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水器滤头防渗流水路控制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9035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净水器滤头防渗流水路控制模组,包含一净水器滤头、一第一流道水路模式及一第二流道水路模式以及一流道控制模块,流道控制模块,包括定置式水路板,第一流道两端设有进、出水孔与净水器滤头进、出水口相通,一具第一、第二通道之可旋式分流器,令使定置式水路板及可旋式分流器上下对接,定置式水路板保持固定模式固定进出水阜,可旋转式分流器以内旋转与定置式水路板对接,使旋转可旋转式分流器可切换至第一流道水路模式及可旋转切换至第二流道水路模式(更换模式),同时于切换旋转过程能衔街上下水路无缝接轨保持良好水密效果,防止渗漏之净水器渗流水路自动控制模块。模块。模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净水器滤头防渗流水路控制模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净水器滤头防渗流水路控制模组,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切换净水器上下水路切换的控制模块。

技术介绍

[0002]一般传统净水器,包括一滤头及一滤心,其滤芯系旋转套接于净水器滤头,于更换滤芯时须先关闭水源再进行更换,造成相当的不便,另一传统净水器,则于其滤头与滤芯间组设有一阀门接头供滤芯套接,惟其仅以单件阀门接头旋转件锁接,于接触处的结构易变形真圆度较差,易造成渗漏,因此如何克服于更换滤芯产生渗漏问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系凭借着长期对于相关产业的研究及融会贯通的构思意念,遂以多年的经验加以设计,经多方探讨并试作样品试验,乃推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净水器滤头防渗流水路控制模组,尤指可利用流道控制模块30上下对接的定置式水路板设有第一流道与可旋转式分流器设有第一、第二通道,令定置式水路板保持固定进出水阜,可旋转式分流器可活动旋转换第一、第二通道与定置式水路板第一流道相对,转变流道控制模块30的第一流道水路模式(滤水模式)、第二流道水路模式(更换模式)切换,及于切换过程中不产生泄漏的流道控制模块。
[0005]本专利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净水器滤头防渗流水路控制模组,尤指定置式水路板接合部内环面设有第一垫圈与可旋转式分流器的结合部上下对接形成第一道防线,达到良好水密效果及抵挡水槌的冲击,及于定置式水路板接合部底面外侧缘设有第二垫圈形成第二道防线,使切换过程保持真空,水不会往外漏,解决克服切换水路产生的泄漏问题。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净水器滤头防渗流水路控制模组,其包括:一净水器滤头、一流道控制模块、一滤壳、一滤芯,其中:
[0008]净水器滤头包括一进水口、一出水口、流道控制模块包括一设于上位的定置式水路板,一设于下位的可旋转式分流器,定置式水路板与可旋转式分流器上下对接组设于净水器滤头内侧,定置式水路板设有一具一进、出水孔与净水器滤头进、出水口相通的第一流道,可旋转式分流器具有一第一、第二信道,滤芯可分离地与流道控制模块的可旋转式分流器相接设,与可旋转式分流器组接形成连动,滤壳为一中空壳体,具有一第一、第二开放端的中空壳体,令第一端开放端与滤头接设,利用可旋转式分流器与滤芯组接或拆离形成连动可带动可旋转式分流器相应旋转作动,并藉以与定置式水路板以旋转对接切换转变使定式水路板第一流道恰与可旋转式分流器第一通道相对接通,呈第一流道水路模式(滤水模式),而旋出拆离滤芯时则再带动可旋转式分流器转向转换变化使定置式水路板第一流道恰与可旋转式分流器32第二通道相对接通至第二流道水路模式(更换模式)。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防渗流水路控制模组控制示意图。
[0010]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分解图。
[0011]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组合图。
[0012]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流道控制模块切换至第一流道水路模式局部剖视图。
[0013]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流道控制模块切换至第二流道水路模式局部剖视图。
[0014]图6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图立体分解图。
[0015]图7为图6的组合图。
[0016]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流道控制模块切换至第一流道水路模式局部剖视图。
[0017]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流道控制模块切换至第二流道水路模式局部剖视图。
