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汉大学专利>正文

颌骨截骨导板就位指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58880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颌骨截骨导板就位指示系统,包括就位指示装置、截骨导板和设置在所述截骨导板上与所述就位指示装置相配合的就位孔;所述就位指示装置包括作为主体的粗柱、细柱和外侧面板,整体呈锥形瓶型,所述粗柱和细柱直接固定相连,所述细柱与所述外侧面板相连,所述就位孔整体呈圆台形,孔道内径与指示装置的粗柱相匹配。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在视野受限的情况下,精准地判断截骨导板是否与骨面完全贴合,直观、准确地确定截骨线的位置,提高了手术效率和精准度。效率和精准度。效率和精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颌骨截骨导板就位指示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辅助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用于颌骨截骨导板的就位指示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颌骨是面部形态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先天畸形、外伤、肿瘤切除以及炎性反应等因素均可导致颌骨畸形。颌骨畸形可以通过整形手术来修复,其中颌骨截骨术是矫正颌骨畸形最常用的术式之一,如上颌Lefort I型截骨术或下颌矢状劈开截骨术矫治骨性II、III类牙颌面畸形、下颌角截骨术矫治下颌角肥大畸形等。颌骨截骨术的手术入路主要有口外、口内、口内与口外联合入路等。颌骨截骨手术口内入路隐蔽,皮肤无遗留手术痕迹,但是手术视野受限,不能直观地观察截骨线,且操作空间狭窄,且由于颌面解剖结构的复杂性等原因,使得截骨手术具有一定的困难和局限性,常常导致截骨线位置不准确、截骨线不整齐、甚或可能形成两条或以上截骨线,不仅降低了手术的精确度,浪费了手术时间,也增加了对局部组织的损伤,甚至有可能导致骨折等。另外如骨切开线位置不当,容易损伤颌内动脉及下牙槽神经血管束,造成大出血。因此,手术中准确定位截骨线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是截骨术后获得良好牙合关系和容貌美观效果的关键。对于有经验的医生,也只是凭自身的经验以及技术直接判断截骨位置,不能确保截骨位置的准确性,没有一定临床经验的医生则更难以较好的把握截骨线的位置。
[0003]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数字化技术、三维打印等来辅助进行截骨导板的制作,依据截骨导板来指导术中截骨线的位置,从而增加手术的精准性、减少手术时间等。截骨导板的使用对于手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具有一定创新意义和指导作用。
[0004]然而,目前临床使用的截骨导板缺乏定位指示装置,当其放置于口腔手术区域时,受到口唇大小的限制和局部解剖的影响,视野上只能看到导板上缘与骨面的贴合情况。而截骨导板内侧面及下缘与骨面的贴合情况无法确定,只能凭术者的感觉和经验。因此,术中无法确保截骨导板的内侧面及下缘和骨面贴合严密、对位准确。当导板下部出现翘起、旋转等情况时,会导致截骨位置的不准确,甚至引起术中出血、意外骨折、截骨线不流畅、双侧不对称及术后效果不理想等一系列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颌骨截骨导板就位指示系统,以便在术中确定导板是否准确就位并指导截骨,提高截骨的精确性,复制术前设计,减少术后并发症。
[0006]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颌骨截骨导板就位指示系统,包括就位指示装置、截骨导板和设置在所述截骨导板上与所述就位指示装置相配合的就位孔;所述就位指示装置包括作为主体的粗柱、细柱和外侧面板,整体呈锥形瓶型,所述粗柱和细柱直接固定相连,所述细柱与所述外侧面板相连,所述就位孔整体呈圆台形,孔道内径与指示装置的粗柱相匹配。
[0008]进一步地,所述粗柱呈圆台体,由下至上直径逐渐减小,下底面与所述截骨导板上对应的就位孔底端直径相匹配,其表面与截骨导板内侧表面匹配,粗柱由下至上直径逐渐减小,上底面与细柱及导板上对应的就位孔顶端直径相匹配,所述粗柱高与截骨导板厚度一致。
[0009]进一步地,所述细柱圆柱体,底面直径与所述粗柱顶上底面及导板上对应的就位孔顶端直径相匹配,长度与导板厚度一致。
[0010]进一步地,所述粗柱与所述细柱通过各自的一个底面相连,共用同一中心轴。
[0011]进一步地,所述外面板呈圆饼状,直径宽于所述细柱直径。
[0012]进一步地,所述外面板的一面为内侧面,与所述细柱底面相连,另一面为外侧面,其表面与截骨导板外侧表面匹配。
[0013]进一步地,所述就位孔孔道内径与就位指示装置的粗柱直径一致,直径由下至上递减,使所述就位指示装置的粗柱和细柱部分可以自由地进出所述孔道且不会滑脱。
[0014]进一步地,所述孔道顶端内径小于所述就位指示装置外面板的直径,使所述外面板无法进入孔道,防止就位指示装置滑脱出就位孔。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1.使用本专利技术所述就位指示系统,可以精确判断导板是否完全就位,直观、准确地确定截骨线的位置,且一个截骨导板上可同时应用多个就位指示系统,具有更佳的稳定性。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截骨手术的精准性和术后效果。
[0017]2.本专利技术所述就位指示系统结构小巧,其主要构件放置于术中暴露的下颌升支前外侧面,就位容易,不需要过多地剥离软组织,有利于近、远心骨段的血运和术后骨的愈合。
[0018]3.将颌骨截骨导板与就位指示系统一体化设计,可通过三维打印快速成型法制作,既简化了制作流程,又减少了分次制作和组装中可能产生的误差。
[0019]4.本专利技术所述就位指示系统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作,且使用方便,因而有利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20]附图1是本申请的颌骨截骨导板就位指示系统中的就位指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2是本申请的颌骨截骨导板就位指示系统中的就位孔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3是本申请的颌骨截骨导板就位指示系统在导板完全就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4是本申请的颌骨截骨导板就位指示系统在导板未完全就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5是本申请的颌骨截骨导板就位指示系统在导板完全就位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标:1

