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实现高亮度图像的阴极射线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8955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阴极射线管,包括:带有内部荧光屏的屏盘;密封到屏盘背部上的锥体;安装在锥体的颈部内以便发射电子束,并有加速电极的电子枪;设置在锥体的锥形部分上以将加速电压传送给电子枪的加速电极的阳极钮;设置在阳极钮和电子枪的加速电极之间以将它们电连接的导电金属线。导电金属线包括涂敷在锥体内表面上的石墨膜,和设置在阳极钮和电子枪的加速电极之间的多个低电阻导电部件。(*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实现高亮度图像的阴极射线管(CRT),更具体地说,涉及可提高落在荧光屏上的电子束聚焦性能的CRT,由此实现高亮度图像。通常,将CRT设计成通过利用从电子枪发射的电子束,激发涂敷在荧光屏上的荧光体,在玻璃屏幕上再现原始图像。近来已改进了CRT,以便适应对具有高分辨率和高清晰度图像大尺寸屏幕的要求。并且,为满足这一要求,在各种技术问题中,提高产生的图像亮度成为关键因素。目前已提出了在CRT制造过程中使用具有高渗透特性的屏盘屏幕或涂敷有附加的颜料或染料的荧光屏的技术,以便提高亮度特性。然而,这种技术不能增加CRT屏幕的亮度比,并且使生产成本增加。特别是在在荧光屏上涂敷附加的颜料或染料的技术中,涂敷工艺采取复杂的步骤,并且不能合并到现有屏幕处理步骤中。此外,附加的颜料或染料可能被过量地涂敷在荧光屏上,从而使荧光体发光效率降低。因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实现高亮度图像的CRT,该CRT基本上消除了因有关技术的局限和缺点产生的这样那样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CRT,该CRT提高了落在荧光屏上的电子束的聚焦性能,从而实现高亮度图像,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并适合现有屏幕加工工序。本专利技术附加的特征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显示出来,从所作描述中部分特征和优点将是显而易见的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是可以得知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它优点将通过在所写说明书和其权利要求以及附图中特别指出的结构实现。为达到这些和其它优点,该CRT包括带有内部荧光屏的屏盘;密封到屏盘背部上的锥体;安装在锥体的颈部内以便发射电子束的电子枪,该电子枪有用于加速电子束和使电子束射在荧光屏上的加速电极;设置在锥体的外部周边以便在荧光屏上扫描电子束的偏转线圈;直接放置在荧光屏后以确保每个电子束轰击正确的荧光体的选色荫罩;设置在锥体的锥形部分上以便将加速电压传送给电子枪的加速电极的阳极钮;和设置在阳极钮和电子枪的加速电极之间以将阳极钮电连接到加速电极上的导电金属线。导电金属线包括涂敷在锥体内表面上的石墨膜,和设置在阳极钮和电子枪的加速电极之间的多个低电阻导电部件。此外,导电金属线可用涂敷在锥体内表面上的粉末状金属膜形成。应明白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都是示范性的和说明性的,并且旨在提供对如权利要求所述的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解释。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专利技术的原理,所包括的这些附图提供对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它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在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是展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CRT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说明根据优选实施例的CRT电子枪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展示根据优选实施例的CRT导电金属线的放大的剖视图;及图4是展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优选实施例的CRT的剖面示意图。在以下的详细描述中,通过简单地说明由完成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设想的最佳模式的方式,只示出并描述了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如将实现的那样,能够对本专利技术在各种明显的方面进行修改,所有修改都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视为实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现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例。