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血流监测的手环式前壁动脉穿刺术后包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9140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血流监测的手环式前壁动脉穿刺术后包扎装置,包括手环壳体、止血板、控制电路板和贴块,通过贴块的下表面设有微型超声波血流检测模块,所述贴块用于贴紧到患者的手上,以通过所述微型超声波血流检测模块对伤口处的动脉血流检测,所述微型超声波血流检测模块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与所述控制电路板连接;控制电路板上设有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微型超声波血流检测模块检测到血流出现异常时,通过所述报警模块进行报警提示。这样,在止血板偏移伤口时,可检测到动脉血流加快。通过报警以提示患者将止血板移正,以将伤口封堵。堵。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血流监测的手环式前壁动脉穿刺术后包扎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带血流监测的手环式前壁动脉穿刺术后包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当今社会,冠心病已成为人类的第一杀手,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已称为冠心病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穿刺入路有股动脉和桡动脉两种,股动脉穿刺有很多不便和弊端;而桡动脉穿刺效果更好。在上述穿刺术后,需要对桡动脉进行较长时间的压迫以达到止血的效果。
[0003]其中,通过止血板在伤口处施加合适的压力,可以达到较好的止血效果。然而,在患者日常活动中,可能会将止血板移动,导致伤口没有有效封堵,出现出血现象。特别是晚上,患者睡觉时,可能会出现止血板偏移后,导致严重的出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带血流监测的手环式前壁动脉穿刺术后包扎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带血流监测的手环式前壁动脉穿刺术后包扎装置,所述带血流监测的手环式前壁动脉穿刺术后包扎装置包括:
[0006]手环壳体,所述手环壳体的两侧设有固定带;
[0007]止血板,所述止血板与所述手环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
[0008]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设置在所述手环壳体内,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设有控制模块;
[0009]贴块,所述贴块的下表面设有微型超声波血流检测模块,所述贴块用于贴紧到患者的手上,以通过所述微型超声波血流检测模块对伤口处的动脉血流检测,所述微型超声波血流检测模块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与所述控制电路板连接;
[0010]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设有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微型超声波血流检测模块检测到血流出现异常时,通过所述报警模块进行报警提示。
[0011]进一步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贴块的上表面固定有设定面积的电阻块:
[0012]所述控制电路板上与所述电阻块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一导电柱和第二导电柱,所述第一导电柱和第二导电柱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0013]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第一导电柱和第二导电柱与所述电阻块之间的偏移量,以获取所述止血板的偏移。
[0014]进一步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带血流监测的手环式前壁动脉穿刺术后包扎装置还包括:所述电阻块包括第一圆形金属块。
[0015]进一步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阻模块还包括:
[0016]第一环形金属块,所述第一环形金属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圆形金属块的外侧;
[0017]第二环形金属块,所述第二环形金属块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形金属块的外侧;
[0018]所述第一圆形金属块、第一环形金属块和第二环形金属块单位长度的电阻值为不同值。
[0019]进一步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还设有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导电柱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弹簧与所述控制电路板连接,所述第二导电柱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弹簧与所述控制电路板连接。
[0020]进一步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贴块的上表面还固定有第二圆形金属块和第三圆形金属块:
[0021]所述控制电路板上与所述第二圆形金属块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三导电柱;
[0022]所述控制电路板上与所述第三圆形金属块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四导电柱;
[0023]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还设有第三弹簧和第四弹簧,所述第三导电柱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三弹簧与所述控制电路板连接,所述第四导电柱的一端通过所述第四弹簧与所述控制电路板连接;
[0024]所述微型超声波血流检测模块分别通过所述第二圆形金属块、第三圆形金属块、第三导电柱和第四导电柱与所述控制模块有线连接。
[0025]进一步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带血流监测的手环式前壁动脉穿刺术后包扎装置还包括:
[0026]第一压力检测模块,所述止血板通过所述第一压力检测模块与所述手环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压力检测模块还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以对所述止血板的压力检测。
[0027]进一步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带血流监测的手环式前壁动脉穿刺术后包扎装置还包括:
