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建筑砂浆再生循环利用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58235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砂浆再生循环利用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从建筑砂浆垃圾分拣出废弃建筑砂浆,除去杂质,破碎得小颗粒砂浆;400℃~650℃加热,急速冷却至100℃以下,球磨,在风力作用下筛分得到水泥浆体和再生砂;对水泥浆体碾磨得到尺寸<150μm的再生水泥;根据配合比,采用所述再生砂和再生水泥并添加外加剂和水制备得到再生建筑砂浆,服役结束再循环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生产得到的再生建筑砂浆,全部采用循环利用过程中得到的高品质的再生水泥和再生砂并添加外加剂和水得到,从而达到了对废弃建筑砂浆的全回收利用,将建筑砂浆垃圾直接转变为性能与同配比原砂浆相当的再生建筑砂浆,具有节能减排的优点。具有节能减排的优点。具有节能减排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砂浆再生循环利用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垃圾回收利用
,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砂浆再生循环利用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垃圾是指人们在从事拆迁、建设、装修、修缮等建筑业的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渣土、废旧混凝土、废旧砖石及其他废弃物的统称。目前建筑垃圾的产量约占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比较传统的处理方式是直接填埋或堆积。目前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率依然非常低。目前直接利用建筑垃圾破碎生产的再生骨料制备的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均不及普通混凝土,以致再生混凝土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了诸多的限制,本专利技术申请人认识到,这其中主要原因是:简单破碎得到的再生骨料表面粗糙并残留着老旧水泥砂浆,由于旧砂浆的多孔性,导致旧砂浆与骨料和新砂浆的界面过强度较低,从而造成再生混凝土性能的下降。
[0003]在现有技术中,中国申请公开号为CN1857782A,公开了一种废弃混凝土组分分离的方法,并具体公开了利用废弃混凝土生产再生骨料和再生水泥的方法,该方法是在750℃~800℃的温度下煅烧废弃混凝土,利用机械分离的方法分离再生骨料后,利用水泥浆制备再生水泥。
[0004]中国申请公开号为CN101539132A,公开了一种废弃混凝土的回收利用方法,并具体公开了采用破碎、分离方式得到再生粗骨料和再生水泥粉。
[0005]中国申请公开号为CN101560073A公开了一种废弃混凝土回收再利用的方法,并具体公开了采用破碎、整形及分离的方法得到粗细骨料和水泥细粉,用于制备砂浆和水泥空心砌块
[0006]中国申请公开号为CN101948280A,公开了一种利用废弃混凝土制备建筑砂浆的方法,并具体公开了将混凝土在350~750℃煅烧5~10小时,用鄂氏破碎机破碎到5mm筛余<5%,混凝土粉加入球磨机干磨,后续再掺加普通水泥等材料,得到建筑砂浆。
[0007]但是,以上现有的技术中所提方法得到的再生骨料及再生水泥粉均无法100%取代天然骨料和普通水泥,而且复杂的整形工艺增加了制备样品的复杂程度和难度。
[0008]此外,建筑垃圾应按组成成分分类回收,建筑垃圾中可分为渣土、废弃混凝土块、碎石块、砖瓦碎块、废砂浆、泥浆、沥青块、废塑料、废金属、废竹木等。目前较多集中在废弃混凝土资源化利用研究上,专门废砂浆资源化利用的研究较少,且目前现有技术无法达到不参加普通水泥的情况下将废砂浆全回收制成高性能新砂浆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9]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砂浆再生循环利用方法及系统,本专利技术生产得到的再生建筑砂浆,全部采用循环利用过程中得到的高品质的再生水泥和再生砂,并配合一定量外加剂得到,从而达到了对废弃建筑砂浆的全回收利用,将其直接转变为性
能与同配比原砂浆相当的再生建筑砂浆,具有节能减排的优点。
[0010]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建筑砂浆再生循环利用方法,包括:
[0012]步骤S1,从建筑砂浆垃圾分拣出废弃建筑砂浆,除去杂质,破碎得到尺寸<5mm的小颗粒砂浆;
[0013]步骤S2,将所述小颗粒砂浆在400℃~650℃加热20min~40min并急速冷却至100℃以下,进行球磨,球磨至再生砂表面全部水泥浆全部磨掉,在风力作用下对球磨后砂浆进行筛分,得到水泥浆体和尺寸<5mm的再生砂;
[0014]步骤S3,对所述水泥浆体进行碾磨,得到尺寸<150μm的再生水泥;
[0015]步骤S4,根据配合比,采用所述再生砂和再生水泥,添加外加剂和水,制备得到再生建筑砂浆,当所述再生建筑砂浆服役结束返回步骤S1进行再循环利用。
[0016]可选的,步骤S1中,破碎时,采用湿法破碎方法进行破碎并控制喷水量。
[0017]可选的,步骤S2中,球磨时,每次进料时,进料量为料与球的质量比例≤1:1,其中,球的粒径为7mm~20mm。
