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脊柱微创手术的单侧双通道内镜外固定夹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58453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脊柱微创手术的单侧双通道内镜外固定夹持系统,包括用于将整个固定系统固定于床沿的床端固定部,床端固定部连接有方向调节部,方向调节部的端部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角度调节装置的端部连接有内镜夹持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无需医护人员,即可实现将单侧双通道内镜固定的效果,节省了人力并且可以实现双手操作手术工具,提高了操作的精准度和稳定性,大大减少损伤脊髓和神经根的风险,避免了人工固定时所产生的抖动或晃动,并且通过各部件之间的配合,在保证了多方向调节的前提下,使内镜的固定更加稳定,适用于所有脊柱微创手术中的单侧双通道内镜的固定。定。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脊柱微创手术的单侧双通道内镜外固定夹持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领域,涉及一种外固定夹持系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脊柱微创手术的单侧双通道内镜外固定夹持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脊柱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微创手术方式日新月异,不同的脊柱微创手术方法可以治疗包括颈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退行性滑脱或峡部裂性滑脱、腰椎退变性或特发性脊柱侧凸、腰椎失稳、腰椎感染、腰椎结核、腰椎管内肿瘤等各类腰椎疾病以及胸椎管狭窄。
[0003]在采用单侧双通道技术(UBE)进行脊柱微创手术时,,该技术通常建立两个通道,一个为观察通道,用于提供手术视野和连续冲洗,一个为器械操作通道,用于器械操作。手术时,通常采用两个横切口作为观察和操作两个通道入口,并在观察通道中置入内窥镜(也称内镜),在操作通道置入手术工具,手术中需要医护人员左手(非力手)持内窥镜暴露手术视野,右手(力手)操作手术工具进行手术。由于手术时间往往较长,导致手持内窥镜的医护人员产生疲惫感,不仅耗费人力,还有可能影响内窥镜成像的效果,另外,单手操作手术工具的精准度、稳定性和力度不如双手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用于脊柱微创手术的单侧双通道内镜外固定夹持系统,以达到在无需人工的情况下固定内窥镜的目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脊柱微创手术的单侧双通道内镜外固定夹持系统,包括用于将整个固定系统固定于床沿的床端固定部,所述床端固定部连接有方向调节部,所述方向调节部的端部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所述角度调节装置的端部连接有内镜夹持部。
[0006]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靠近方向调节部的第一调节片,和靠近内镜夹持部的第二调节片,所述第一调节片和第二调节片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互相啮合的第一锯齿部和第二锯齿部,所述第一调节片和第二调节片之间还设置有用于紧固第一锯齿部和第二锯齿部啮合的紧固螺栓。
[0007]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所述内镜夹持部包括“匚”型的夹持本体,所述夹持本体的其中一个端部贯穿设置有夹持螺栓,所述夹持螺栓朝向夹持本体内的一侧转动设置有用于与夹持本体的另一端部相配合、共同将内镜夹持的夹持块。
[0008]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锯齿部为与第一调节片端部一体设置的圆形,相应的,所述第二锯齿部为与第二调节片端部一体设置的圆形;所述第一锯齿部朝向第二锯齿部一面为由圆心向圆周发散的锯齿形,相应的,所述第二锯齿部朝向第一锯齿部一面为由圆心向圆周发散的锯齿形,所述第一锯齿部和第二锯齿部通过相互啮合的圆形锯齿啮合并调节第一调节片与第二调节片之间的角度。
[0009]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限定: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可拆卸的设置于方向调节部的端部。
[0010]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床端固定部包括“匚”型的固定本体,所述固定本体的其中一个端部贯穿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朝向固定本体内的一侧转动设置有用于与固定本体的另一端部相配合、共同将装置夹持固定于床端的固定块。
[0011]作为对本技术的再进一步限定:所述紧固螺栓设置于第一锯齿部和第二锯齿部的圆心处,并贯穿第一调节片和第二调节片,所述紧固螺栓的端部设置有便于其旋转的拧紧头。
[0012]作为对本技术的再进一步限定:所述方向调节部的端部设置有用于与第一调节片配合的安装平面,所述安装平面上设置有安装螺栓,所述第一调节片朝向安装螺栓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螺栓通过安装槽贯穿第一调节片,将第一调节片固定。
[0013]作为对本技术的再进一步限定:所述方向调节部包括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第三调节杆和第四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杆与第二调节杆之间、第三调节杆和第四调节杆之间均设置有球形关节,所述第二调节杆与第三调节杆之间设置有旋转关节,球形关节与旋转关节内部设置有用于固定关节位置的张紧绳,所述旋转关节上设置有用于将张紧绳张紧的旋转杆。
[0014]作为对本技术的更进一步限定:所述安装平面上设置有限位凹槽,所述第一调节片上设置有与限位凹槽相匹配的限位凸起。
[0015]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1)本技术通过床端固定部将整个外固定夹持系统固定于床沿,并通过方向调节部实现方向的调节,方向调节部的端部还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能够在确定方向后进一步调节内镜的设置角度,在角度调节装置的端部连接有内镜夹持部,能够将内镜夹持并固定,实现了无需医护人员,即可将脊柱微创手术中的单侧双通道内镜固定的效果,节省了人力,且避免了人工固定时所产生的抖动或晃动,使内镜更加稳定;并且可以腾出夹持内镜的手,与传统手术一样实现了双手操作手术工具,提高了手术操作的精准度、稳定性和力度,提高了效率,减少了损伤脊髓和神经根的风险。
[0017](2)本技术的角度调节装置包括两个调节片,调节片上相对应的设置有相互啮合的锯齿部,通过锯齿部的啮合和紧固螺栓的固定,能够实现两个调节片之间角度的固定,结构稳固,并且锯齿部为圆形,能够实现第一调节片和第二调节片之间360度的角度调节,调节范围广;
[0018](3)本技术的角度调节装置可拆卸的设置于方向调节部的端部,使本技术的外固定夹持系统不仅能够用于脊柱微创手术中的单侧双通道内镜的固定,也可用于其他手术或其他装置的固定,应用范围广,并且在方向调节部与角度调节装置之间设置有安装螺栓,能够对二者的连接进行固定,进一步在第一调节片与安装平面之间还设置有限位凹槽和限位凸起,能够进一步限制方向调节部与角度调节装置之间的连接关系,使内窥镜的固定结构更加稳定,固定效果更好。
[0019]综上所述,本技术实现了无需医护人员,即可将脊柱微创手术中的单侧双通道内镜固定的效果,节省了人力,避免了人工固定时所产生的抖动或晃动,并且通过各部件之间的配合,在保证了多方向调节的前提下,使内镜的固定更加稳定,并且可以腾出夹持内
镜的手,双手操作手术工具,提高了手术操作的精准度、稳定性和力度,提高了效率,减少了损伤脊髓和神经根的风险。
[0020]适用于所有脊柱微创手术中的单侧双通道内镜的固定。
附图说明
[0021]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旋转关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角度调节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内镜夹持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

