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烯电脑散热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9074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37
一种石墨烯电脑散热风扇,涉及风扇散热设备领域,它包括保护外壳、风扇主体、电机固定板、连接杆、转动机构、电源线,所述保护外壳通过连接杆与电机固定板固定连接,风扇主体下端与转动机构相连接,转动机构设置在电机固定板上,转动机构底侧与电源线相连接,所述风扇主体包括了扇叶及扇身组成,所述扇叶与扇身固定连接,扇身下侧与转动机构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主体结构合理实用,风扇主体采用了石墨烯材质,增加了风扇主体强度韧性,减轻了风扇主体的重量,使用提高扇页整体的缓震,减小噪音量,提高了在运转时的散热效率,提高了整体运转的流畅性与稳定性,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与工作效率。性与工作效率。性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墨烯电脑散热风扇


[0001]本技术涉及风扇散热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墨烯电脑散热风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的使用,已经进入千家万户,现在电脑设备的使用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为了电脑设备的使用能够持续稳定,人们在电脑主机箱内放置了散热风扇,电脑风扇又称为散热风扇,一般用于散热,提供给散热器和机箱使用,市面上一般的散热风扇尺寸大小由直径2.5cm到30cm都有,厚度由6mm到76mm都有,能够更好的排除电脑内部运行的设备芯片,所产生热量,能够使电脑功率不受影响,且能保证电脑主机使用时间更加延长,设备在日常使用中能够给人们提供方便,但是,仍具有以下不足:
[0003]中国专利CN201520039546.8公开了一种电脑散热风扇,它虽然从外部加入散热部分,提高了风扇外围的散效率,但它对于散热效率的提升有局限性,对于风扇本质的效率提升较为局限,实用性较为局限,影响风扇工作效率 。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缺陷与不足,提供一种石墨烯电脑散热风扇。主体结构合理实用,风扇主体2采用了石墨烯材质,增加了强度韧性,减轻了风扇主体2的重量,使用提高扇页整体的缓震,减小噪音量,提高了在运转时的散热效率,提高了整体运转的流畅性与稳定性,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与工作效率。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一种石墨烯电脑散热风扇,它包括保护外壳1、风扇主体2、电机固定板3、连接杆4、转动机构5、电源线6,所述保护外壳1通过连接杆4与电机固定板3相连接,风扇主体2下端与转动机构5相连接,转动机构5设置在电机固定板3上,转动机构5底侧与电源线6相连接;
[0006]所述风扇主体2包括了扇叶21及扇身22组成,所述扇叶21与扇身22固定连接,扇身22下侧与转动机构5相连接,所述扇叶21包括了石墨烯上膜层211、填充层212、支撑层213、石墨烯下膜层214,所述石墨烯上膜层211一侧设有填充层212,填充层212一侧与支撑层213相连接,支撑层213下侧与石墨烯下膜层214粘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机构5包括了电机转轴51及转动电机52组成,所述转动电机52上设有电机转轴51。
[0008]进一步的,所述扇叶21与扇身22为一体化构件。提升风扇主体2的强度韧性,更好的提高散热效率。
[0009]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外壳1上设有螺孔11,且螺孔11的数量为四个,所述螺孔11设置在保护外壳1的四角。提高整体的稳定性。
[0010]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4数量为四个,连接杆4一侧与保护外壳1相连接,且另一侧与电机固定板3相连接。固定保护外壳1与固定槽3之间的连接关系,使整体更加稳固。
[0011]进一步的,所述电源线6贯通电机固定板3与转动机构5的底侧电性连接。