[0018]可选的,步骤S2中,球磨时,还包括:对球磨后物料进行抽样检测;判断物料是否将再生砂表面全部水泥浆全部磨掉,若是,进行筛分,若否,返回球磨步骤。
[0019]可选的,步骤S2中,采用篦冷机进行急速冷却。
[0020]可选的,步骤S4中,所述外加剂包括粒化高炉矿渣、粉煤灰、减水剂、缓凝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1]可选的,所述再生建筑砂浆的强度和耐久性与同配比原砂浆性能相当,所述再生建筑砂浆可完全取代原砂浆进行使用。
[0022]可选的,所述再生水泥,在水灰比为0.55的情况下,7天强度可达24MPa,28天强度可达30MPa。
[0023]可选的,所述再生建筑砂浆,在水灰比为0.45的情况下,28天强度可达50MPa。
[0024]可选的,所述再生砂细度模量为2.5~2.7,一小时吸水量为0.59%~0.9%,24小时吸水量为0.71%~0.98%,饱和面干密度为2.59g/cm3~2.79g/cm3,表观堆积密度为2.63g/cm3~2.83g/cm3。
[002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建筑砂浆再生循环利用系统,包括:分拣破碎装置、砂浆分离装置、粉磨装置、制备装置以及输送装置。其中,
[0026]分拣破碎装置,用于从建筑砂浆垃圾中分拣并破碎得到尺寸<5mm的小颗粒砂浆;
[0027]砂浆分离装置,包括高温炉、篦冷机、球磨机以及筛分装置,用于通过高温炉将分拣破碎装置得到的小颗粒砂浆在400℃~650℃下加热20min~40min,采用篦冷机将加热后砂浆急速冷却至100℃以下,采用球磨机球磨,后通过筛分装置筛分得到水泥浆体和尺寸<5mm的再生砂;
[0028]粉磨装置,用于对砂浆分离装置得到的水泥浆体进行碾磨,以得到尺寸<150μm的再生水泥微粉;
[0029]制备装置,用于根据配合比采用所述再生砂和再生水泥并添加外加剂和水拌和,制备再生建筑砂浆。
[0030]输送装置,用于进行各装置间的物料输送。
[003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生产得到的再生建筑砂浆,全部采用循环利用过程中得到的高品质的再生水泥和再生砂,并配合一定量外加剂得到,从而达到了对废弃建筑砂浆的全回收利用,将其直接转变为性能与同配比原砂浆相当的再生建筑砂浆,具有节能减排的优点。
[0032]本专利技术的优点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0033]1)以废弃普通建筑砂浆作为原料,采用破碎、高温、球磨、分离和碾磨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砂浆分离,得到可以回收利用的再生砂子和水泥浆体,再将水泥浆体进行碾磨得到绿色再生水泥,最后将得到的再生砂以及再生水泥配合一定量的外加剂与水拌和得到再生建筑砂浆,期间无需额外添加普通水泥,从而达到了对建筑砂浆垃圾循环利用效果,具有节能减排优点。所述再生建筑砂浆的强度和耐久性与普通同配比下原砂浆性能相当,可以完全替代现有原砂浆,例如,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制备得到的再生建筑砂浆在水灰比为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砂浆再生循环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从建筑砂浆垃圾分拣出废弃建筑砂浆,除去杂质,破碎得到尺寸<5mm的小颗粒砂浆;步骤S2,将所述小颗粒砂浆在400℃~650℃加热20min~40min,急速冷却至100℃以下,球磨,在风力作用下对球磨后砂浆进行筛分,得到水泥浆体和尺寸<5mm的再生砂;步骤S3,对所述水泥浆体进行碾磨,得到尺寸<150μm的再生水泥;步骤S4,根据配合比,采用所述再生砂和再生水泥,添加外加剂和水,制备得到再生建筑砂浆,当所述再生建筑砂浆服役结束返回步骤S1进行再循环利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砂浆再生循环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破碎时,采用湿法破碎方法进行破碎并控制喷水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砂浆再生循环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球磨时,每次进料时进料量为料与球的质量比例≤1:1,其中,球的粒径为7mm~2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砂浆再生循环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球磨时,还包括:对球磨后物料进行抽样检测;判断物料是否将再生砂表面全部水泥浆全部磨掉,若是,进行筛分,若否,返回球磨步骤。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砂浆再生循环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采用篦冷机进行急速冷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砂浆再生循环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外加剂包括粒化高炉矿渣、粉煤灰、减水剂、缓凝剂中的一种或几种。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砂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杰李克非李乐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