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悬臂快速排水的蜂鸣器结构及其壳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8948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单悬臂快速排水的蜂鸣器结构及其壳体结构。该单悬臂快速排水的蜂鸣器结构,其包括:壳体结构,其具有:外壳体,其一侧具有结合开口;内部锥面,形成于外壳体的内侧面,又形成音压腔室且音压腔室的两侧分别具有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及导音柱体,其借由单一支撑悬臂形成于音压腔室内且位于第二开口的位置;压电音片,结合于第一开口;以及盖板,结合于结合开口。借由本创作的实施,可以最简单的设计成最高排除音压腔室积水的功效。单的设计成最高排除音压腔室积水的功效。单的设计成最高排除音压腔室积水的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悬臂快速排水的蜂鸣器结构及其壳体结构


[0001]本技术为一种单悬臂快速排水的蜂鸣器结构及其壳体结构,特别为一种交通载具、工业安全、商业警示、或居家安全警示用的单悬臂快速排水的蜂鸣器结构及其壳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蜂鸣器是一种电子讯响器,采用电压供电,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印表机、复印机、报警器、电子玩具、汽车电子设备、电话机、定时器

等电子产品中作发声器件。蜂鸣器与喇叭是不同的产品,蜂鸣器通电后会发出震动警示音,用于防盗或其它警示用途。
[0003]现有习知的蜂鸣器,往往因为外部雨水或积水的喷溅,渗入蜂鸣器的音压腔室内,如果没有快速或有效的排除积水,则会造成音频失真,更严重时甚至会造成蜂鸣器的损坏无法工作,因此如何设计出能快速排除积水的蜂鸣器壳体,已经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0004]新型内容
[0005]本技术为一种单悬臂快速排水的蜂鸣器结构及其壳体结构,其主要是要解决如何以最简单的设计,使蜂鸣器能达成快速有效排除积水的功效。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单悬臂快速排水的蜂鸣器结构,其包括:壳体结构,其具有:外壳体,其是由环绕壁体所形成,且环绕壁体的一侧具有结合开口;内部锥面,其亦为环绕壁体且形成于外壳体的内侧面,又内部锥面的中空部形成音压腔室且音压腔室的两侧分别具有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及导音柱体,其借由单一支撑悬臂形成于音压腔室内且位于第二开口的位置;压电音片,结合于第一开口;以及盖板,结合于结合开口。
[0007]本技术又提供一种单悬臂快速排水的蜂鸣器壳体结构,其包括:外壳体,其是由环绕壁体所形成,且环绕壁体的一侧具有结合开口;内部锥面,其亦为环绕壁体且形成于外壳体的内侧面,又内部锥面的中空部形成音压腔室且音压腔室的两侧分别具有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以及导音柱体,其借由单一支撑悬臂形成于音压腔室内且位于第二开口的位置。
[0008]借由本技术的实施,至少可以达到下列进步功效:
[0009]一、设计简单且可有效降低成本。
[0010]二、可使蜂鸣器能快速有效排除积水。
[0011]为了使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申请专利范围及图式,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可轻易地理解本技术相关的目的及优点,因此将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技术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单悬臂快速排水的蜂鸣器结构的分解实施例图。
[0013]图2为单悬臂快速排水的蜂鸣器结构的结合实施例图。
[0014]图3为图2的剖视实施例图。
[0015]图4为导音柱体及支撑悬臂的立体实施例图。
[0016]【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17]100:单悬臂快速排水的蜂鸣器结构
ꢀꢀꢀꢀꢀꢀꢀꢀ
10:壳体结构
[0018]110:外壳体
ꢀꢀꢀꢀꢀꢀꢀꢀꢀꢀꢀꢀꢀꢀꢀꢀꢀꢀꢀꢀꢀꢀꢀꢀꢀꢀꢀꢀ
111:结合开口
[0019]120:内部锥面
ꢀꢀꢀꢀꢀꢀꢀꢀꢀꢀꢀꢀꢀꢀꢀꢀꢀꢀꢀꢀꢀꢀꢀꢀꢀꢀ
121:音压腔室
[0020]120a:第一开口
ꢀꢀꢀꢀꢀꢀꢀꢀꢀꢀꢀꢀꢀꢀꢀꢀꢀꢀꢀꢀꢀꢀꢀꢀꢀ
120b:第二开口
[0021]130:导音柱体
ꢀꢀꢀꢀꢀꢀꢀꢀꢀꢀꢀꢀꢀꢀꢀꢀꢀꢀꢀꢀꢀꢀꢀꢀꢀꢀ
131:支撑悬臂
[0022]20:压电音片
ꢀꢀꢀꢀꢀꢀꢀꢀꢀꢀꢀꢀꢀꢀꢀꢀꢀꢀꢀꢀꢀꢀꢀꢀꢀꢀꢀ
30: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单悬臂快速排水的蜂鸣器结构100,其包括:壳体结构10;压电音片20;以及盖板30。又壳体结构10,其具有:外壳体110;内部锥面120;及导音柱体130。
[0024]外壳体110,其为蜂鸣器结构100的外部主结构,外壳体110是由环绕壁体所形成,且环绕壁体的一侧具有结合开口111。
[0025]内部锥面120,其亦为环绕壁体且形成于外壳体110的内侧面,又内部锥面120的中空部形成音压腔室121且音压腔室121的两侧,分别具有第一开口120a及第二开口120b。
[0026]内部锥面120可以为圆形锥面,又内部锥面120的第一开口120a的截面积是大于第二开口120b的截面积,也就是说,内部锥面120呈现上窄下宽的圆锥结构。
[0027]如图4所示,导音柱体130,其借由单一支撑悬臂131形成于音压腔室121内且位于第二开口120b的位置,因为只有单一支撑悬臂131,因此当外部的雨水或水源,由外部溅入音压腔室121后,在排出音压腔室121内的积水时,可以减少排出的阻力,此外又配合内部锥面120上窄下宽的圆锥结构,如此更能达成快速排出积水的功效。
[0028]导音柱体130为三角圆锥体结构,如此可以有效增加音压又可减少音阻。又设计时,导音柱体130的底面,是可与外壳体110在第二开口120b处的底面切齐,以使整体外观更为平整。
[0029]又如图1至图3所示,压电音片20,结合于第一开口120a,并且与音压腔室121共同作用,以产生蜂鸣声音。
[0030]盖板30,当压电音片20及相关电路(图未示)完成设置后,此时可以将盖板30结合于结合开口111,以形成完整的蜂鸣器结构100。
[0031]惟上述各实施例是用以说明本技术的特点,其目的在使熟习该技术者能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而非限定本技术的专利范围,故凡其他未脱离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而完成的等效修饰或修改,仍应包含在申请专利范围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悬臂快速排水的蜂鸣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结构,其具有:外壳体,其是由环绕壁体所形成,且该环绕壁体的一侧具有结合开口;内部锥面,其亦为环绕壁体且形成于该外壳体的内侧面,又该内部锥面的中空部形成音压腔室,又该音压腔室的两侧分别具有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及导音柱体,其借由单一支撑悬臂形成于该音压腔室内且位于该第二开口的位置;压电音片,结合于该第一开口;以及盖板,结合于该结合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鸣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内部锥面为圆形锥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鸣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开口的截面积大于该第二开口的截面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鸣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导音柱体为三角圆锥体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蜂鸣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导音柱体的底面与该外壳体于该第二开口处的底面切齐。6.一种单悬臂快速排水的蜂鸣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氶张华锜
申请(专利权)人:志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