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隧道空气净化的碳中和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空气净化
,具体为基于隧道空气净化的碳中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碳中和(carbonneutral),是通过计算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然后采用不同的技术手段把二氧化碳排放量吸收掉,以达到环保的目的;碳中和中重要的操作之一是碳捕集(Carbon capture),把排入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捉回来,才能真正实现净零排放。
[0003]交通运输行业是全球第二大碳排放源,是各国碳中和行动的关注重点。随着我国交通运输需求将持续高速增长,减排难度和减排潜力也将随之增大,为加快开展交通运输行业碳达峰路径、碳中和路径低排区,国家发布了《绿色交通标准体系(2016年)》,纳入覆盖节能降碳、生态保护、污染防治、资源循环利用以及监测、评定与监管等方面的221项标准。
[0004]隧道作为最主要的交通设施,隧道内集聚着大量的污染空气,这些污染空气主要来自汽车发动机排出的尾气,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二氧化碳等一些有害气体,以及细小可颗粒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隧道空气净化的碳中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预过滤区,所述空气预过滤区包括安装在空气净化通路进风端上的导风管(1)以及外壳(10);所述导风管(1)贯穿外壳(10)并将外壳(10)内部分割成两个气流内腔;所述外壳(10)内固定设置有两个关于导风管(1)对称的除湿装置(3),所述导风管(1)中部固定连接有阻风板(6),所述导风管(1)两端均设有除尘装置,每个所述除尘装置出风端一侧均设有两个涡轮风扇(11),两个所述涡轮风扇(11)分别设置在两个气流内腔内,且每个除尘装置出风端一侧还均设有两个通风口(7),所述外壳(10)上还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导风管(1)前后端内壁分别通过支架转动设置有涡轮风扇(11),所述涡轮风扇(11)传动轴末端与传动机构传动连接,且传动机构还用于驱动两个所述除尘装置同时相背运动于两个气流内腔之间;静电过滤区,所述静电过滤区用于吸附处理流经空气预过滤区后空气中还存有的细微颗粒物;碳中和区,所述碳中和区用于中和净化流经静电过滤区后空气中含有的二氧化氮气体和二氧化碳气体;运行动力区,所述运行动力区用于将流经碳中和区的清洁空气向隧道外排出;所述空气预过滤区、静电过滤区、碳中和区以及运行动力区均安装在同一行车隧道的空气净化通路上,且空气预过滤区、静电过滤区、碳中和区以及运行动力区从空气净化通路的进风端至出风端顺序安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隧道空气净化的碳中和系统,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除尘装置分别包括第一初效过滤器(15)和第二初效过滤器(25),所述第一初效过滤器(15)为疏水性位于导风管(1)前端,所述第二初效过滤器(25)位于导风管(1)后端,且第一初效过滤器(15)和第二初效过滤器(25)上设置有相同的结构;所述第一初效过滤器(15)通过上下端与其固定设置的滑杆(16)水平滑动设置在外壳(10)内壁,所述外壳(10)侧壁开设有用于避让滑杆(16)的长圆孔,所述滑杆(16)两端外壁传动连接在能使得滑杆(16)横向左右滑动的传动机构上,所述第一初效过滤器(15)穿过导风管(1)侧壁横向开设的避让通槽,且与导风管(1)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初效过滤器(15)长度大于导风管(1)内壁宽度二倍,位于第一初效过滤器(15)后端的所述外壳(10)内壁固定设置有阻挡片(17),所述阻挡片(17)上开设有清理孔(18),位于清理孔(18)后端的所述外壳(10)内壁通过支架转动设置有吹灰风扇(19),所述吹灰风扇(19)转动轴后端传动连接在传动机构内,且传动机构当第一初效过滤器(15)滑动将清理孔(18)覆盖时能启动吹灰风扇(19)转动,靠近阻挡片(17)后端的所述导风管(1)侧壁通过扭簧转动设置有开启板(20),所述开启板(20)远离铰接点一端固定设置有触发轴(21),所述触发轴(21)穿过外壳(10)侧壁开设的用于避让触发轴(21)的圆弧长圆孔(22)两端传动连接在传动机构上,且传动机构当第一初效过滤器(15)滑动将清理孔(18)覆盖时能触发开启板(20)打开,位于第一初效过滤器(15)前端的所述外壳(10)底面上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卸灰口(2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隧道空气净化的碳中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电机(26)、电磁杆(27),所述电机(26)固定设置在外壳(10)上端,所述电机(26)输出轴外端转动设置有切换套(28),所述切换套(28)转动设置在外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兴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进贤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