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缆施工支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电缆施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缆施工支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力电缆施工过程中,通常需要制作安装附件以在配网线路中起到衔接、过渡的作用,受外界环境影响,大多数施工区域没有能够对电缆进行支撑的部件。现有技术中为使电缆得到支撑,出现了简易的施工用支架,通常支架底部具有基座,支架上部固定电缆。
[0003]然而,中间接头等附件的安装及制作需要在电缆沟内进行施工作业,电缆沟是一种用于铺设电缆的地下专用通道,其一般深度较深、较为狭窄、且电缆沟的底部可能存在积水或地面不平整。现有的施工用支架的基座占据较大空间,会对电缆沟内的施工产生妨碍,且仅支撑于电缆沟的沟底,在电缆沟的沟底存在积水或不平整时难以起到稳定的支撑作用,也不便于对支架进行调整。因此当作业人员在电缆沟中作业时,通常不会选用现有的施工用支架,而是将电缆就地放置或是采用简易的栏杆搭放,在制作过程中容易使电力电缆或附件受到摩擦损坏。另外,缺少防护的情况下,电力电缆容易出现不自觉地滑动、偏移、掉落的情况,给附件安装制作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施工支架,用于电缆沟内进行的电缆施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施工支架包括:第一支撑组件,包括本体、第一移动杆及第二移动杆,所述第一移动杆及所述第二移动杆均与所述本体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杆和/或所述第二移动杆能够相对于所述本体沿第一方向运动,以使所述第一支撑组件支撑于所述电缆沟的两侧壁之间;电缆固定组件,设置于所述本体,所述电缆固定组件能够可移除地固定电缆;第二支撑组件,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移动杆,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另一端支撑于所述电缆沟的底部;第三支撑组件,所述第三支撑组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移动杆,所述第三支撑组件的另一端支撑于所述电缆沟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施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杆与第二移动杆均与所述本体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施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螺纹杆、与所述螺纹杆固定的套筒;所述螺纹杆与所述套筒之间设有环隙,所述第一移动杆的一端伸入所述环隙、并与所述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移动杆的一端伸入所述环隙、并与所述螺纹杆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施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杆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环隙、并设有用于与所述电缆沟的侧壁相抵的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设有第一支撑面;所述第二移动杆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环隙、并设有用于与所述电缆沟的侧壁相抵的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设有第二支撑面。5.根据权利要求1
‑
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施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固定组件包括装夹在所述本体上的夹持部、设置于所述夹持部的第一夹持臂、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夹持臂的第二夹持臂、及将所述第一夹持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野,李崇基,黄志敏,朱强,钟鑫,陈木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