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翻炒式炒菜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7555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翻炒式炒菜机,涉及炒菜机领域,包括上表面设有凹槽的灶台、与凹槽相匹配的转锅及设于凹槽侧壁内的若干加热体,凹槽的底部设有底槽;固定于转锅的底部的连接部及设于底槽底部的第一电机;设于灶台上表面一侧的侧板及固定于侧板的第二电机;一端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转杆,转杆设有贯穿其侧表面的侧面槽;设有侧面槽内的转轴及侧表面与转轴转动连接的中杆;固定于中杆的底端的第二气缸、下杆及固定于下杆的底端的翻炒铲,第二气缸的输出轴与下杆的顶端固定连接;设于侧板的推动部。通过本装置,在炒菜机的翻炒铲在不断的翻炒过程中,将会使得翻炒铲在转锅的不同位置进行翻炒,使得翻炒更加均匀。使得翻炒更加均匀。使得翻炒更加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翻炒式炒菜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炒菜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翻炒式炒菜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进步,炒菜机的技术基本已趋于完善,可实现自动化的炒菜操作,对于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年轻人来说,可以为年轻人节省做菜时间,因此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通过炒菜机来做菜,方便快捷。炒菜机可分为翻炒式、滚筒式、旋转式等类型,翻炒式炒菜机包括翻炒铲和转锅,翻炒铲通过电机,不断驱动翻炒铲,对转锅内菜进行翻炒。
[0003]本申请人发现:由于翻炒铲在不断的翻炒过程中,翻炒的位置都是在转锅的同一位置,这样会造成翻炒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翻炒式炒菜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翻炒铲在不断的翻炒过程中,翻炒的位置都是在转锅的同一位置,这样会造成翻炒不均匀的技术问题。
[0005]基于上述目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翻炒式炒菜机,包括:
[0006]上表面设有凹槽的灶台、与所述凹槽相匹配的转锅及设于凹槽侧壁内的若干加热体,所述凹槽的底部设有底槽;
[0007]固定于所述转锅的底部的连接部及设于所述底槽底部的第一电机,在所述转锅放置于凹槽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连接部与转锅连接;
[0008]设于灶台上表面一侧的侧板及固定于所述侧板的第二电机;
[0009]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转杆,所述转杆设有贯穿其侧表面的侧面槽;
[0010]设有侧面槽内的转轴及侧表面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的中杆;
[0011]固定于所述中杆的底端的第二气缸、下杆及固定于所述下杆的底端的翻炒铲,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轴与所述的下杆的顶端固定连接;
[0012]设于侧板的推动部,所述推动部用于推动中杆绕着转轴转动。
[0013]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包括:
[0014]固定于转锅底部的底块,所述底块的下端面设有矩形槽;
[0015]联动杆及一端固定于所述联动杆的顶端的弹簧,所述联动杆的底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0016]下端面设有矩形孔的矩形杆,所述联动杆与所述的矩形孔滑动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矩形孔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矩形杆与矩形槽相匹配。
[0017]进一步的,所述中杆的侧表面与侧面槽的前后侧壁接触。
[0018]进一步的,所述推动部包括:
[0019]转筒,所述转杆穿过所述的转筒,且所述转筒的中轴线穿过转轴的中心,转筒的内
侧壁设有内环槽;
[0020]固定于侧板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轴与转筒固定连接;
[0021]与所述内环槽转动连接的转块及一端与所述转块铰接的上杆,所述上杆与设于中杆的顶端的端面孔滑动连接。
[0022]进一步的,所述内环槽为T形或燕尾形,所述转块与内环槽相匹配。
[0023]进一步的,包括安装于所述凹槽侧壁的若干滚珠。
[002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翻炒式炒菜机,在使用时,首先将转锅放置于凹槽内,并通过连接部,使得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转锅连接,然后通过第二气缸调节翻炒铲的位置,使得翻炒铲靠近转锅的内侧壁,然后通过加热体对转锅进行加热;在菜放到转锅内后,第一电机启动,带动转锅转动,同时第二电机启动,带动转杆转动,在转杆转动过程中,通过中杆和下杆带动翻炒铲转动,从而通过翻炒铲对转锅内的菜进行翻炒;在翻炒过程中,首先通过第二气缸,带动翻炒铲远离转锅的内侧壁,再通过推动部推动中杆转动,这样翻炒铲将会运动到转锅的不同位置,此时第二气缸再次启动,带动翻炒铲靠近转锅的内侧壁,这样翻炒铲将会在转锅的不同位置进行翻炒,通过本装置,在炒菜机的翻炒铲在不断的翻炒过程中,将会使得翻炒铲在转锅的不同位置进行翻炒,使得翻炒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正剖视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机处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推动部处的示意图;
[0029]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转筒处的侧剖视图。
[0030]其中,1、灶台;2、凹槽;3、转锅;4、加热体;5、滚珠;6、底槽;7、第一电机;8、底块;9、矩形槽;10、矩形杆;11、矩形孔;12、弹簧;13、联动杆;14、侧板;15、第二电机;16、第一气缸;17、下杆;18、中杆;19、翻炒铲;20、第二气缸;21、转杆;22、侧面槽;23、转轴;24、转筒;25、内环槽;26、转块;27、上杆;28、端面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公开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2]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
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0033]基于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翻炒式炒菜机的一个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
[0034]上表面设有凹槽2的灶台1、与所述凹槽2相匹配的转锅3及设于凹槽2侧壁内的若干加热体4,所述凹槽2的底部设有底槽6;
[0035]固定于所述转锅3的底部的连接部及设于所述底槽6底部的第一电机7,在所述转锅3放置于凹槽2后,所述第一电机7的输出轴通过连接部与转锅3连接;
[0036]设于灶台1上表面一侧的侧板14及固定于所述侧板14的第二电机15;
[0037]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1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转杆21,所述转杆21设有贯穿其侧表面的侧面槽22;
[0038]设有侧面槽22内的转轴23及侧表面与所述转轴23转动连接的中杆18;
[0039]固定于所述中杆18的底端的第二气缸20、下杆17及固定于所述下杆17的底端的翻炒铲19,所述第二气缸20的输出轴与所述的下杆17的顶端固定连接;
[0040]设于侧板14的推动部,所述推动部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炒式炒菜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表面设有凹槽的灶台、与所述凹槽相匹配的转锅及设于凹槽侧壁内的若干加热体,所述凹槽的底部设有底槽;固定于所述转锅的底部的连接部及设于所述底槽底部的第一电机,在所述转锅放置于凹槽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连接部与转锅连接;设于灶台上表面一侧的侧板及固定于所述侧板的第二电机;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转杆,所述转杆设有贯穿其侧表面的侧面槽;设有侧面槽内的转轴及侧表面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的中杆;固定于所述中杆的底端的第二气缸、下杆及固定于所述下杆的底端的翻炒铲,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轴与所述的下杆的顶端固定连接;设于侧板的推动部,所述推动部用于推动中杆绕着转轴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翻炒式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固定于转锅底部的底块,所述底块的下端面设有矩形槽;联动杆及一端固定于所述联动杆的顶端的弹簧,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桥朴黄俊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森澜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