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刺蝽的室内饲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58860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昆虫饲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侧刺蝽的室内饲养方法,具体为:(1)取玉米种子播种,玉米苗待用;(2)将玉米苗放入养虫笼内,接入已配对并处于产卵盛期的侧刺蝽雌雄成虫,待侧刺蝽产卵48h后,更换玉米苗盆,将含有侧刺蝽卵块的旧玉米苗盆转移至另一养虫笼中,室内孵化培养卵块直至若虫孵化;(4)侧刺蝽若虫长至2龄时在养虫笼中接入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侧刺蝽的室内饲养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昆虫饲养
,具体涉及一种侧刺蝽的室内饲养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侧刺蝽(Andrallus spinidens)属半翅目益蝽亚科,其广泛分布于全球热带和暖温带地区,包括中国、菲律宾、日本、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孟加拉等,是鳞翅目、鞘翅目和膜翅目等害虫幼虫的自然捕食性天敌,具有极强的控害能力和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目前国内学者鲜少开展侧刺蝽的生物学及应用生态学研究,未见有对侧刺蝽人工繁育技术的研究和报道。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侧刺蝽的室内饲养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侧刺蝽的室内饲养方法,本专利技术方法侧刺蝽经过多代饲养后,种性未出现退化,且本专利技术方法饲养得到的侧刺蝽生命体征参数优异。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侧刺蝽的室内饲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1)取玉米种子浸泡清水催芽,发芽后进行播种,玉米苗长出3

5张真叶,待用;
[0007](2)将玉米苗放入养虫笼内,接入已配对并处于产卵盛期的侧刺蝽雌雄成虫10对,以草地贪夜蛾幼虫饲喂,让侧刺蝽自由交配、产卵,待侧刺蝽产卵48h后,更换玉米苗盆,将含有侧刺蝽卵块的旧玉米苗盆转移至另一养虫笼中;
[0008](3)将含有卵块的养虫笼放置在温度为27
±
1℃,光周期为14L:10D,相对湿度为 70
±
5%的室内孵化培养卵块直至若虫孵化,定期给玉米苗浇水;
[0009](4)若虫长至2龄后,在养虫笼中接入2

3龄草地贪夜蛾幼虫;
[0010](5)待若虫长至4龄时,用4

5龄草地贪夜蛾幼虫饲喂至成虫;
[0011](6)重复步骤(1)

(5),对侧刺蝽进行继代饲养。
[0012]侧刺蝽初孵若虫,主要取食卵中营养,而侧刺蝽1龄若虫主要吸食玉米苗汁液,玉米苗汁液能够为1龄若虫提供水分和营养物质,有利于1龄若虫的存活及生长发育。
[0013]为了使得玉米种子更快发芽,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1)中,将玉米种子用清水浸泡3

4 h后,取出催芽。
[0014]为了使得玉米种子更快发芽,同时为了提高若虫的成活率,所述浸泡种子的液体为清水。
[0015]为了不重复二次移栽,直接将播种长好的玉米苗移入养虫笼中,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1) 中,将玉米种子在育苗盆中播种,玉米苗播种量48

55株/盆,播种深度为2cm。
[0016]为了促进侧刺蝽生长发育,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4)中,侧刺蝽若虫和2

3 龄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数量比为1:2

3。猎物太多,侧刺蝽杀死猎物后即丢弃,造成食物浪费,还容易使食物腐败,滋生蛆虫或细菌,影响侧刺蝽生长发育;猎物太少,侧刺蝽不能获得充足
的营养,造成侧刺蝽生长发育缓慢,个体弱小,产卵量减少等情况。
[0017]为了促进侧刺蝽生长发育,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5)中,侧刺蝽若虫和4