[0018]【符号说明】
[0019]20净水器滤头
ꢀꢀꢀꢀꢀꢀꢀꢀꢀ
21进水口
ꢀꢀꢀꢀꢀꢀꢀꢀꢀꢀꢀꢀꢀꢀꢀ
22出水口
[0020]30、30a流道控制模块
ꢀꢀ
31、31a定置式水路板
ꢀꢀꢀꢀꢀ
311、311a第一流道
[0021]312、312a进水孔
ꢀꢀꢀꢀꢀꢀ
313、313a出水孔
ꢀꢀꢀꢀꢀꢀꢀꢀꢀ
314、314a接合部
[0022]315第一垫圈
ꢀꢀꢀꢀꢀꢀꢀꢀꢀꢀ
316第二垫圈
ꢀꢀꢀꢀꢀꢀꢀꢀꢀꢀꢀꢀ
32、32a可旋式分流器
[0023]321、321a第一通道
ꢀꢀꢀꢀ
322、322a第二通道
ꢀꢀꢀꢀꢀꢀꢀ
323、323a结合部
[0024]324滤心组接口
ꢀꢀꢀꢀꢀꢀꢀꢀ
325a上垫片
ꢀꢀꢀꢀꢀꢀꢀꢀꢀꢀꢀꢀꢀ
326a下垫片
[0025]40滤壳
ꢀꢀꢀꢀꢀꢀꢀꢀꢀꢀꢀꢀꢀꢀꢀ
41、42第一、第二开放端
ꢀꢀ
50滤芯
[0026]51组接头
ꢀꢀꢀꢀꢀꢀꢀꢀꢀꢀꢀꢀꢀ
S1第一流道水路模式
ꢀꢀꢀꢀꢀ
S2第二流道水路模式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防渗流水路控制模组控制示意图,其包含一具进、出水口21、22的净水器滤头20、一第一流道水路模式S1及一第二流道水路模式S2以及一流道控制模块30,其第一流道水路模式S1与第二流道水路模式S2的水路的入水及出水系经净水器滤头20的进、出水口21、22进水及出水,其流道控制模块30,包括一具第一流道311的定置式水路板31,其第一流道311两端设有进、出水孔312、313与净水器滤头20进、出水口21、22相通,及一具第一、第二通道321、322的可旋式分流器32,令使定置式水路板31及可旋式分流器32上下对接,定置式水路板31保持固定模式固定进出水阜,使旋转可旋式分流器32(此处于实施时系直接滤芯50旋入可旋式分流器32组接即可带动可旋式分流器32对应流道转向)即可令第一通道321与定置式水路板31的第一流道311相对,即切换至第一流道水路模式S1(滤水模式),使水流可由进水口21流经定置式水路板31进水孔312经第一流道311、可旋式分流器32第一通道321往下经滤芯50,再经由往出水孔313方向的第一通道321流往出水孔313由出水口22送出过滤水的滤水模式水路,又再旋转可旋式分流器32(此处于实施时系将滤芯50旋出即带动可旋式分流器32对应的流道转向)令第二通道322与定置式水路板31的第一流道311相对,即可控制切换至第二流道水路模式S2(更换模式),使水流可由进水口21流经定置式水路板31进水孔321经第一流道311直接由可旋式分流器32第二通道322往出水口22以旁侧水路流出而毋须关闭水源及不会往下泄漏的更换模式水路,达一净水器渗流水路自动控
制模块。
[0028]为能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可达到上述的功效,后续兹配合图式将列举出较佳的实施例,详述本
技术实现思路
如下:
[0029]请参阅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组合图,其包括:一净水器滤头20、流道控制模块30、一滤壳40、一滤芯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净水器滤头防渗流水路控制模组,包括:一净水器滤头、一流道控制模块、一滤壳、一滤芯,其中:净水器滤头包括一进水口、一出水口;流道控制模块包括一设于上位之定置式水路板,一设于下位之可旋转式分流器,定置式水路板与可旋转式分流器上下对接组设于净水器滤头内侧,定置式水路板设有一具一进、出水孔与净水器滤头进、出水口相通之第一流道,可旋转式分流器具有一第一、第二通道;滤芯可分离地与流道控制模块的可旋转式分流器相接设,与可旋转式分流器组接形成连动;滤壳为一中空壳体,具有一第一、第二开放端的中空壳体,令第一端开放端与滤头接设;利用可旋转式分流器与滤芯组接或拆离形成连动可带动可旋转式分流器相应旋转作动,并藉以与定置式水路板以旋转对接切换转变使定式水路板第一流道恰与可旋转式分流器第一通道相对接通,呈第一流道水路模式,而旋出拆离滤芯时则再带动可旋转式分流器转向转换变化使定置式水路板第一流道恰与可旋转式分流器第二通道相对接通至第二流道水路模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器滤头防渗流水路控制模组,其特征在于流道控制模块第一、第二流道水路模式两者系与净水器滤头的进水口及出水口相通,运用同一进出水口进出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器滤头防渗流水路控制模组,其特征在于滤头可设一活动式顶盖。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器滤头防渗流水路控制模组,其特征在于流道控制模块的定置式水路板底面中心可凹设有一接合部,可旋转式分流器中心向上凸设有一结合部,令其定置式水路板接合部与可旋转式分流器结合对可相对接形成一内旋式的组设对接连结。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净水器滤头防渗流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胜男
申请(专利权)人:溢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