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碳纳米纤维的防静电纳米纤维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59051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碳纳米纤维的防静电纳米纤维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主体层,所述主体层对称设置,且两个主体层之间设置有空腔;吸附包,所述活性炭层包括设置在主体层空腔之中的包覆层和包覆在包覆层内侧的吸附颗粒;过滤层,所述过滤层设置在主体层外侧面;本发明专利技术当介质经过吸附包的时候可进行一定的吸附作用,当需要更好的吸附效果的时候,只需揉搓吸附包,使得吸附包内吸附颗粒散开填充到主体层空腔中,此时流通介质需要全部经过吸附介质才能透过主体层,进而可取得进一步的过滤效果;通过双层结构的主体层和双层过滤层的设置,使得装置可双层使用,且优化过滤效果。且优化过滤效果。且优化过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碳纳米纤维的防静电纳米纤维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滤料
,具体为一种基于碳纳米纤维的防静电纳米纤维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由于空气过滤净化的实际工况要求,出于安全考虑,不少应用环境要求过滤材料以及过滤器具备防静电性能,以避免因静电引起的电火花和可能由此引发的爆炸,如粉尘爆炸。
[0003]现有的防静电过滤材料绝大部分采用铝覆膜的技术,在聚酯无纺布上形成导电铝膜,从而提高材料的抗静电性能。但由于铝自身的化学不稳定性,容易在使用过程中被氧化,从而导致其抗静电性能衰减。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碳纳米纤维的防静电纳米纤维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碳纳米纤维的防静电纳米纤维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碳纳米纤维的防静电纳米纤维过滤材料,包括:
[0006]主体层,所述主体层对称设置,且两个主体层之间设置有空腔;
[0007]吸附包,所述活性炭层包括设置在主体层空腔之中的包覆层和包覆在包覆层内侧的吸附颗粒;
[0008]过滤层,所述过滤层设置在主体层外侧面。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基于碳纳米纤维的防静电纳米纤维过滤材料的优选实时方案,其中,所述主体层由碳纳米纤维和导电纤维混纺制成,所述导电纤维选用金属纤维、炭黑系纤维、导电型金属化合物纤维和导电高分子型纤维中的任意一种。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基于碳纳米纤维的防静电纳米纤维过滤材料的优选实时方案,其中,所述包覆层呈空心圆柱状,所述吸附颗粒采用活性炭材料。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基于碳纳米纤维的防静电纳米纤维过滤材料的优选实时方案,其中,所述包覆层中部设置易裂口。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基于碳纳米纤维的防静电纳米纤维过滤材料的优选实时方案,其中,所述吸附包设置有多个,且吸附包按相等的距离呈矩阵式分布。
[0013]一种基于碳纳米纤维的防静电纳米纤维过滤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14]步骤1:主体层制备,
[0015]将碳纳米纤维和导电纤维混合纺织合成主体层;
[0016]步骤2:吸附包制备,
[0017]将活性炭安装在空心柱状包覆层中组成吸附包;
[0018]步骤3:过滤层加工;
[0019]将木质纤维添加在分散液中接着将,添加木质纤维的分散液涂在主体层表面,并使用超声设备将分散液摊平,接着将分散液烘干即可形成木质纤维过滤层;
[0020]步骤4:组合加工;
[0021]将吸附包通过胶合的防止黏贴在主体层没有木质纤维的一层,接着将九个活性碳包之间的主体层通过热压机压合在一起。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当介质经过吸附包的时候可进行一定的吸附作用,当需要更好的吸附效果的时候,只需揉搓吸附包,使得吸附包内吸附颗粒散开填充到主体层空腔中,此时流通介质需要全部经过吸附介质才能透过主体层,进而可取得进一步的过滤效果;通过双层结构的主体层和双层过滤层的设置,使得装置可双层使用,且优化过滤效果;通过将主体层、吸附包和过滤层分层加工组合,有利于批量流程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23]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
[0026]图中:100、路基,100a、沥青层,200、支撑柱,300、盖板,310、钢筋,320、混凝土层,400、篦子本体,500、防蚊罩,500a、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2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碳纳米纤维的防静电纳米纤维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能够将通过吸附包的设置,使得装置的吸附能力可控。
[0029]图1

图2展示出的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碳纳米纤维的防静电纳米纤维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

图2,本实施方式的一种基于碳纳米纤维的防静电纳米纤维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主体部分包括主体层100、吸附包200和过滤层300。
[0030]主体层100用于提供主体支撑,具体的,所述主体层100对称设置,且两个主体层100之间设置有空腔;
[0031]吸附包200用于容纳吸附颗粒220,具体的,所述活性炭层包括设置在主体层100空腔之中的包覆层210和包覆在包覆层210内侧的吸附颗粒220,使用时,当介质经过吸附包200的时候可进行一定的吸附作用,当需要更好的吸附效果的时候,只需揉搓吸附包200,使得吸附包200内吸附颗粒220散开填充到主体层100空腔中,此时流通介质需要全部经过吸附介质才能透过主体层100,进而可取得进一步的过滤效果;
[0032]过滤层300用于进行初段过滤,具体的,所述过滤层300设置在主体层100外侧面,
由于主体层100双层结构设置使得过滤层300也具有双层,当流体介质经过过滤层300的时候大颗粒介质可被截留在过滤层300上。
[0033]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层100由碳纳米纤维和导电纤维混纺制成,所述导电纤维选用金属纤维、炭黑系纤维、导电型金属化合物纤维和导电高分子型纤维中的任意一种,可组成具有导电材料的纺织面料,有利于导走静电,防止静电损还。
[0034]进一步的,所述包覆层210呈空心圆柱状,所述吸附颗粒220采用活性炭材料,其结构简单,便于加工。
[0035]进一步的,所述包覆层210中部设置易裂口,有利于在挤压时候使得包覆层210更加容易破裂。
[0036]进一步的,所述吸附包200设置有多个,且吸附包200按相等的距离呈矩阵式分布,使得吸附包200破裂时候吸附颗粒220可以均匀分布在主体层100之间。
[0037]一种基于碳纳米纤维的防静电纳米纤维过滤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38]步骤1:主体层100制备,
[0039]将碳纳米纤维和导电纤维混合纺织合成主体层100;
[0040]步骤2:吸附包200制备,
[0041]将活性炭安装在空心柱状包覆层210中组成吸附包200;
[0042]步骤3:过滤层300加工;
[0043]将木质纤维添加在分散液中接着将,添加木质纤维的分散液涂在主体层100表面,并使用超声设备将分散液摊平,接着将分散液烘干即可形成木质纤维过滤层300;
[0044]步骤4:组合加工;
[0045]将吸附包200通过胶合的防止黏贴在主体层100没有木质纤维的一层,接着将九个活性碳包之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碳纳米纤维的防静电纳米纤维过滤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层(100),所述主体层(100)对称设置,且两个主体层(100)之间设置有空腔;吸附包(200),所述活性炭层包括设置在主体层(100)空腔之中的包覆层(210)和包覆在包覆层(210)内侧的吸附颗粒(220);过滤层(300),所述过滤层(300)设置在主体层(100)外侧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碳纳米纤维的防静电纳米纤维过滤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层(100)由碳纳米纤维和导电纤维混纺制成,所述导电纤维选用金属纤维、炭黑系纤维、导电型金属化合物纤维和导电高分子型纤维中的任意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碳纳米纤维的防静电纳米纤维过滤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210)呈空心圆柱状,所述吸附颗粒(220)采用活性炭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碳纳米纤维的防静电纳米纤维过滤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蕾陈玲叶伟强
申请(专利权)人:美埃南京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