5 龄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数量比为1:2

3。猎物太多,侧刺蝽杀死猎物后即丢弃,造成食物浪费,还容易使食物腐败,滋生蛆虫或细菌,影响侧刺蝽生长发育;猎物太少,侧刺蝽不能获得充足的营养,造成侧刺蝽生长发育缓慢,个体弱小,产卵量减少等情况。为了方便操作和饲养,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养虫笼的规格为30cm
×
30cm
×
30cm。
[0018]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9]1、本专利技术采用玉米苗作为产卵基质和食源寄主植物,玉米原料易得,成本低,易于保存,人为操作减少;通过本专利技术方法饲养侧刺蝽产卵量多、发育历期短、成虫存活时间长,各发育阶段存活率高,有利于大量扩繁天敌昆虫侧刺蝽,提高野外释放量。
[0020]2、本专利技术以草地贪夜蛾作为猎物昆虫饲养侧刺蝽,继代饲养后,种性未退化,实现捕食性天敌侧刺蝽的室内人工扩繁。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第三代时侧刺蝽卵块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第三代时侧刺蝽初孵若虫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第三代时侧刺蝽1龄若虫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第三代时侧刺蝽2龄若虫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第三代时侧刺蝽3龄若虫图。
[0026]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第三代时侧刺蝽4龄若虫图。
[0027]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第三代时侧刺蝽成虫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实施例1
[0030](1)将玉米种子用清水浸泡3.5h后,取出催芽,发芽后将玉米种子在育苗盆(上口径14.5cm、底径10cm、高12.5cm)中播种,播种深度为2cm,玉米苗平均播种量50 株/盆,玉米苗长出3

5张真叶,待用;
[0031](2)将1盆玉米苗放入养虫笼内(养虫笼为30cm
×
30cm
×
30cm),接入已配对并处于产卵盛期的侧刺蝽雌雄成虫10对,以草地贪夜蛾幼虫饲喂,让侧刺蝽自由交配、产卵,待侧刺蝽产卵48h后,更换玉米苗盆,将含有侧刺蝽卵块的旧玉米苗盆转移至另一养虫笼中;
[0032](3)将含有卵块的养虫笼放置在温度为27
±
1℃,光周期14L:10D,相对湿度为70
ꢀ±
5%的室内孵化培养卵块直至若虫孵化,定期给玉米苗浇水;
[0033](4)若虫长至2龄后,在养虫笼中接入2

3龄草地贪夜蛾幼虫,侧刺蝽若虫和2

3 龄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数量比为1:2.5;
[0034](5)待若虫长至4龄时,用4

5龄草地贪夜蛾幼虫饲喂至成虫,侧刺蝽若虫和4

5 龄
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数量比为1:2.5;
[0035](6)重复步骤(1)

(5),对侧刺蝽进行继代饲养。
[0036]实施例2
[0037](1)将玉米种子用浸泡清水3h后,取出催芽,发芽后将玉米种子在育苗盆(上口径14.5cm、底径10cm、高12.5cm)中播种,播种深度为2cm,玉米苗平均播种量48 株/盆,玉米苗长出3

5张真叶,待用;
[0038](2)将1盆玉米苗放入养虫笼内(养虫笼为30cm
×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刺蝽的室内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取玉米种子浸泡清水催芽,发芽后进行播种,玉米苗长出3

5张真叶,待用;(2)将玉米苗放入养虫笼内,接入已配对并处于产卵盛期的侧刺蝽雌雄成虫10对,以草地贪夜蛾幼虫饲喂,让侧刺蝽自由交配、产卵,待侧刺蝽产卵48h后,更换玉米苗盆,将含有侧刺蝽卵块的旧玉米苗盆转移至另一养虫笼中;(3)将含有卵块的养虫笼放置在温度为27
±
1℃,光周期为14L:10D,相对湿度为70
±
5%的室内孵化培养卵块直至若虫孵化,定期给玉米苗浇水;(4)若虫长至2龄后,在养虫笼中接入2

3龄草地贪夜蛾幼虫;(5)待若虫长至4龄时,用4

5龄草地贪夜蛾幼虫饲喂至成虫;(6)重复步骤(1)

(5),对侧刺蝽进行继代饲养。2.如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江梅覃武陈红松于永浩蔡晓燕张桦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