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纹夜蛾侧沟茧蜂的室内饲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58860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天敌昆虫饲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斜纹夜蛾侧沟茧蜂的室内饲养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将水稻种子播种育苗,备用;(2)在育好的水稻苗上接入草地贪夜蛾或斜纹夜蛾幼虫;(3)将水稻苗连同草地贪夜蛾或斜纹夜蛾幼虫放进养虫笼中,放在室内培养;(4)接入斜纹夜蛾侧沟茧蜂雌雄蜂,让斜纹夜蛾侧沟茧蜂寄生;(5)移除斜纹夜蛾侧沟茧蜂;(6)饲养步骤(4)中被寄生的幼虫至寄生蜂老熟幼虫钻出寄主体壁,吐丝结茧化蛹;(7)将斜纹夜蛾侧沟茧蜂蜂茧挑出,放入指形管中,待其羽化;(8)重复步骤(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斜纹夜蛾侧沟茧蜂的室内饲养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天敌昆虫饲养
,具体涉及一种斜纹夜蛾侧沟茧蜂的室内饲养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Fabricius)、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frugiperda(Smith)、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
ü
bner)和灰翅夜蛾Spodoptera mauritia(Boisduval)均属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是全世界分布的恶性农业害虫,具有分布广、食性杂、繁殖力强、破坏性大等特点,幼虫咬食植物可造成植物叶片孔洞或缺刻,严重时造成植物死亡,甚至绝收,给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社会影响。目前防控夜蛾科害虫的方法仍以化学防治为主,但大量使用化学农药造成的农药残留、生态环境污染、害虫抗性增高等问题已逐渐凸显。
[0003]斜纹夜蛾侧沟茧蜂Microplitis prodeniae Rao&Kurian,属膜翅目Hymenoptera茧蜂科Braconidae,是斜纹夜蛾、灰翅夜蛾、草地贪夜蛾、甜菜夜蛾等夜蛾科害虫的优势寄生蜂,能够有效抑制害虫种群数量的增长。该蜂广泛分于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全年寄生率为22.31%,最高寄生率可达62.8%,寄生寄主后可使寄主取食量迅速减小,最终死亡,极大的降低了害虫对寄主植物的为害程度,且可在田间产生持续效应,应用前景广阔,且利于农产品质量安全及生态环境安全。鉴于斜纹夜蛾侧沟茧蜂极强的控害能力和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国内学者已陆续开展该蜂的生物学及应用生态学研究,但目前仍未见对该蜂人工繁育技术的研究和专利问世。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斜纹夜蛾侧沟茧蜂的室内饲养方法,其解决现有技术中无人工繁育斜纹夜蛾侧沟茧蜂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斜纹夜蛾侧沟茧蜂的室内饲养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0007](1)将水稻种子泡水催芽,发芽后进行播种育苗,待水稻苗长至8

12cm时,备用;
[0008](2)在育好的水稻苗上接入1龄末至2龄的草地贪夜蛾或斜纹夜蛾幼虫;
[0009](3)将水稻苗连同草地贪夜蛾或斜纹夜蛾幼虫放进养虫笼中,并将养虫笼放在温度为27
±
2℃,光周期为L:D=14:10,相对湿度为70
±
5%的室内培养;
[0010](4)在养虫笼中接入羽化后已交配的斜纹夜蛾侧沟茧蜂成蜂5对,同时在养虫笼中放入蜂蜜水为斜纹夜蛾侧沟茧蜂成蜂提供营养,让斜纹夜蛾侧沟茧蜂寄生草地贪夜蛾或斜纹夜蛾幼虫;
[0011](5)48h后移除斜纹夜蛾侧沟茧蜂至其他养虫笼中,让其继续寄生草地贪夜蛾或斜纹夜蛾幼虫,直至死亡;
[0012](6)用水稻秧苗继续饲养步骤(4)中被寄生的草地贪夜蛾或斜纹夜蛾幼虫,直至草
地贪夜蛾或斜纹夜蛾幼虫发育至4龄,挑除未被寄生的草地贪夜蛾或斜纹夜蛾幼虫,饲养成功被寄生的草地贪夜蛾或斜纹夜蛾幼虫至斜纹夜蛾侧沟茧蜂老熟幼虫钻出寄主体壁,吐丝结茧化蛹;
[0013](7)将斜纹夜蛾侧沟茧蜂蜂茧挑出,放入容器中,待其羽化;
[0014](8)重复步骤(1)

(7),对斜纹夜蛾侧沟茧蜂进行继代饲养。
[0015]为了缩短水稻发芽的时间,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1)中,水稻种子用水浸泡3

