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键降落自主识别障碍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7252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自主识别领域,具体的说是一键降落自主识别障碍设备,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下方设置有识别机构,所述识别机构包括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下方一侧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前方表面设置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一侧表面四周均设置有第一固定螺栓,所述防护板的一侧表面四周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外壳的左侧设置有控制杆,所述控制杆的左侧设置有调节轴,所述防护板的一侧表面设置有识别镜头,所述识别机构的上方设置有连接板;通过连接套、外壳、防护板、第一固定螺栓、密封圈、控制杆、调节轴之间的配合工作让设备降落时可以全方位扫描识别最佳降落地点,使其平稳降落,让设备的整体运行安全性有了很好的提升。的整体运行安全性有了很好的提升。的整体运行安全性有了很好的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键降落自主识别障碍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自主识别领域,具体是一键降落自主识别障碍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物联网中非常重要的技术就是自动识别技术,自动识别技术融合了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是物联网区别于其他网络最独特的部分,自动识别技术可以对每个物品进行标识和识别,并可以将数据实时更新,是构造全球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物联网的基石。
[0003]随着人类社会步入信息时代,人们所获取和处理的信息量不断加大,传统的信息采集输入是通过人工手段录入的,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数据误码率高,所以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自动识别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自动识别技术将数据自动采集,对信息自动识别,并自动输入计算机,使得人类得以对大量数据信息进行及时、准确的处理。
[0004]现有的自主识别障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能更好的对降落地点进行全方位扫描识别,容易出现降落地点不佳的现象,在降落时降落地点不佳会使该自主识别障碍设备降落不稳定造成磕碰导致损坏,使其使用效率降低;
[0005]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键降落自主识别障碍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在使用过程中不能更好的对降落地点进行全方位扫描识别,容易出现降落地点不佳的现象,在降落时降落地点不佳会使该自主识别障碍设备降落不稳定造成磕碰导致损坏,使其使用效率降低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键降落自主识别障碍设备。
[0007]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一键降落自主识别障碍设备,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下方设置有识别机构,所述识别机构包括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下方一侧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前方表面设置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一侧表面四周均设置有第一固定螺栓,所述防护板的一侧表面四周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外壳的左侧设置有控制杆,所述控制杆的左侧设置有调节轴,所述防护板的一侧表面设置有识别镜头;
[0008]所述识别机构的上方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方设置有电动升降套杆,所述电动升降套杆的上方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转轴,所述主体的下方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的下方设置有降落撑杆,所述降落撑杆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固定螺栓,所述降落撑杆的下方设置有防护套,所述防护套的下方设置有防护垫片,所述防护垫片的下方设置有橡胶垫。
[0009]优选的,所述外壳通过控制杆与调节轴之间构成活动连接,且调节轴的尺寸小于外壳的尺寸。
[0010]优选的,所述防护板通过第一固定螺栓与外壳之间构成螺纹连接,且第一固定螺
栓在防护板的一侧表面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两个呈等间距分布。
[0011]优选的,所述密封圈与防护板之间构成胶粘结构,且密封圈的中心线与防护板的中心线之间相重合。
[0012]优选的,所述连接板通过电动升降套杆与底座之间构成升降结构,且连接板与底座为垂直分布。
[0013]优选的,所述底座通过转轴与主体之间构成活动连接,且转轴的中心线与底座的中心线之间相重合。
[0014]优选的,所述降落撑杆与防护套之间构成卡合连接,且降落撑杆的外表面直径小于防护套的外表面直径。
[0015]优选的,所述防护垫片与橡胶垫之间构成胶粘结构,且防护垫片的外表面直径等于橡胶垫的外表面直径。
[0016]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0017]1.本技术通过连接套、外壳、防护板、第一固定螺栓、密封圈、控制杆、调节轴之间的配合工作让设备降落时可以全方位扫描识别最佳降落地点,使其平稳降落,让设备的整体运行安全性有了很好的提升;
[0018]2.本技术通过外壳与调节轴之间的活动连接让设备的整体运行安全性有了更好的保障,通过防护板与外壳之间的螺纹连接让设备的拆卸检修得到了更好的提升,通过密封圈与防护板之间的胶粘结构让设备的整体密封防水性得到了更好的提升,通过连接板与底座之间的升降结构让设备的整体灵活性得到了更好的提升,通过底座与主体之间的活动连接让设备的自主识别扫描观察范围角度更广,通过降落撑杆与防护套之间的卡合连接让设备的整体稳定性有了更好的提升,通过防护垫片与橡胶垫之间胶粘结构让设备的整体防滑性得到了更好的提升。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识别机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升降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的胶粘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0025]图中:1、主体;2、识别机构;201、连接套;202、外壳;203、防护板;204、第一固定螺栓;205、密封圈;206、控制杆;207、调节轴;208、识别镜头;3、连接板;4、电动升降套杆;5、底座;6、转轴;7、固定片;8、降落撑杆;9、第二固定螺栓;10、防护套;11、防护垫片;12、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请参阅图1

5所示,一键降落自主识别障碍设备,包括主体1,主体1的下方设置有识别机构2,识别机构2包括连接套201,连接套201的下方一侧设置有外壳202,外壳202的前方表面设置有防护板203,防护板203的一侧表面四周均设置有第一固定螺栓204,防护板203的一侧表面四周设置有密封圈205,外壳202的左侧设置有控制杆206,控制杆206的左侧设置有调节轴207,防护板203的一侧表面设置有识别镜头208;
[0028]识别机构2的上方设置有连接板3,连接板3的上方设置有电动升降套杆4,电动升降套杆4的上方设置有底座5,底座5的上方设置有转轴6,主体1的下方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片7,固定片7的下方设置有降落撑杆8,降落撑杆8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固定螺栓9,降落撑杆8的下方设置有防护套10,防护套10的下方设置有防护垫片11,防护垫片11的下方设置有橡胶垫12。
[0029]本实施例,外壳202通过控制杆206与调节轴207之间构成活动连接,且调节轴207的尺寸小于外壳202的尺寸;工作时,通过外壳202与调节轴207之间的活动连接让设备的整体运行安全性有了更好的保障。
[0030]本实施例,防护板203通过第一固定螺栓204与外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键降落自主识别障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的下方设置有识别机构(2),所述识别机构(2)包括连接套(201),所述连接套(201)的下方一侧设置有外壳(202),所述外壳(202)的前方表面设置有防护板(203),所述防护板(203)的一侧表面四周均设置有第一固定螺栓(204),所述防护板(203)的一侧表面四周设置有密封圈(205),所述外壳(202)的左侧设置有控制杆(206),所述控制杆(206)的左侧设置有调节轴(207),所述防护板(203)的一侧表面设置有识别镜头(208);所述识别机构(2)的上方设置有连接板(3),所述连接板(3)的上方设置有电动升降套杆(4),所述电动升降套杆(4)的上方设置有底座(5),所述底座(5)的上方设置有转轴(6),所述主体(1)的下方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片(7),所述固定片(7)的下方设置有降落撑杆(8),所述降落撑杆(8)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固定螺栓(9),所述降落撑杆(8)的下方设置有防护套(10),所述防护套(10)的下方设置有防护垫片(11),所述防护垫片(11)的下方设置有橡胶垫(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键降落自主识别障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02)通过控制杆(206)与调节轴(207)之间构成活动连接,且调节轴(207)的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锴雷嘉辉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泛美智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