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纱生产用智能抓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8465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棉纱生产用智能抓棉装置,包括:抓棉输送舱、多轴运动机台、高压输送风泵以及转动安装于抓棉输送舱内部的棘辊抓棉机构,棘辊抓棉机构的端部传动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多轴运动机台和高压输送风泵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有控制器,抓棉输送舱的一侧设有输送导斗,棘辊抓棉机构包括主动棘辊和从动棘辊,主动棘辊的端部活动连接有固定于抓棉输送舱外侧的万向进气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多轴运动结构,利用多轴运动机台和液压升降结构实现该抓棉装置的空间运动并利用控制器的编程控制执行自动化运动,对某一点位棉花原料进行自动抓取与运动输送,完成整个抓棉操作无需人工操作,提高棉纱生产设备工作效率。提高棉纱生产设备工作效率。提高棉纱生产设备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棉纱生产用智能抓棉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纱生产
,具体为棉纱生产用智能抓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棉花的使用在纺织业中极为常见,在对棉花进行使用时一般需要对棉花进行加工处理,抓棉机属于棉花处理的一个重要处理设备。抓棉机是位于棉纺生产线的第一道工序,适合于加工棉、棉型化纤和中长化纤,间隙下降的打手随小车运转顺序抓取,被抓取的纤维束块被风机抽吸经梳棉管道送至下一机台,它的好坏最直接决定后面成纱的质量。
[0003]现有的抓棉装置主要通过负压管道输送给后面的机械中进行下步工序的加工生产,被抓取的纤维束块被风机抽吸经梳棉管道送至下一机台,它的好坏最直接决定后面成纱的质量,但是目前的一些抓棉机还需要大量的人工来操作,不能智能化自动快速的工作,因棉花原料中以及存放位置往往会混有一些杂质,采用负压吸附的方式易将大量杂质吸附混入棉纤维团内部,难以去除容易对后续的开清棉工序造成影响甚至造成开清棉机械损坏,也影响最终成品的质量。
[0004]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棉纱生产用智能抓棉装置,来解决目前存在的自动化程度低、负压吸附易混入杂质的问题,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6]为此,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棉纱生产用智能抓棉装置,包括:抓棉输送舱、多轴运动机台、高压输送风泵以及转动安装于抓棉输送舱内部的棘辊抓棉机构,所述棘辊抓棉机构的端部传动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多轴运动机台和高压输送风泵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抓棉输送舱的一侧设有输送导斗;所述棘辊抓棉机构包括主动棘辊和从动棘辊,所述主动棘辊和从动棘辊的大小相同且呈平行布置于抓棉输送舱的底部,所述主动棘辊的端部活动连接有固定于抓棉输送舱外侧的万向进气机构,所述主动棘辊和从动棘辊的表面均设有若干抓棉锥刺并均匀分布;所述高压输送风泵包括叶轮端盒、密封端盖以及位于叶轮端盒内部的涡扇叶轮,所述叶轮端盒的一侧设有与抓棉输送舱内腔相连通的出气法兰,所述叶轮端盒的表面设有与进气法兰,且进气法兰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雾化进气组件,所述雾化进气组件包括进气导座和位于进气导座内部的水液雾化喷座,所述进气导座的顶面设有进气滤片,所述水液雾化喷座的数量为若干且均匀分布于进气导座的内壁表面,所述水液雾化喷座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水液急束管。
[0007]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多轴运动机台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液压升降杆,所述液压升降杆的输入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或PLC控制器结构。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单片机或PLC控制器进行编程输入,并利用控制器的
编程控制执行自动化运动,对某一点位棉花原料进行自动抓取与运动输送,完成整个抓棉操作无需人工操作,提高棉纱生产设备工作效率。
[0009]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抓棉输送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位于主动棘辊和从动棘辊正上方的防退阀板,所述防退阀板呈对称布置且防退阀板为橡胶软板结构,所述输送导斗的内部设有输送导出板,所述输送导出板的顶面与输送导斗的端部相连接。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主动棘辊和从动棘辊的相对旋转运动进行棉花原料的抓取运动输送至抓棉输送舱的内部,双棘辊的机械抓取方式相较于传统气动式吸料结构更加高效,棉纤维团进入抓棉输送舱后受挤压推动至防退阀板的上方截留于抓棉输送舱的内部。
[0011]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主动棘辊和从动棘辊表面的抓棉锥刺呈交错分布,所述主动棘辊和从动棘辊的间距等于抓棉锥刺的长度,所述抓棉锥刺呈圆锥状结构且抓棉锥刺的表面为圆滑光面结构。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主动棘辊和从动棘辊的相对旋转运动将棉纤维束团抓取进入抓棉输送舱的内部,抓棉锥刺的光面结构便于棉纤维束团脱落主动棘辊和从动棘辊的表面进一步的,所述主动棘辊的内部设有导气扇叶,所述主动棘辊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位于导气扇叶之间的脱料导风孔,所述万向进气机构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气泵,且万向进气机构的内腔与脱料导风孔相连通,所述万向进气机构包括泵送腔盒与进气涡轮结构,所述主动棘辊的端部设有贯穿抓棉输送舱和泵送腔盒的管状转轴结构,所述管状转轴的端部与进气涡轮固定连接。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主动棘辊和从动棘辊旋转运动的过程中,通过万向进气机构持续对主动棘辊进行泵气,从而对棉纤维束团进行除尘除杂,且便于棉纤维束团脱落主动棘辊和从动棘辊表面。