5h进行催芽。本专利技术用水稻喂食草地贪夜蛾或斜纹夜蛾幼虫,更有利于斜纹夜蛾侧沟茧蜂寄生,也有利于斜纹夜蛾侧沟茧蜂幼虫的成长。
[0016]为了减少移栽水稻的时间和提高水稻苗的成活率,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1)中,用上口径为7cm、底径为7cm、高为8cm的育苗杯播种育苗。
[0017]为了使得斜纹夜蛾侧沟茧蜂更好选择寄生,获得更好地寄生效果,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2)中,草地贪夜蛾或斜纹夜蛾幼虫的接入量90

110头。
[0018]为了方便大规模饲养和操作,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3)中,养虫笼的规格为30cm
×
30cm
×
30cm。
[0019]为了给斜纹夜蛾侧沟茧蜂提供营养,提高斜纹夜蛾侧沟茧蜂寄生数量,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4)中蜂蜜水的质量浓度为10%,用脱脂棉团蘸满。
[0020]为了提高斜纹夜蛾侧沟茧蜂成虫率,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7)中,斜纹夜蛾侧沟茧蜂蜂茧盛放的容器为指形管。
[0021]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2]1、通过本专利技术方法饲养的斜纹夜蛾侧沟茧蜂寄主幼虫成活率高、化蛹率和羽化率高,且幼虫历期和羽化时间短,成虫成活时间长,为人工大量繁殖斜纹夜蛾侧沟茧蜂打下基础。
[0023]2、本专利技术方法饲养的斜纹夜蛾侧沟茧蜂种性不易退化,能够稳定提供足够的斜纹夜蛾侧沟茧蜂蜂源,满足开展各项昆虫学研究的需要。
[0024]3、本专利技术以1龄末至2龄的草地贪夜蛾或斜纹夜蛾作为中间寄主,利用斜纹夜蛾侧沟茧蜂的寄生特性,在室内人工环境下获得斜纹夜蛾侧沟茧蜂,实现斜纹夜蛾侧沟茧蜂的室内人工扩繁,为斜纹夜蛾侧沟茧蜂的大田防治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第三代时被寄生的草地贪夜蛾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第三代时老熟幼虫从草地贪夜蛾体壁钻出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第三代时被寄生的草地贪夜蛾图。
[0028]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斜纹夜蛾侧沟茧蜂雌成虫图。
[0029]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斜纹夜蛾侧沟茧蜂雌雄交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
围。
[0031]实施例1
[0032]一种斜纹夜蛾侧沟茧蜂的室内饲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3](1)将水稻种子用水浸泡3h催芽,发芽后用上口径7cm、底径7cm、高8cm的育苗方杯播种育苗,待水稻苗长至12cm时,备用;
[0034](2)在育好的水稻苗上接入90头1龄末至2龄的草地贪夜蛾或斜纹夜蛾幼虫;
[0035](3)将水稻苗连同斜纹夜蛾幼虫放进规格为30cm
×
30cm
×
30cm的养虫笼中,并将养虫笼放在温度为27
±
2℃,光周期为L:D=14:10,相对湿度为70
±
5%的室内培养;
[0036](4)在养虫笼中放入羽化后已交配的成虫斜纹夜蛾侧沟茧蜂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斜纹夜蛾侧沟茧蜂的室内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水稻种子泡水催芽,发芽后进行播种育苗,待水稻苗长至8

12cm时,备用;(2)在育好的水稻苗上接入1龄末至2龄的草地贪夜蛾或斜纹夜蛾幼虫;(3)将水稻苗连同草地贪夜蛾或斜纹夜蛾幼虫放进养虫笼中,并将养虫笼放在温度为27
±
2℃,光周期为L:D=14:10,相对湿度为70
±
5%的室内培养;(4)在养虫笼中接入羽化后已交配的斜纹夜蛾侧沟茧蜂成蜂5对,同时在养虫笼中放入蜂蜜水为斜纹夜蛾侧沟茧蜂成蜂提供营养,让斜纹夜蛾侧沟茧蜂寄生草地贪夜蛾或斜纹夜蛾幼虫;(5)48h后移除斜纹夜蛾侧沟茧蜂至其他养虫笼中,让其继续寄生草地贪夜蛾或斜纹夜蛾幼虫,直至死亡;(6)用水稻秧苗继续饲养步骤(4)中被寄生的草地贪夜蛾或斜纹夜蛾幼虫,直至草地贪夜蛾或斜纹夜蛾幼虫发育至4龄,挑除未被寄生的草地贪夜蛾或斜纹夜蛾幼虫,饲养成功被寄生的草地贪夜蛾或斜纹夜蛾幼虫至斜纹夜蛾侧沟茧蜂老熟幼虫钻出寄主体壁,吐丝结茧化蛹;(7)将斜纹夜蛾侧沟茧蜂蜂茧挑出,放入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江梅覃武陈红松何瞻蔡晓燕朱华冠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