设有胃管11。
[0010]新技术包括唇挡板1和口咽通气道本体2,唇挡板1上有短套3,在使用时口咽通气道本体2的垂直部4通过安装环6螺纹连接在短套3下部,然后将口咽通气道插入,唇挡板1放置在唇部与牙齿之间,方便进行固定,避免其左右移动,防止口咽通气道本体2下滑,从而唇挡板1对口咽通气道本体2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避免左右移动或者下滑;口咽通气道本体2上设置有牙垫7,外覆软橡胶层,避免损伤牙齿,防止牙齿咬合时咬闭口咽通气道;
[0011]口咽通气道本体2插入后,气管导管10和胃管11位于初始状态,即气管导管10的上端向外伸出气管通道,胃管11上端向外伸出胃管11通道;接着向下推气管导管10和胃管11上端,使气管导管10和胃管11分别向下移动,气管导管10的下端从气管通道下端口伸出,胃管11的下端从胃管11通道下端口伸出,气管通道的下端口8位于口咽通气道本体2弯曲部5的内侧,使得气管导管10向下移动时斜向前进入气管,胃管11通道的下端口9位于弯曲部5下端外侧,使得胃管11向下移动时垂直向下进入食管,当有食物或胃内气体反流时胃管11可以起到减压引流左右,并且胃管11和气管导管10之间具有一定的角度,避免胃内容直接进入气管内。
[0012]本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误吸口咽通气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唇挡板和口咽通气道本体,唇挡板的中部开设有安装孔,唇挡板的安装孔处固定有短套,短套的下部内侧壁设置有内螺纹;口咽通气道本体具有垂直部和弯曲部,垂直部的顶端外周固定有安装环,安装环外周设置有与短套下部内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汉青
申请(专利权)人:温汉青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