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石子颗粒的盲人道人造石板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9435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石子颗粒的盲人道人造石板材,它包括板材主体,板材主体的上表面设有圆形提示凸起和/或直条型导向凸起,该板材主体的上表面覆盖有固定连接为一体的载体层,该载体层与该板材主体之间设有石子颗粒层,该石子颗粒层粘贴或埋设于该板材主体的表层上。具有石子颗粒的盲人道人造石板材通过载体层的设置,能够在注浆的过程中对浆料内的微小气泡具有吸附聚集的作用,使得该载体层通过后期打磨和抛光清除即可得到气泡量很少,甚至没有气泡,形成密实度很高的盲人道石板材产品;另外,石子颗粒的排布能够得到规划和固定,且通过石子颗粒的添加能够有效提升盲道石板材表面的耐磨能力,还能提高盲道的美观程度。还能提高盲道的美观程度。还能提高盲道的美观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石子颗粒的盲人道人造石板材


[0001]本技术涉及盲道板材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具有石子颗粒的盲人道人造石板材。

技术介绍

[0002]盲道是专门帮助盲人行走的道路设施。盲道一般由两类砖铺就,一类是条形引导砖,引导盲人放心前行,称为行进盲道;一类是带有圆点的提示砖,提示盲人前面有障碍,该转弯了,称为提示盲道。
[0003]石材盲道的生产主要是天然石板材加工和人造盲道石板材。天然石制造盲道石板材的加工工艺较为复杂,加工时间长,成本高昂,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而人造盲道石板材主要通过专用的制造设备进行生产,该方式的制造设备通常包括模具、注浆泵和浆料罐;其制造过程为:通过注浆泵将人造石浆料注入至合模状态的模具内,待模具模腔注满时,停止注浆,然后静置、脱模、养护、定厚、磨抛处理等即可得到产品。然而现有的制造设备制得的人造盲道石板材内部基本都会存在较多的微小气泡,致使人造盲道石板材的结构强度难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石子颗粒的盲人道人造石板材,以克服传统制得的人造盲道石板材内部存在较多微小气泡、结构强度不理想的问题。
[0005]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具有石子颗粒的盲人道人造石板材,包括板材主体,板材主体的上表面设有圆形提示凸起和/或直条型导向凸起。该板材主体的上表面覆盖有固定连接为一体的载体层,该载体层与该板材主体之间设有石子颗粒层,该石子颗粒层埋设于该板材主体的表层上。
[0007]进一步改进地,上述石子颗粒的尺寸为上述圆形提示凸起的外径尺寸或者上述直条型导向凸起的宽度尺寸的0.5倍以下。
[0008]进一步改进地,上述载体层为无纺布或者玻璃纤维布制成的载体层。
[0009]由上述对本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的具有石子颗粒的盲人道人造石板材通过载体层的设置,能够在注浆的过程中对浆料内的微小气泡具有吸附聚集的作用,具有一定消泡功能,同时具有振动消泡,使得该载体层通过后期打磨和抛光清除即可得到气泡量很少,甚至没有气泡、形成密实度很高的盲人道石板材产品;另外,通过载体层粘附石子的操作,既使得石子的排布能够得到规划和固定,且可使之只分布于盲道石板材的表层,同时由于石子颗粒不能保证每个方向都平整,通过载体层的固定能够保证制作得到的盲道石外表面石子分布均匀,表面比较平整,极大地减少后续打磨抛光工作量;而石子的其它不平整的面,用注浆的无机人造石进行密实性填充,把不平整的石子全部密封住,形成一个密实的整体;并且通过石子的添加能够有效提升盲道石板材表面的耐磨能力,还能提高盲道的美观程度;此外,注浆时通过振动台对
