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原河网地质水含量分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57676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平原河网地质水含量分析方法,包括探地系统和水含量检测仪,所述的探地系统包括打孔装置、传感器和控制系统,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所述的水含量检测仪包括杂波抑制模块、土壤水含量检测模块、存储单元和显示模块,所述的传感器通过导线连接到水含量检测仪,分析方法包括四个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打孔装置,打孔装置上包括螺旋板,同时在打孔装置的端部设置尖头,尖头与螺旋板配合便于打孔装置插入河网地质中,打孔装置上还包括刻度,便于清楚的知道打孔装置的直杆插入河网地质的深度,进而将传感器放入打孔装置的通孔中,实现不同深度河网地质的水含量的分析。的分析。的分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原河网地质水含量分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含量分析方法,具体涉及到一种平原河网地质水含量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平原河网地区是城市发达、人口众多的地区,同时又是湖泊密布、地势较低、易于发生洪涝灾害的地区。平原河网地区水系除了具有的防洪排涝、水运交通功能以外,还具有供应水源、提供绿地、保护环境、自然保护、旅游娱乐、交通运输、文化教育等各项功能,水系的这些新兴功能对平原河网地区现阶段的水系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平原河网水力计算,全面掌握河道洪水演进过程,并科学制定调度方案,充分利用河网自身调蓄能力,有效控制洪峰流量,使防洪减灾效果达到最优,在平原河网进行防洪的过程中,对地质水含量的检测分析,可以提前得知河网的水质含量起到预防的技术效果,因此,为满足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平原河网地质水含量分析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平原河网地质水含量分析方法,通过采用打孔装置将传感器置入地下的方式,解决河网地质中水含量的分析与检测。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平原河网地质水含量分析方法,包括探地系统和水含量检测仪,所述的探地系统包括打孔装置、传感器和控制系统,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所述的水含量检测仪包括杂波抑制模块、土壤水含量检测模块、存储单元和显示模块,所述的传感器通过导线连接到水含量检测仪;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打孔装置扎入河网的地质土壤中,打孔装置包括若干个,每个打孔装置之间的间距设置为1

2m,打孔装置插入河网地质土壤的深度根据需求进行设定;步骤2:将传感器从打孔装置的外侧插入打孔装置的底部,传感器配合打孔装置置入河网的地质土壤中;步骤3:将控制系统设置在河网的外部,传感器用于感知河网地质的环境信息,并通过发射天线向地下发射高频电磁脉冲,接收天线接收返回地面的反射波,将数据传入水含量检测仪;步骤4:通过水含量检测仪进行分析,分析完成后将数据存储在存储单元中,并通过显示模块进行显示每个传感器对应的检测区域的水含量。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描述,所述的打孔装置包括直杆和握柄,直杆与握柄设置为垂直形式,贯穿直杆和握柄设置通孔,所述的传感器从通孔的上方置入通孔的底端。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描述,所述的直杆外侧刻度,刻度设置为高度值,且直杆外侧设置螺旋板。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描述,所述的直杆远离握柄的一端设置尖头,尖头的外壁上
开设若干透气孔,透气孔的位置配合传感器。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描述,所述的直杆从河网地质的表面插入河网地质的土壤中,然后将传感器从握柄上方的通孔放入直杆的通孔中,最终传感器落入尖头中。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描述,所述的杂波抑制模块,用于对当前输入的土壤数据进行杂波抑制处理,并将处理后的土壤数据存储至存储单元。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描述,所述的土壤水含量检测模块,从存储单元读取杂波抑制模块处理后的土壤数据,执行探地波速估计处理,并基于传感器波速估计结果计算地址土壤中水含量检测结果并通过显示模块输出显示。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描述,所述的土壤水含量检测模块包括多个雷达波速估计子模块和运算处理模块,各雷达波速估计子模块分别内置不同的雷达波束估计方法,用于确定对应当前读取的地质土壤数据的估计结果并发送给运算处理模块。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描述,所述的运算处理模块基于预置的每种波速估计结果的权指,对接收的多种估计结果进行加权融合,并将融合结果输出至显示模块,作为最终的估计结果,以及基于预置的雷达波速与地质水含量的映射关系,计算地质中水含量检测结果并输出至显示模块。
[0013]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平原河网地质水含量分析方法,设置打孔装置,打孔装置上包括螺旋板,同时在打孔装置的端部设置尖头,尖头与螺旋板配合便于打孔装置插入河网地质中,打孔装置上还包括刻度,便于清楚的知道打孔装置的直杆插入河网地质的深度,进而将传感器放入打孔装置的通孔中,实现不同深度河网地质的水含量的分析。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打孔装置与传感器配合结构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系统配合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分析方法示意图。
[0015]图中,1.直杆,11.通孔,12.刻度,2.握柄,3.传感器,4.螺旋板,5.尖头,51.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一种平原河网地质水含量分析方法,参考图1