固定本体,2

固定螺栓,3

拧紧杆,4

固定块,5

第一调节杆,6

第二调节杆,7

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脊柱微创手术的单侧双通道内镜外固定夹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将整个固定系统固定于床沿的床端固定部,所述床端固定部连接有方向调节部,所述方向调节部的端部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所述角度调节装置的端部连接有内镜夹持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脊柱微创手术的单侧双通道内镜外固定夹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靠近方向调节部的第一调节片,和靠近内镜夹持部的第二调节片,所述第一调节片和第二调节片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互相啮合的第一锯齿部和第二锯齿部,所述第一调节片和第二调节片之间还设置有用于紧固第一锯齿部和第二锯齿部啮合的紧固螺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脊柱微创手术的单侧双通道内镜外固定夹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锯齿部为与第一调节片端部一体设置的圆形,相应的,所述第二锯齿部为与第二调节片端部一体设置的圆形;所述第一锯齿部朝向第二锯齿部一面为由圆心向圆周发散的锯齿形,相应的,所述第二锯齿部朝向第一锯齿部一面为由圆心向圆周发散的锯齿形,所述第一锯齿部和第二锯齿部通过相互啮合的圆形锯齿啮合并调节第一调节片与第二调节片之间的角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脊柱微创手术的单侧双通道内镜外固定夹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螺栓设置于第一锯齿部和第二锯齿部的圆心处,并贯穿第一调节片和第二调节片,所述紧固螺栓的端部设置有便于其旋转的拧紧头。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脊柱微创手术的单侧双通道内镜外固定夹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可拆卸的设置于方向调节部的端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脊柱微创手术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先泽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埃爵克森医疗器械销售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