图1是展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CRT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中所示,CRTB包括带有内部荧光屏3的屏盘1,密封到屏盘1背部上的锥体9,安装在锥体9的颈部内以便发射电子束的电子枪G,设置在锥体9的外部周边以便在荧光屏3上扫描电子束的偏转线圈5,和直接放置在荧光屏3后以确保每个电子束轰击正确的荧光体的选色荫罩7。此外,如图2中所示,电子枪G形成有三极管部分13和主聚焦透镜部分15。三极管部分13以电子束E的形式产生热电子,并对电子束E进行预聚焦。主透镜部分15加速预聚焦的电子束E,由此使其射到荧光屏3上。主透镜部分15由聚焦电极15a和加速电极15b构成。在工作时,聚焦电极15a从芯柱11接收7~8kV范围内的聚焦电压,而加速电极15b从阳极钮17接收约25kV的加速电压,该芯柱11从后部连接到电子枪G上,该阳极钮17设置在锥体9的锥形部分上。为接收工作电压,加速电极15b带有连接件16,该连接件16有与锥体9的颈部的内表面接触的端部。同时,在阳极钮17和加速电极15b的连接件16与之接触的锥体9的颈部之间设置导电金属线20。导电金属线20将阳极钮17电连接到加速电极15b上。然而,当只将通常涂敷在锥体9的内表面上的石墨膜19用作导电金属线20时,由外部馈送到阳极钮17上的加速电压不被完全传送给加速电极15b,因为从阳极钮17到加速电极15b范围内的石墨膜19的电阻高达10kΩ。这样,当阳极钮17通过石墨膜19将25kV的加速电压传送给加速电极15b时,在加速电极15b中接收的电压因电阻而下降到23kV。因此,用于使电子束E加速并射到荧光屏3的正确荧光体上的加速电极15b的性能降低。这样,电子束E的速度变得相对低,并且所获得的落在荧光屏3上的电子束点的尺寸变大,由此引起整个束聚焦性能的下降。聚焦性能的下降意味着落在荧光屏上的电子束E的能量密度变低。这样,发光效率下降,因而引起亮度下降。因此,如图3中所示,除前述石墨膜19外,本专利技术的导电金属线20带有低电阻导电部件21。低电阻导电部件21位于石墨膜19和锥体9的内表面之间。在本优选实施例中,至少可设置多于一个的低电阻导电部件21。低电阻导电部件21是导线形或板形的,以便将阳极钮17电连接到加速电极15b上。低电阻导电部件21最好用高导电材料,例如铁,银和镍形成。当将石墨膜19和低电阻导电部件21用作导电金属线20时,从阳极钮17到加速电极15b范围内的导电金属线20的电阻小于5kΩ,并因此使加到加速电极15b上的加速电压的损失减到最小。结果,电子束E的速度变得相对较高,并且使射在荧光屏上的电子束E的点尺寸减到最小。这样,电子束E能以高能量密度射到适当的荧光体上,由此在屏幕上实现高亮度图像。图4是展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优选实施例的CRT的剖面示意图。在本优选实施例中,粉末状金属膜23代替石墨膜19涂敷在锥体9的内表面上。并被用作导电金属线20。粉末状金属膜23用高导电性的粉末状金属如铁,银和镍形成。从阳极钮17到加速电极15b范围内的粉末状金属膜23的电阻也小于5kΩ,由此与在第一优选实施例中一样,在屏幕上实现高亮度图像。如上所述,在本专利技术的CRT中,导电金属线20使加到加速电极15b上的加速电压的下降减到最小,并确保电子束E以高能量密度落在荧光屏上。以这种方式,荧光屏上荧光体的发光程度变高,由此在屏幕上实现高亮度图像。此外,这种增加CRT屏幕亮度比的方法能以低成本实现,并可容易地用于现有的屏幕加工工序中。显然,对本领域熟练人员来说,对用于实现高亮度图像的本专利技术CRT可做出各种修改,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实质或范围。本专利技术旨在覆盖本专利技术的修改和变型,只要这些修改和变型在所附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实现高亮度图像的阴极射线管,该阴极射线管包括:带有内部荧光屏的屏盘;密封到屏盘背部上的锥体;安装在锥体的颈部以便发射电子束的电子枪,该电子枪有用于加速电子束和使电子束射在荧光屏上的加速电极;设置在锥体的外部周边以在荧 光屏上扫描电子束的偏转线圈;直接放置在荧光屏后以确保每个电子束轰击正确的荧光体的选色荫罩;设置在锥体的锥形部分上以将加速电压传送给电子枪的加速电极的阳极钮;和设置在阳极钮和电子枪的加速电极之间以将阳极钮电连接到加速电极上的导电金 属线。

【技术特征摘要】
KR 1997-8-26 40894/971.一种用于实现高亮度图像的阴极射线管,该阴极射线管包括带有内部荧光屏的屏盘;密封到屏盘背部上的锥体;安装在锥体的颈部以便发射电子束的电子枪,该电子枪有用于加速电子束和使电子束射在荧光屏上的加速电极;设置在锥体的外部周边以在荧光屏上扫描电子束的偏转线圈;直接放置在荧光屏后以确保每个电子束轰击正确的荧光体的选色荫罩;设置在锥体的锥形部分上以将加速电压传送给电子枪的加速电极的阳极钮;和设置在阳极钮和电子枪的加速电极之间以将阳极钮电连接到加速电极上的导电金属线。2.如权利要求1的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导电金属线包括涂敷在锥体内表面上的石墨膜,和设置在阳极钮和电子枪的加速电极之间的多个低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焕哲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管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