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红外保健片、块、棒、条与球状材料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58985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远红外保健片、块、棒、条与球状材料的制造方法,将电气石、麦饭石、黄土石、纳米氧化钛和稀土中的氧化铒与氧化钕原料结合成组合体,先按配方材料称量、配比与搅拌,然后将材料放入坩埚,经逐级加温恒温再降温后倒出锅内材料,碾压成粉末,再经高温炉加热后制成各种形态的片、块、棒、条与球状材料备用,由此能够充分改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加强内部晶体结构的强度,使其具备易于释放远红外的功能。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制成的复合材料可用于成品加工,如制作项链吊坠、手链、帽舌、发夹和耳机等,加工简便,穿戴方便,可在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远红外保健片、块、棒、条与球状材料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烧结浇铸行业,涉及远红外保健的穿戴用材料,特别涉及一种远红外保健片、块、棒、条与球状材料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命安全与健康保健符合当前时代的主题,远红外线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光,是生命之光。利用远红外保健材料来保健养生越来越受到全体人民的广泛关注。因此,专利技术一种远红外保健片、块、棒、条与球状等异型材料可有效丰富穿戴行业用材与选材的宽泛取向,它将促使该领域科研人员研发出新的科研成果。
[0003]目前市场上远红外保健产品很多,大体上有远红外保健带、远红外纤维机织布、远红外保健衣、红外贴、远红外保健名片和远红外保健聚脂纤维等,这类产品的应用范围较窄;所以,如何研发出能够更好地促进人体对远红外保健产品的需求,在养生健康行业得到广泛应用,成为科研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0004]有鉴于此,研发一种选用方便、结构简单、易于穿带、促进人体血液循环,提高免疫机能的产品成为该领域科研人员寻求的新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远红外保健片、块、棒、条与球状材料的制造方法,将电气石、麦饭石、黄土石、纳米氧化钛和稀土中的氧化铒与氧化钕原料结合成组合体,先按配方材料称量、配比与搅拌,然后将材料放入坩埚,经逐级加温恒温再降温后倒出锅内材料,碾压成粉末,再经高温炉加热后制成各种形态的片、块、棒、条与球状材料备用,由此能够充分改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加强内部晶体结构的强度,使其具备易于释放远红外的功能,解决了按传统技术生产的远红外保健产品效果较为一般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一种远红外保健片、块、棒、条与球状材料的制造方法,将电气石、麦饭石、黄土石、纳米氧化钛和稀土中的氧化铒与氧化钕原料结合成组合体,先按配方材料称量、配比与搅拌,然后将材料放入坩埚,装料前坩埚底部与圆周体内部事先用陶瓷纤维棉衬实,材料装妥后,放入马弗炉逐级加温至1150℃,在此温度范围内恒温5小时,分级降温至80℃取出坩埚;将坩埚内材料倒出,待材料彻底冷却后,放入圆形模框内用油压机承载500公斤/立方厘米的压力,在超高压状态下反复碾压、破坏柱状晶格,迫使该烧结材料的晶体骨架变成反应物质结构的粉末,过筛后再碾压,直至烧结的晶体骨架材料粒径相仿为止;紧接着将烧结材料倒入坩埚,放进竖式高温炉加热,当温度达到1450℃时材料在坩埚内液化,此时用机械手抓取出坩埚,并将液体材料倒入预先安排好的模块内,模块表面做好保温,自然冷却后出模,形成具有形态的片、块、棒、条与球状的异型型材备用。
[0007]坩埚底部与圆周体内部衬实的陶瓷纤维棉不允许存有缝隙。
[0008]烧结的晶体骨架材料粒径为200


[0009]按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远红外保健片、块、棒、条与球状材料的制造方法,将电气石、麦饭石、黄土石、纳米氧化钛和稀土中的氧化铒与氧化钕原料结合成组合体,先按配方材料称量、配比与搅拌,然后将材料放入坩埚,经逐级加温恒温再降温后倒出锅内材料,碾压成粉末,再经高温炉加热后制成各种形态的片、块、棒、条与球状材料备用,由此能够充分改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加强内部晶体结构的强度,使其具备易于释放远红外的功能。
[0010]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制成的复合材料用于成品加工时,如制作项链吊坠,可以通过机械打磨、抛光处理完成成品;如果制作手链、帽舌、发夹和耳机等,只需取用对应材料进行机械加工、研磨、抛光处理后即可完成。因此,本专利技术方法的应用加工简便,穿戴方便,可在2
‑6㎛
远红外光子作用下,使分子活性激活,促进人体血液循环,提高免疫机能。
[0011]采用本专利技术的远红外保健片、块、棒、条与球状材料的制造方法,为日常远红外保健产品的选用提供了新的选项,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
[00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远红外保健片、块、棒、条与球状材料的制造方法,将电气石、麦饭石、黄土石、纳米氧化钛和稀土中的氧化铒与氧化钕原料结合成组合体,先按配方材料称量、配比与搅拌,然后将材料放入坩埚,装料前坩埚底部与圆周体内部事先用陶瓷纤维棉衬实,坩埚底部与圆周体内部衬实的陶瓷纤维棉不允许存有缝隙。
[0014]材料装妥后,放入马弗炉逐级加温至1150℃,在此温度范围内恒温5小时,分级降温至80℃取出坩埚。
[0015]将坩埚内材料倒出,待材料彻底冷却后,放入圆形模框内用油压机承载500公斤/立方厘米的压力,在超高压状态下反复碾压、破坏柱状晶格,迫使该烧结材料的晶体骨架变成反应物质结构的粉末,过筛后再碾压,直至烧结的晶体骨架材料粒径相仿为止。烧结的晶体骨架材料粒径约为200


[0016]紧接着将烧结材料倒入坩埚,放进竖式高温炉加热,当温度达到1450℃时材料在坩埚内液化,此时用机械手抓取出坩埚,并将液体材料倒入预先安排好的模块内,模块表面做好保温,自然冷却后出模,形成具有各种形态的片、块、棒、条与球状的异型型材备用。
[0017]这样的制作方法能够充分改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加强内部晶体结构的强度,使其具备易于释放远红外,成品加工时,如制作项链吊坠,可以通过机械打磨、抛光处理完成成品;如果制作手链、帽舌、发夹和耳机等,只需取用对应材料进行机械加工、研磨、抛光处理后即可完成。因此,采用这种方法二次加工简便,穿戴方便,可在2
‑6㎛
远红外光子作用下,使分子活性激活,促进人体血液循环,提高免疫机能。
[0018]当然,本
内的一般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上述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专利技术,而并非用作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只要在本专利技术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上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等都将落在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远红外保健片、块、棒、条与球状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电气石、麦饭石、黄土石、纳米氧化钛和稀土中的氧化铒与氧化钕原料结合成组合体,先按配方材料称量、配比与搅拌,然后将材料放入坩埚,装料前坩埚底部与圆周体内部事先用陶瓷纤维棉衬实,材料装妥后,放入马弗炉逐级加温至1150℃,在此温度范围内恒温5小时,分级降温至80℃取出坩埚;将坩埚内材料倒出,待材料彻底冷却后,放入圆形模框内用油压机承载500公斤/立方厘米的压力,在超高压状态下反复碾压、破坏柱状晶格,迫使该烧结材料的晶体骨架变成反应物质结构的粉末,过筛后再碾压,直至烧结的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超高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