[001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在工具制造时保护外壳1采用了防水材质,能够更好的阻止水渍进入风扇内部,扇叶21表层设有石墨烯上膜层211,底层也设有石墨烯下膜层214,中间层有填充层212和支撑层213,扇身上设有石墨烯膜,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结构的二维碳纳米材料,石墨烯具有非常好的热传导性能,在具有优良的导热性与导电性的同时,并具有良好的强度和柔韧性,石墨烯是已知强度最高的材料之一,且可以弯曲,石墨烯的理论杨氏模量达1.0TPa,固有的拉伸强度为130GPa,且拥有良好的稳定性能,通过改变风扇主体2主体结构,采用石墨烯材质使风扇主体2整体变更加轻质,韧性更好,石墨烯本身就具有很好的导热性,让风扇主体2的面层具有导热性能,在转动时更加流畅,在使用时,使转动机构5在运转时风扇主体2能转速更快,提高了运转时的散热效率。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主体结构合理实用,风扇主体2采用了石墨烯材质,增加了风扇主体2强度韧性,减轻了风扇主体2的重量,使用提高扇页整体的缓震,减小噪音量,提高了在运转时的散热效率,提高了整体运转的流畅性与稳定性,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与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保护外壳1、风扇主体2、电机固定板3、连接杆4、转动机构5、电源线6、螺孔11、扇叶21、扇身22、电机转轴51、转动电机52、石墨烯上膜层211、填充层212、支撑层213、石墨烯下膜层214。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参看图1

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保护外壳1、风扇主体2、电机固定板3、连接杆4、转动机构5、电源线6,所述保护外壳1通过连接杆4与电机固定板3相连接,风扇主体2下端与转动机构5相连接,转动机构5设置在电机固定板3上,转动机构5底侧与电源线6相连接,所述风扇主体2包括了扇叶21及扇身22组成,所述扇叶21与扇身22固定连接,扇身22下侧与转动机构5相连接,所述扇叶21包括了石墨烯上膜层211、填充层212、支撑层213、石墨烯下膜层214,所述石墨烯上膜层211一侧设有填充层212,填充层212一侧与支撑层213相连接,支撑层213下侧与石墨烯下膜层214粘接。
[0020]所述保护外壳1上设有螺孔11,且螺孔11的数量为四个,所述螺孔11设置在保护外壳1的四角,提高整体的稳定性,所述扇叶21与扇身22为一体化构件,提升风扇主体2的强度韧性,更好的提高散热效率,所述连接杆4数量为四个,连接杆4一侧与保护外壳1相连接,且另一侧与电机固定板3相连接。固定保护外壳1与固定槽3之间的连接关系,使整体更加稳
固,所述转动机构5包括了电机转轴51及转动电机52组成,所述转动电机52上设有电机转轴51,所述电源线6贯通电机固定板3与转动机构5的底侧电性连接。
[002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在工具制造时保护外壳1采用了防水材质,能够更好的阻止水渍进入风扇内部,扇叶21表层设有石墨烯上膜层211,底层也设有石墨烯下膜层214,中间层有填充层212和支撑层213,扇身上设有石墨烯膜,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结构的二维碳纳米材料,石墨烯具有非常好的热传导性能,在具有优良的导热性与导电性的同时,并具有良好的强度和柔韧性,石墨烯是已知强度最高的材料之一,且可以弯曲,石墨烯的理论杨氏模量达1.0TPa,固有的拉伸强度为130GPa,且拥有良好的稳定性能,通过改变风扇主体2主体结构,采用石墨烯材质使风扇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烯电脑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保护外壳(1)、风扇主体(2)、电机固定板(3)、连接杆(4)、转动机构(5)、电源线(6),所述保护外壳(1)通过连接杆(4)与电机固定板(3)固定连接,风扇主体(2)下端与转动机构(5)相连接,转动机构(5)设置在电机固定板(3)上,转动机构(5)底侧与电源线(6)相连接;所述风扇主体(2)包括了扇叶(21)及扇身(22)组成,所述扇叶(21)与扇身(22)固定连接,扇身(22)下侧与转动机构(5)相连接,所述扇叶(21)包括了石墨烯上膜层(211)、填充层(212)、支撑层(213)、石墨烯下膜层(214),所述石墨烯上膜层(211)一侧设有填充层(212),填充层(212)一侧与支撑层(213)相连接,支撑层(213)下侧与石墨烯下膜层(214)粘接。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隘优黄素叶郭小静
申请(专利权)人:闽西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