外面板,2

细柱,3

粗柱,4

截骨导板,5

就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1

5所示,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所述颌骨截骨导板4就位指示系统及其使用方法作进一步说明。
[0027]实施例1
[0028]1.术前数据采集
[0029]术前正畸结束后,取患者上、下颌石膏模型备用。通过CT扫描获取患者颌面部硬组织的CT数据。使用三维扫描仪扫描上、下颌石膏模型,通过相应软件获得石膏模型的三维扫描文件。
[0030]2.手术设计与导板和导板就位指示装置制作
[0031]使用数字化三维重建软件获得患者颌面部的三维重建图像,导入石膏模型的三维扫描文件用来替换牙列,来获得更清楚的牙列及咬合。根据患者面型、咬合和头影测量的数据设计手术方案,在三维重建图像上设计截骨线,进行模拟截骨。依据手术方案设计截骨导板4和导板就位指示系统,得到建模数据。需要注意的是,截骨导板4上至少设计有三个就位孔5和与之对应的导板就位指示装置,且就位孔5能让就位指示装置的粗柱3和细柱2通过,而外面板1无法通过。这些就位孔5应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以确保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设计完成后,将设计好的就位指示系统的建模数据导入三维打印机中,应用三维打印机打印制作带有就位指示系统的颌骨截骨导板4。带有就位指示系统的截骨导板4打印完成后,打磨、消毒后备用。在上述实施例中,粗柱3底面直径约为3mm,与导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颌骨截骨导板就位指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就位指示装置、截骨导板和设置在所述截骨导板上与所述就位指示装置相配合的就位孔;所述就位指示装置包括作为主体的粗柱、细柱和外侧面板,整体呈锥形瓶型,所述粗柱和细柱直接固定相连,所述细柱与所述外侧面板相连,所述就位孔整体呈圆台形,孔道内径与指示装置的粗柱相匹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颌骨截骨导板就位指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粗柱呈圆台体,由下至上直径逐渐减小,下底面与所述截骨导板上对应的就位孔底端直径相匹配,其表面与截骨导板内侧表面匹配,粗柱由下至上直径逐渐减小,上底面与细柱及导板上对应的就位孔顶端直径相匹配,所述粗柱高与截骨导板厚度一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颌骨截骨导板就位指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细柱呈圆柱体,底面直径与所述粗柱顶上底面及导板上对应的就位孔顶端直径相匹配,长度与导板厚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启龙吴姝萱刘念柯周奕娆党俊杰马至功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