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地生态护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7168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湿地生态护坡,涉及护坡技术领域;数个地桩体均设置在基层内,且地桩体的上侧露出基层的上部,基层的上侧设置有素土夯实层,地桩体的上侧设置在素土夯实层内,素土夯实层的上侧设置有下土工布防水层,下土工布防水层的上侧设置有上土工布防水层,上土工布防水层的上侧设置有回填土夯实层,回填土夯实层的内部设置有数个加固块体,且数个加固块体与上土工布防水层相连接,回填土夯实层的岸边设置有数个坡块体,数个坡块体上设置有草皮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高整体的强度,不易出现坍塌的现象,稳定性高,使用方便;结构简单,能够节省时间,且施工简便,提高整体的质量与效率。与效率。与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湿地生态护坡


[0001]本技术属于护坡
,具体涉及一种湿地生态护坡。

技术介绍

[0002]护坡指的是为防止边坡受冲刷,在坡面上所做的各种铺砌和栽植的统称。现有的湿地生态护坡在使用时稳定性差,容易出现下沉的现象,同时容易出现冲刷而流失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的湿地生态护坡在使用时稳定性差,容易出现下沉的现象,同时容易出现冲刷而流失的现象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湿地生态护坡。
[0004]本技术的一种湿地生态护坡,包括素土夯实层、地桩体、下土工布防水层、上土工布防水层、回填土夯实层、加固块体、坡块体、草皮体;数个地桩体均设置在基层内,且地桩体的上侧露出基层的上部,基层的上侧设置有素土夯实层,地桩体的上侧设置在素土夯实层内,素土夯实层的上侧设置有下土工布防水层,下土工布防水层的上侧设置有上土工布防水层,上土工布防水层的上侧设置有回填土夯实层,回填土夯实层的内部设置有数个加固块体,且数个加固块体与上土工布防水层相连接,回填土夯实层的岸边设置有数个坡块体,数个坡块体上设置有草皮体。
[0005]作为优选,所述素土夯实层对应岸边处开设有内凹的蓄水槽,且蓄水槽的最低点处高于常态下的水位高度的5

20cm。
[0006]作为优选,所述地桩体包括圆柱桩、尖头体、倒扣体、支撑板;圆柱桩的底部设置有尖头体,圆柱桩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数个倒扣体,圆柱桩的上端安装有支撑板。
[0007]作为优选,所述加固块体包括梯形块、固定底板、横板体;梯形块的底部安装有固定底板,梯形块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数个横板体。
[0008]作为优选,所述坡块体为叠石护岸。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0]一、能够提高整体的强度,不易出现坍塌的现象,稳定性高,使用方便;
[0011]二、结构简单,能够节省时间,且施工简便,提高整体的质量与效率。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中地桩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中加固块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

素土夯实层;2

地桩体;3

下土工布防水层;4

上土工布防水层;5

回填土夯实层;6

加固块体;7

坡块体;8

草皮体;21

圆柱桩;22

尖头体;23

倒扣体;24

支撑板;61

梯形块;62

固定底板;63

横板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技术。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18]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技术,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技术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技术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0019]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素土夯实层1、地桩体2、下土工布防水层3、上土工布防水层4、回填土夯实层5、加固块体6、坡块体7、草皮体8;数个地桩体2均设置在基层内,且地桩体2的上侧露出基层的上部,基层的上侧设置有素土夯实层1,地桩体2的上侧设置在素土夯实层1内,素土夯实层1的上侧设置有下土工布防水层3,下土工布防水层3的上侧设置有上土工布防水层4,上土工布防水层4的上侧设置有回填土夯实层5,回填土夯实层5的内部设置有数个加固块体6,且数个加固块体6与上土工布防水层4相连接,回填土夯实层5的岸边设置有数个坡块体7,数个坡块体7上设置有草皮体8。
[0020]进一步的,所述素土夯实层1对应岸边处开设有内凹的蓄水槽11,且蓄水槽的最低点处高于常态下的水位高度的5

20cm。
[0021]如图2所示,进一步的,所述地桩体2包括圆柱桩21、尖头体22、倒扣体23、支撑板24;圆柱桩21的底部设置有尖头体22,圆柱桩2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数个倒扣体23,倒扣体能够提高圆柱桩的稳定性,圆柱桩21的上端安装有支撑板24,支撑板24能够实现支撑。
[0022]如图3所示,进一步的,所述加固块体6包括梯形块61、固定底板62、横板体63;梯形块61的底部安装有固定底板62,梯形块6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数个横板体63。
[0023]进一步的,所述坡块体7为叠石护岸。
[0024]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在使用时,通过地桩体2来实现加固,使得其不易出现坍塌以及水土流失的现象,而素土夯实层1为底层,上下土工布防水层能够实现防水,并且通过回填土夯实层5来实现夯实,采用加固块体6来实现加固,使得土壤不易流失,而坡块体能够实现压实,便于植物的种植,同时坡块体能够防止水土流失,且强度高。
[0025]施工要求:
[0026]1、叠石护岸,块石250

400mm,根据现场水深情况适当沿堤防周边布置水生植物;
[0027]材料质量要求:
[0028]①
、块石应采用新鲜硬质岩石,不得使用片状、条状、带尖角的块石,表面无贯穿性裂纹,块石料饱和极限抗压强度不低于50MPa,块石应大致方正,块石的规格和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单块重量低于400kg的块石数量不得大于5%。
[0029]②
、块石必须是坚固耐久的微风化或新鲜岩石,软化系数≥0.7,天然密度≥2400kgm,最大吸水率≤10%。
[0030]③
、块石在垂直河道轴线方向有效宽度应在600mm

1000mm之间,且宽度大于800mm的数量不少于50%:每块叠石的有效厚度应在400mm

600mm之间,且厚度大于500mm的数量不少于50%。
[0031](2)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护岸齿槽必须开挖至设计高程(埋深一般为300mm及以上),以保证基础稳固。块石规格必须符合要求,块径按大、中、小放置的位置分别为底层、中层、面层,其中底层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地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包括素土夯实层、地桩体、下土工布防水层、上土工布防水层、回填土夯实层、加固块体、坡块体、草皮体;数个地桩体均设置在基层内,且地桩体的上侧露出基层的上部,基层的上侧设置有素土夯实层,地桩体的上侧设置在素土夯实层内,素土夯实层的上侧设置有下土工布防水层,下土工布防水层的上侧设置有上土工布防水层,上土工布防水层的上侧设置有回填土夯实层,回填土夯实层的内部设置有数个加固块体,且数个加固块体与上土工布防水层相连接,回填土夯实层的岸边设置有数个坡块体,数个坡块体上设置有草皮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地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静曹峰陈辉勇王岳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武科善水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