[0028]第二压力检测模块,所述第二压力检测模块通过连接柱与所述手环壳体之间固定连接,以通过所述第二压力检测模块对伤口处的动脉压力检测。
[0029]进一步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控制电路板还包括:
[0030]LCD显示模块,所述LCD显示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以对止血板的压力、动脉血流至和动脉压力和/或动脉频率检测。
[0031]进一步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报警模块包括:
[0032]蜂鸣器;
[0033]第一MOS晶体管(Q1),所述第一MOS晶体管(Q1)的源极通过第一电阻(R3)与供电电源连接,所述第一MOS晶体管(Q1)的源极还通过第二电阻(R5)和第三电阻(R4)与所述第一MOS晶体管(Q1)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MOS晶体管(Q1)漏极与所述蜂鸣器连接;
[0034]第二MOS晶体管(Q2),所述第二MOS晶体管(Q2)的源极与参考地连接,所述第二MOS晶体管(Q2)的漏极通过所述第三电阻(R4)与所述第一MOS晶体管(Q1)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MOS晶体管(Q2)的栅极通过第四电阻(6)与所述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
[003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带血流监测的手环式前壁动脉穿刺术后包扎装置,通过贴块的下表面设有微型超声波血流检测模块,所述贴块用于贴紧到患者的手上,以通过所述微
型超声波血流检测模块对伤口处的动脉血流检测,所述微型超声波血流检测模块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与所述控制电路板连接;控制电路板上设有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微型超声波血流检测模块检测到血流出现异常时,通过所述报警模块进行报警提示。这样,在止血板偏移伤口时,可检测到动脉血流加快。通过报警以提示患者将止血板移正,以将伤口封堵。
附图说明
[003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带血流监测的手环式前壁动脉穿刺术后包扎装置结构示意图;
[0037]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带血流监测的手环式前壁动脉穿刺术后包扎装置另一结构示意图;
[0038]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电路通过导电柱与贴块上的金属片电性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带血流监测的手环式前壁动脉穿刺术后包扎装置的电路结构框图;
[0040]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带血流监测的手环式前壁动脉穿刺术后包扎装置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0041]附图标记:
[0042]手环壳体10;
[0043]固定带101;
[0044]止血板20;
[0045]控制电路板30;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血流监测的手环式前壁动脉穿刺术后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环壳体,所述手环壳体的两侧设有固定带;止血板,所述止血板与所述手环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设置在所述手环壳体内,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设有控制模块;贴块,所述贴块的下表面设有微型超声波血流检测模块,所述贴块用于贴紧到患者的手上,以通过所述微型超声波血流检测模块对伤口处的动脉血流检测,所述微型超声波血流检测模块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与所述控制电路板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设有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微型超声波血流检测模块检测到血流出现异常时,通过所述报警模块进行报警提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血流监测的手环式前壁动脉穿刺术后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块的上表面固定有设定面积的电阻块:所述控制电路板上与所述电阻块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一导电柱和第二导电柱,所述第一导电柱和第二导电柱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第一导电柱和第二导电柱与所述电阻块之间的偏移量,以获取所述止血板的偏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血流监测的手环式前壁动脉穿刺术后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电阻块包括第一圆形金属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血流监测的手环式前壁动脉穿刺术后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模块还包括:第一环形金属块,所述第一环形金属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圆形金属块的外侧;第二环形金属块,所述第二环形金属块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形金属块的外侧;所述第一圆形金属块、第一环形金属块和第二环形金属块单位长度的电阻值为不同值。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血流监测的手环式前壁动脉穿刺术后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还设有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导电柱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弹簧与所述控制电路板连接,所述第二导电柱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弹簧与所述控制电路板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血流监测的手环式前壁动脉穿刺术后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块的上表面还固定有第二圆形金属块和第三圆形金属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宝春熊洪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