2所示,包括探地系统和水含量检测仪,所述的探地系统包括打孔装置、传感器3和控制系统,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所述的水含量检测仪包括杂波抑制模块、土壤水含量检测模块、存储单元和显示模块,所述的传感器3通过导线连接到水含量检测仪;地质中水含量的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打孔装置扎入河网的地质土壤中,打孔装置包括若干个,每个打孔装置之间的间距设置为1

2m,打孔装置插入河网地质土壤的深度根据需求进行设定;步骤2:将传感器3从打孔装置的外侧插入打孔装置的底部,传感器3配合打孔装置
置入河网的地质土壤中;步骤3:将控制系统设置在河网的外部,传感器3用于感知河网地质的环境信息,并通过发射天线向地下发射高频电磁脉冲,接收天线接收返回地面的反射波,将数据传入水含量检测仪;步骤4:通过水含量检测仪进行分析,分析完成后将数据存储在存储单元中,并通过显示模块进行显示每个传感器3对应的检测区域的水含量。
[0017]上述公开了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的技术特征,及具体的河网地质水含量的分析方法,还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主要采用打孔装置配合传感器3,对不同深度和不同位置的河网地质进行检查,操作简单方便,针对打孔装置的设置方式具体公开如下:如图1

2所示,所述的打孔装置包括直杆1和握柄2,直杆1与握柄2设置为垂直形式,贯穿直杆1和握柄2设置通孔11,所述的传感器3从通孔11的上方置入通孔11的底端,所述的直杆1外侧刻度12,刻度12设置为高度值,且直杆1外侧设置螺旋板4,所述的直杆1远离握柄2的一端设置尖头5,尖头的外壁上开设若干透气孔51,透气孔51的位置配合传感器3。
[0018]所述的直杆1从河网地质的表面插入河网地质的土壤中,然后将传感器3从握柄2上方的通孔11放入直杆1的通孔11中,最终传感器3落入尖头5中。
[0019]上述公开了本专利技术中打孔装置的设置方式及与传感器3的配合使用方式,首先打孔装置上包括尖头5,尖头5便于扎破河网地质表层,而后,依据螺旋板4设置螺旋方向旋转握柄2,通过螺旋板4的设置便于直杆1进入河网地质中,进入河网地质中的直杆1,通过刻度12的设置便于知道插入深度,当传感器3放入直杆1的通孔11中后,便于得知传感器3探知河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原河网地质水含量分析方法,包括探地系统和水含量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探地系统包括打孔装置、传感器和控制系统,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所述的水含量检测仪包括杂波抑制模块、土壤水含量检测模块、存储单元和显示模块,所述的传感器通过导线连接到水含量检测仪;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打孔装置扎入河网的地质土壤中,打孔装置包括若干个,每个打孔装置之间的间距设置为1

2m,打孔装置插入河网地质土壤的深度根据需求进行设定;步骤2:将传感器从打孔装置的外侧插入打孔装置的底部,传感器配合打孔装置置入河网的地质土壤中;步骤3:将控制系统设置在河网的外部,传感器用于感知河网地质的环境信息,并通过发射天线向地下发射高频电磁脉冲,接收天线接收返回地面的反射波,将数据传入水含量检测仪;步骤4:通过水含量检测仪进行分析,分析完成后将数据存储在存储单元中,并通过显示模块进行显示每个传感器对应的检测区域的水含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原河网地质水含量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打孔装置包括直杆和握柄,直杆与握柄设置为垂直形式,贯穿直杆和握柄设置通孔,所述的传感器从通孔的上方置入通孔的底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平原河网地质水含量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杆外侧刻度,刻度设置为高度值,且直杆外侧设置螺旋板。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平原河网地质水含量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强刘福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禹治流域管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