[0014]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多轴运动机台包括安装机台和偏转舵机,所述偏转舵机为旋转舵机结构,所述偏转舵机的输出端与安装机台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机台的一侧与抓棉输送舱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机台的顶面固定安装有与涡扇叶轮端部传动连接的输送电机。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抓取棉纤维原料位置以及输送点位进行偏转舵机、液压升降结构以及输送电机运动执行指令的编程控制,利用控制器根据编程指令驱动设备工作,将抓棉输送舱的底面对向棉花原料堆放点位,并在输送电机工作前,通过偏转舵机偏转将输送导斗的端口对向下级处理设备喂料口。
[0016]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进气滤片为金属防尘滤网结构,所述进气滤片的顶面呈弧形拱面结构;对高压输送风泵的进气进行滤尘处理,避免引入外部杂质混入棉纤维内部,且弧形拱面可有效提高进气表面积,增大进气量实现高效气动推送。
[0017]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水液雾化喷座为超声波雾化器结构,所述水液雾化喷座呈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于进气导座的内壁表面,所述水液雾化喷座的端部通过水液急束管连接有水液输送泵。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雾化进气组件进行超声波作用将液体分解为细密雾化颗粒,混入进气中对棉纤维束团进行加湿处理,以此来消除棉絮之间的静电作用,便于工作避免对粉尘的静电吸附和静电火花的产生。
[0019]本专利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多轴运动结构,利用多轴运动机台和液压升降结构实现该抓棉装置的空间运动并利用控制器的编程控制执行自动化运动,对某一点位棉花原料进行自动抓取与运动输送,完成整个抓棉操作无需人工操作,提高棉纱生产设备工作效率。
[0020]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双啮合棘辊结构,利用主动棘辊和从动棘辊的相对旋转运动进行棉花原料的抓取运动输送至抓棉输送舱的内部,双棘辊的机械抓取方式相较于传统气动式吸料结构更加高效,避免棉纤维束团较大堵塞入口,且可有效避免对空气粉尘的吸入,保持产品原料整洁。
[0021]3.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利用气动输送接合的方式,在抓棉输送舱的一端设置高压气流泵送结构,利用高压输送风泵进行快速气流导入并平行推动棉纤维束团进行输送,输送效率高,且利用雾化进气组件的配合对棉纤维束团进行加湿处理,以此来消除棉絮之间的静电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棉纱生产用智能抓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抓棉输送舱(100)、多轴运动机台(300)、高压输送风泵(400)以及转动安装于抓棉输送舱(100)内部的棘辊抓棉机构(200),所述棘辊抓棉机构(200)的端部传动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多轴运动机台(300)和高压输送风泵(400)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抓棉输送舱(100)的一侧设有输送导斗(110);所述棘辊抓棉机构(200)包括主动棘辊(210)和从动棘辊(220),所述主动棘辊(210)和从动棘辊(220)的大小相同且呈平行布置于抓棉输送舱(100)的底部,所述主动棘辊(210)的端部活动连接有固定于抓棉输送舱(100)外侧的万向进气机构(230),所述主动棘辊(210)和从动棘辊(220)的表面均设有若干抓棉锥刺(211)并均匀分布;所述高压输送风泵(400)包括叶轮端盒(410)、密封端盖(420)以及位于叶轮端盒(410)内部的涡扇叶轮(430),所述叶轮端盒(410)的一侧设有与抓棉输送舱(100)内腔相连通的出气法兰,所述叶轮端盒(410)的表面设有与进气法兰,且进气法兰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雾化进气组件(440),所述雾化进气组件(440)包括进气导座(441)和位于进气导座(441)内部的水液雾化喷座(443),所述进气导座(441)的顶面设有进气滤片(444),所述水液雾化喷座(443)的数量为若干且均匀分布于进气导座(441)的内壁表面,所述水液雾化喷座(443)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水液急束管(44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棉纱生产用智能抓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轴运动机台(30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液压升降杆,所述液压升降杆的输入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或PLC控制器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棉纱生产用智能抓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棉输送舱(100)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位于主动棘辊(210)和从动棘辊(220)正上方的防退阀板(120),所述防退阀板(120)呈对称布置且防退阀板(120)为橡胶软板结构,所述输送导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翔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万丰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