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果树栽培灌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8677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果树栽培灌溉装置,涉及树栽培管理技术领域,包括:主体;主体内部呈中空状,且套箍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套装在主体外侧;密封插杆呈竖直状插接于主体内部,且主体顶部安装有两个网板,网板与主体内部相通,并且夹紧螺栓连接于主体顶部;集雨弧板呈环绕状连接于主体顶部外围;供水管连接于主体底部,且埋地插管与供水管底部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埋地插管直接将水流灌溉至深层土壤内,从而避免表层土壤水分蒸发,减少水流浪费,提升果树灌溉补水效果。解决了传统果树补水灌溉,部分水分位于表层土壤内,容易受光照影响造成蒸发,致使所浇灌的水分难以完全被果树根系吸收,影响果树补水灌溉效果的问题。果树补水灌溉效果的问题。果树补水灌溉效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果树栽培灌溉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果树栽培管理
,特别涉及一种果树栽培灌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世界淡水资源日益紧缺,而人类对粮食的需求也不断上升,淡水资源已经成为农业发展和世界粮食供应的安全威胁。要破解耕地面积有限、淡水资源紧缺和世界粮食需求上涨之间的难题,发展节水灌溉成为关键;节水灌溉以最低限度的用水量获得最大的产量或收益,也就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灌溉水量的农作物产量和产值的灌溉措施;目前果树节水的灌溉方式主要有管道灌溉、滴灌、喷灌、微喷灌和渗灌几种。
[0003]然而,就目前传统果树栽培灌溉作业,通常需要人工在先行果树周边开挖土槽,将水流浇灌至土槽内,操作过程比较繁琐,对水流利用较低,部分水分位于表层土壤内,容易受光照影响造成蒸发,致使所浇灌的水分难以完全被果树根系吸收,影响果树补水灌溉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果树栽培灌溉装置,当雨水经排水口流至果树的树干部位,主体对水流进行阻挡,雨水渗透至树干部位土壤内,防止水流受栽种地形影响向一侧流淌,保障果树精准灌溉效果,降低雨水的浪费,当灌溉水流经供水管进入埋地插管内部时,埋地插管直接将水流灌溉至深层土壤内,从而避免表层土壤水分蒸发,减少水流浪费,提升果树灌溉补水效果。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果树栽培灌溉装置,具体包括:主体、密封插杆、集雨弧板和供水管;
[0006]主体内部呈中空状,且套箍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套装在主体外侧;
[0007]密封插杆呈竖直状插接于主体内部,且主体顶部安装有两个网板,网板与主体内部相通,并且夹紧螺栓连接于主体顶部;
[0008]集雨弧板呈环绕状连接于主体顶部外围;
[0009]供水管连接于主体底部,且埋地插管与供水管底部相连,三通阀出水端通过软管与供水管相连通,三通阀进水端与灌溉管路相连。
[0010]可选地,主体内侧呈环绕状开设有蓄水腔,蓄水腔容积为20L,蓄水腔顶部呈对称状开设有两个进水口,主体顶部呈环绕状设有集雨槽,集雨槽通过进水口与蓄水腔相连通。
[0011]可选地,主体有两部分构成,蓄水腔分别位于主体两部分内,蓄水腔两端连通部位分别嵌装有密封圈,密封圈与主体两部分相贴,主体外侧呈环绕状开设有环槽,套箍套装在主体外侧环槽内,套箍两端分别与紧固螺栓相连。
[0012]可选地,网板呈圆弧状,网板边框具有磁力,网板吸附在进水口外侧。
[0013]可选地,集雨槽外围呈环绕状开设有十个插槽,集雨弧板底端滑动插接与集雨槽外围插槽内。
[0014]可选地,蓄水腔底部开设有排水口,密封插杆滑动插接与蓄水腔内部,密封插杆底端设有橡胶塞,橡胶塞滑动插接与蓄水腔底部排水口内。
[0015]可选地,供水管底部连接有三个埋地插管,埋地插管底端呈圆锥状,埋地插管插入土壤内,埋地插管的管壁上呈环绕状开设有斜孔,网筒套装在埋地插管外侧。
[0016]可选地,主体顶部开设有两个螺孔,夹紧螺栓螺纹连接于主体顶部螺孔内。
[0017]有益效果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各实施例的果树栽培灌溉装置,与传统果树灌溉装置相比,当雨水经排水口流至果树的树干部位,主体对水流进行阻挡,雨水渗透至树干部位土壤内,保障果树精准灌溉效果,降低雨水的浪费,当灌溉水流经供水管进入埋地插管内部时,埋地插管直接将水流灌溉至深层土壤内,从而避免表层土壤水分蒸发,减少水流浪费,提升果树灌溉补水效果。
[0019]此外,通过主体的设置,将主体套装在果树的树干底部,通过主体对阳光进行遮挡,起到对果树的树干部位土壤保湿效果,当外界降雨时,通过集雨槽对降水进行收集,使雨水经进水口流入蓄水腔内部,以便在降水稀少时节,通过蓄水腔内部存储的雨水对果树进行浇灌,提升降水利用效果;并且配合密封圈的设置,通过紧固螺栓将套箍两端收紧,从而通过套箍将主体两部分固定连接在一起,使密封圈与主体两部分保持紧密贴合状态,保障密封圈对蓄水腔连通部位密封效果。
