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激光投影的夜间停车装置,包括承重立杆,在所述承重立杆的顶部连接固定有安装横杆,在该安装横杆上设置有摄像头与投影仪;所述投影仪包括壳体以及设于该壳体内的电源管理模块、定时模块、微处理器、第一驱动模块、投影模块与通讯模块,其中,所述定时模块用于定时唤醒所述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用于在唤醒后发出控制信号至第一驱动模块,所述第一驱动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微处理器发出的控制信号驱动投影模块发出绿色光线并在车行道上投影出若干大小一致的虚拟停车位,所述通讯模块用于实现微处理器与后台控制系统的通讯。通过在夜间投影形成大小一致的虚拟停车位,在夜间有效缓解了停车位紧张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激光投影的夜间停车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到占道停车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激光投影的夜间停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停车难”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各个城市交通治理的难题。目前,我国解决“停车难”主要是增设停车场,增设移动层叠车架等硬件上的手段,同时也出现了不少智能停车系统可以解决到地方停车无车位的问题。
[0003]但是对于一些道路窄、停车地方又不够地方,很多人在晚上需要占道停车的情形,目前的解决办法是在道路上画上临时停车位。然而本意是让大家晚上停车,有些人白天了也不把车开走,这就很影响交通秩序,也不方便对这种占道行为进行处罚;同时所画的临时停车位又不能根据车辆数量进行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激光投影的夜间停车装置,既能够满足夜间临时停车,又能够避免现有技术存在的各种缺陷。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基于激光投影的夜间停车装置,其关键在于:包括承重立杆,在所述承重立杆的顶部连接固定有安装横杆,在该安装横杆上设置有摄像头与投影仪;
[0007]所述投影仪包括壳体以及设于该壳体内的电源管理模块、定时模块、微处理器、第一驱动模块、投影模块与通讯模块,其中,所述定时模块用于定时唤醒所述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用于在唤醒后发出控制信号至第一驱动模块,所述第一驱动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微处理器发出的控制信号驱动投影模块发出绿色光线并在车行道上投影出若干大小一致的虚拟停车位,所述通讯模块用于实现微处理器与后台控制系统的通讯。
[0008]进一步的,所述微处理器上还连接有若干测距模块,所述测距模块用于检测车辆的位置,当微处理器判断车辆的位置小于预设阈值时发出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一驱动模块,以驱动投影模块发出红色光线并在车行道上投影出若干虚拟停车位。
[0009]进一步的,所述测距模块与所述投影模块相间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底部。
[0010]进一步的,在所述壳体的顶部还设置有状态指示灯,所述微处理器被唤醒时通过第二驱动模块控制状态指示灯所在电源电路通电。
[0011]进一步的,在所述承重立杆的中上部还设置有告示路牌。
[0012]进一步的,在所述承重立杆的底部设置有线缆引出孔道。
[0013]进一步的,所述投影仪采用红外激光式投影器。
[0014]本技术的显著效果是:
[0015]1.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实用性强,通过投影仪在夜间投射出大小一致的虚拟停车位,能够在不影响车行道正常通行的情况下,在夜间有效缓解停车位紧张的问题;
[0016]2.在路灯上或者需要的地方安装红色激光车位投影仪,有效时间为当日晚上某个时间点到第二天早上的某个时间点,红色激光车位投影仪打开,在地面上形成虚拟的夜间临时停车位,而不是传统的实体停车位的方式,从而既不会影响白天车行道的正常通行,还能同时满足人们对停车位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投影时的状态图;
[0019]图3是本技术投影到路面的效果图;
[0020]图4是本技术中投影仪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投影仪的仰视图;
[0022]图6是投影仪的电路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4]如图1
‑
图6所示,一种基于激光投影的夜间停车装置,包括承重立杆1,在所述承重立杆1的顶部连接固定有安装横杆2,在该安装横杆2上设置有摄像头3与投影仪4,所述摄像头3用于在超过夜间临时停车时间还未驶离的车辆进行拍照,以形成执法证据,所述投影仪4用于在车行道7上投影出并排的若干虚拟停车位;在所述承重立杆1的中上部还设置有告示路牌5,从而通过告示路牌5对该位置虚拟夜间停车位信息进行公示,在所述承重立杆1的底部设置有线缆引出孔道6,便于摄像头3、投影仪4的线缆引出连接。
[0025]参见附图4
‑
附图6,所述投影仪4包括通过连接件S与安装横杆2固定连接的壳体41以及设于该壳体41内的控制电路板42,该控制电路板42包括电源管理模块、定时模块、微处理器、第一驱动模块、投影模块44与通讯模块,其中,电源管理模块为其余各个模块提供工作电源,所述定时模块用于定时唤醒所述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用于在唤醒后发出控制信号至第一驱动模块,所述第一驱动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微处理器发出的控制信号驱动投影模块44发出绿色光线并在车行道7上投影出若干大小一致的虚拟停车位,所述通讯模块用于实现微处理器与后台控制系统的通讯。
[0026]参见附图4,在所述壳体41的顶部还设置有状态指示灯43,所述微处理器被唤醒时通过第二驱动模块控制状态指示灯43所在电源电路通电,通过状态指示灯43对微处理器的工作状态进行指示,也即是在到了规定时间时,人们即可明显的获知夜间停车装置是否已经启动工作。
[0027]参见附图5,在所述壳体41的底部与所述投影模块44相间设置有若干测距模块45,如图6所示,该测距模块与所述微处理器相连接,所述测距模块用于检测车辆的位置,当微处理器判断车辆的位置小于预设阈值时,也即是车辆完全驶入虚拟停车位时,发出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一驱动模块,以驱动投影模块44发出红色光线并在车行道7上投影出若干大小一致的虚拟停车位,从而使得人们能够容易的获知虚拟停车位的使用状态,提高了夜间停车装置在使用时的。
[0028]本例中,所述投影仪4采用红外激光式投影器。
[0029]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承重立杆1既可以在需要位置单独设置,也可根据现有路灯灯杆进行加装改造。
[0030]本实施例通过在路灯上或者需要的地方安装红色激光车位投影仪,并在当日晚上某个时间点到第二天早上的某个时间点之间的时间段内通过投影仪4在夜间投射出大小一致的虚拟停车位,如图2与图3所示,实现了在不影响居民正常活动的情况下,在夜间有效缓解了停车位紧张的问题。
[0031]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激光投影的夜间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立杆,在所述承重立杆的顶部连接固定有安装横杆,在该安装横杆上设置有摄像头与投影仪;所述投影仪包括壳体以及设于该壳体内的控制电路板,该控制电路板包括电源管理模块、定时模块、微处理器、第一驱动模块、投影模块与通讯模块,其中,所述定时模块用于定时唤醒所述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用于在唤醒后发出控制信号至第一驱动模块,所述第一驱动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微处理器发出的控制信号驱动投影模块发出绿色光线并在车行道上投影出若干大小一致的虚拟停车位,所述通讯模块用于实现微处理器与后台控制系统的通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激光投影的夜间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上还连接有若干测距模块,所述测距模块用于检测车辆的位置,当微处理器判断车辆的位置小于预设阈值时发出控制信号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慧明,张永馈,马悦,曲健豪,孙奇,韩金芮,杨谨铖,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