模具进行同步的慢慢振动,使得人造盲道石板材粘结力更强、粘结实,并可以通过压机对模具合模产生重压挤压,在重压、振动的共同作用下,使得制得的板材更为结实,强度和硬度更高。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的人造盲道石板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制造本技术的盲人道石板材的模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制造本技术的盲人道石板材的制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14]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石子颗粒的盲人道人造石板材,它包括板材主体1,板材主体1的上表面设有圆形提示凸起11和/或直条型导向凸起12,该板材主体1的上表面覆盖有固定连接为一体的载体层33,该载体层33与该板材主体1之间设有石子颗粒层34,该石子颗粒层34埋设于该板材主体1的表层上。
[0015]参照图2、图3,制造上述具有石子颗粒的盲人道人造石板材的装置,它包括模具3,该模具3包括上模31和下模32,上模31与下模32之间设有用于容置人造石原料浆料的模腔30。上述模腔30配置有注浆口320,该注浆口320设于上述上模31上或者上述下模32周向的侧壁上。该模腔30底部设有载体层33,载体层33为可任意弯曲和折叠的无纺布或者玻璃纤维布制成的载体层33。该载体层33的底面与该模腔30可脱离地贴合胶黏连接,该载体层33的上表面均匀分布地固定粘设有石子34。上述模腔30底部设有用于形成圆形提示凸起或者直条型导向凸起的凹槽,上述载体层33与该凹槽的槽壁、槽底贴合连接,该凹槽内分布有尺寸为该凹槽宽度尺寸二分之一以下的较小颗粒的石子34。无纺布是柔软性的,可任意弯曲和折叠;只要是盲道模具3导向凸起或凹陷即可,粘有石子34的无纺布仍然是可弯曲的,可以很好地和凸起或凹陷的导向槽粘结在一起,从而保证盲道人造石表面石子34颗粒规整美观。若客户需要在直条型凹槽布设带有石子34颗粒的载体层33时,可在无纺布上粘结长条颗粒时注意往同一个方向即可,就可以非常巧妙地避开石子34不能弯曲的缺陷。
[0016]如图3所示,还包括压机7、振动台4、注浆泵5和浆料罐6,上述模具3固定装设于该振动台4上;该浆料罐6用于盛放人造石浆料;该注浆泵5用于将人造石浆料通过上述注浆口320注入至上述模腔30内。压机7用于对上述上模31施加促进合模的压力。上述注浆泵5为注浆时间控制在1.5~6min的注浆泵5。进一步地,优选上述注浆泵5为注浆时间控制在2~3min的注浆泵5;或者,上述注浆泵5为注浆时间控制在4~5min的注浆泵5。
[0017]继续参照图1至图3,本实施方式的人造盲人道石板材的制造方法为:a.生产的石板材若表面有石子34颗粒时,需要先特殊处理,若是没有石子34的细粉板则可直接进行下一步;特殊处理如下,先用无纺布或者玻璃纤维布,安装模具3尺寸,进行定制裁剪,然后在载体层33上刷一层粘胶剂(如环氧树脂),将定制的石子34粘接在载体层33上,待胶液固化后,将粘有石子34的载体层33通过点胶或者刷胶方式固定在模腔30的底部;b.按照人造石配方进行配料制备浆料,浆料经浆料罐6、注浆泵5注入到模具3中,注浆速度要比较缓慢,要求在2~3min甚至可以4~5min内完成注浆工作,其目的有三,其一是缓慢注浆有利于气泡
排出和消泡,其二是利用缓慢流动减少死角,其三是有利于提高产品密实度;c.可在模具3上放置一些重物,启动振动台4使其慢慢振动,慢慢加大振动力度,有利于气泡排出和消泡,提高产品密实度;若浆料的流动性不好,可适度增加滑动剂的用量以减少水的用量,使得制得的石材更加密实,同时提高人造石的快干功能;d.若还需要更高要求,可配置压机7进行挤压,采用振动和压制同时进行,制得的人造盲道石板材的密实度得到提升;e.待人造石硬化后,进行脱模,然后养护7天,再进行打磨、抛光即可。
[0018]继续参照图1至图3,本技术的具有石子颗粒的盲人道人造石板材通过载体层33的设置,能够在注浆的过程中对浆料内的微小气泡具有吸附聚集的作用,具有一定消泡功能,该载体层33通过后期打磨清除即可得到气泡量更少、更密实的盲人道石板材产品;另外,通过载体层33粘附石子34的操作,既使得石子34的排布能够得到规划和固定,且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石子颗粒的盲人道人造石板材,包括板材主体,板材主体的上表面设有圆形提示凸起和/或直条型导向凸起,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材主体的上表面覆盖有固定连接为一体的载体层,该载体层与该板材主体之间设有石子颗粒层,该石子颗粒层埋设于该板材主体的表层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火烟杨跃武林清洁
申请(专利权)人:晋江华宝石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