[0020]此外,通过密封插杆的设置,当需要使用蓄水腔内部雨水对果树进行灌溉时,通过密封插杆将橡胶塞从蓄水腔底部排水口内拔出,使雨水经排水口流至果树的树干部位,主体对水流进行阻挡,雨水渗透至树干部位土壤内,防止水流受栽种地形影响向一侧流淌,保障果树精准灌溉效果,降低雨水的浪费,并且配合埋地插管和网筒的设置,将埋地插管插入土壤内,起到对主体底部固定效果,网筒防止土壤经斜孔进入埋地插管内部,当水流经供水管进入埋地插管内部时,埋地插管将水流灌溉至深层土壤内,从而避免表层土壤水分蒸发,减少水流浪费,提升果树灌溉补水效果。
[0021]此外,通过夹紧螺栓的设置,当主体两部分套装在果树的树干底部后,转动夹紧螺栓,使夹紧螺栓内端贴合在果树外侧,通过夹紧螺栓对移栽的果树进行夹持固定,保障果树移栽后的稳定性,避免果树受外界风力影响来回晃动,导致果树根系受损,影响移栽果树成活率。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做简单地介绍。
[0023]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4]在附图中:
[0025]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顶轴侧结构示意图;
[0026]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底轴侧结构示意图;
[0027]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主体轴侧结构示意图;
[0028]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主体两部分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9]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主体部分轴侧结构示意图;
[0030]图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集雨弧板轴侧结构示意图;
[0031]图7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供水管、埋地插管、三通阀和软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2]图8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埋地插管与网筒拆分结构示意图。
[0033]附图标记列表
[0034]1、主体;101、蓄水腔;1011、进水口;1012、排水口;102、集雨槽;1021、插槽;103、螺孔;104、环槽;
[0035]2、密封圈;
[0036]3、套箍;
[0037]4、紧固螺栓;
[0038]5、密封插杆;501、橡胶塞;
[0039]6、网板;
[0040]7、夹紧螺栓;
[0041]8、集雨弧板;
[0042]9、供水管;
[0043]10、埋地插管;1001、斜孔;
[0044]11、网筒;
[0045]12、三通阀;
[0046]13、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47]为了使得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目的、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文中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具有本领域通常的含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的部件。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果树栽培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主体(1)内部呈中空状,且套箍(3)通过紧固螺栓(4)固定套装在主体(1)外侧;密封插杆(5),密封插杆(5)呈竖直状插接于主体(1)内部,且主体(1)顶部安装有两个网板(6),网板(6)与主体(1)内部相通,并且夹紧螺栓(7)连接于主体(1)顶部;集雨弧板(8),集雨弧板(8)呈环绕状连接于主体(1)顶部外围;供水管(9),供水管(9)连接于主体(1)底部,且埋地插管(10)与供水管(9)底部相连,三通阀(12)出水端通过软管(13)与供水管(9)相连通,三通阀(12)进水端与灌溉管路相连。2.如权利要求1果树栽培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主体(1)内侧呈环绕状开设有蓄水腔(101),蓄水腔(101)容积为20L,蓄水腔(101)顶部呈对称状开设有两个进水口(1011),主体(1)顶部呈环绕状设有集雨槽(102),集雨槽(102)通过进水口(1011)与蓄水腔(101)相连通。3.如权利要求1果树栽培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主体(1)有两部分构成,蓄水腔(101)分别位于主体(1)两部分内,蓄水腔(101)两端连通部位分别嵌装有密封圈(2),密封圈(2)与主体(1)两部分相贴,主体(1)外侧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友银刘健刘向蕾李永强宗宇郭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