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极射线管中的抗振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7063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阴极射线管中的抗振鸣装置包括带有均与荫罩接触、用于接收和消除振动的接触元件的抗振鸣装置,和用于连接相邻接触元件的连接元件,以及用于使该抗振鸣装置中的接触元件接触荫罩的固定装置,其中,该接触元件接收荫罩的振动,并通过该接触元件和荫罩之间的碰撞和摩擦来消除该振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阴极射线管中的抗振鸣(anti-howling)装置,尤其是用于阴极射线管的具有突出的振鸣衰减效果并易于制造的抗振鸣装置。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阴极射线管一般带有一在其内表面上涂有荧光膜的玻屏和一在其内表面涂有导电石墨的玻锥。在该玻锥的末端有一电子枪,在该玻锥的管颈处有一用于使电子束发生偏转的偏转线圈。一荫罩位于该玻屏内来选择色彩以照亮荧光膜。从而,通过偏转线圈使来自电子枪的电子束偏移至所需位置,并通过荫罩射向荧光膜从而将画面还原在屏幕上。在这期间,当外部负载作用于阴极射线管时,由于荫罩非常薄从而会引起振鸣,因此便需要一种抗振鸣装置来减弱荫罩的振动。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一种相关技术阴极射线管中的抗振鸣装置的透视图,参考该图将对相关技术的抗振鸣装置进行说明。如图所示,荫罩5安装于玻屏1的内部。该荫罩5具有一带有槽11的有效区域5a,其中该槽11用于使来自电子枪的电子束穿过,并具有一非有效区域5b,该荫罩5配有大约60-80微米厚的抗振鸣导线7。该导线7依照下述步骤安装在荫罩5上。首先,将导线固定元件,如卡钉9安装在导线7的两端。接着,将卡钉9分别安装在荫罩支撑架3上直至完全装配好。导线7以竖直方向(例如12时-6时的方向)安装在荫罩的中心部位上,此时应留心以防止导线7横跨在荫罩5的槽11上。由于导线7很细,所以通常需要电子显微镜来完成装配。下面说明该相关技术阴极射线管中的抗振鸣装置的工作原理。当在外部负载的作用下该荫罩5振动时,该振动会传导给导线7。该振动在导线7和荫罩5之间产生的碰撞和摩擦的作用下会衰减。在这种情况下,最好能对导线7施加张力以达到导线的固有频率小于荫罩5的固有频率。该振鸣衰减特性依赖于导线的厚度,所施张力的强度,导线固定的位置,导线的材料,以及工作的状态。然而,前述相关技术阴极射线管中的抗振鸣装置存在着下列一些问题。首先,因为该相关技术用于阴极射线管中抗振鸣装置,在振动出现后需要有大约15-60秒的时间来衰减振动,所以该振动衰减的效果是差的,振动衰减周期较长。而且,由于相同外部负载下不同装置间振动衰减时间间隔有一定的偏差,所以该装置的可靠性也较差。其次,向荫罩装配导线这一复杂的操作也会产生废品并提高产品的成本。正如所述的那样,该导线穿入操作需要有提供导线的步骤,将导线安装于卡钉的步骤,将导线安置在荫罩所需位置的步骤,以及将卡钉定位于荫罩支撑架上的步骤。由于该导线非常细,需要精密的制作过程,并且由于该导线还易于断裂或在制造过程中易引起误焊,从而使制造周期延迟,并且由于自动操作的困难经常需要人工作业,这些都使其制造成本大大上升。第三方面,即使装配成功了,随着在阴极射线管加热过程中导线或荫罩的变形,该导线的固定也会松动,从而便不能正常地工作,或在屏幕上显示出该导线。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阴极射线管中的抗振鸣装置,其可以改善振动衰减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阴极射线管中的抗振鸣装置,其能简化装配的过程以降低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其它的特点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进一步进行说明,并且这些描述中也会使这些特点和优点更加清楚、或者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也可看出。从本专利技术的书面描述和其权利要求以及所附附图指出的结构中可以更清楚了解和获得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它优点。正如所体现和概括描述的那样,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的优点,该阴极射线管中的抗振鸣装置包括具有均与荫罩接触、用于接收并消除振动的接触元件的抗振鸣装置,和用于连接相邻接触元件的连接元件,以及用于使抗振鸣装置中的接触元件接触荫罩的固定装置,其中接触元件接收荫罩的振动,并通过接触元件和荫罩间的碰撞与摩擦将该振动消除。该接触元件是球形的、或圆柱形的,带有一用于穿过连接元件末端的通孔。该接触元件具有一在其一侧带有通孔的接触部,一连接部和该接触部形成一个整体,其中,该连接元件具有实际上和该接触元件一样的形状。该接触元件具有环形的形状,同样该连接元件也具有环形的形状。最好该抗振鸣装置安装在荫罩的非有效区域上。固定装置安装在该连接元件相对的两端,或安装在荫罩的非有效区域上,或安装在荫罩支撑架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阴极射线管中的抗振鸣装置,其带有具有用于支撑该抗振鸣装置相对端的支撑部的固定装置,和从该支撑部伸出用于安装荫罩的安装部,其中该接触元件通过该支撑部的弹性张力来接触荫罩。支撑部的长度短于抗振鸣装置的有效长度,以在当抗振鸣装置被该支撑部支撑时能将张力施加在该抗振鸣装置上。该支撑部带有一和位于抗振鸣装置中的接触元件的一侧面相吻合的凹槽。该安装部带有一和该抗振鸣装置的接触元件的下部相适应的接触孔,用于使该接触元件通过接触孔与荫罩相接触。最好该安装部带有一沿荫罩方向伸出的凹口。最好,该固定装置还包括一用于连接支撑部的连接部,并且,更好该连接部的长度短于该抗振鸣装置的有效长度,以在当该抗振鸣装置被支撑部支撑时能将张力施加在抗振鸣装置上。最好该连接部包括尺寸几乎与接触元件相同的装配孔和与该装配孔相连的、具有大体上与抗振鸣装置中的连接元件的直径相同的槽,而且该支撑部包括一和连接部的槽相连的槽。最好该连接部包括一大体位于该连接部边缘中心的切口。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阴极射线管中的抗振鸣装置,其包括一具有用于将该抗振鸣装置的接触元件与荫罩相连的导向部的固定装置,一用于支撑该抗振鸣装置连接元件的支撑部,和安装在荫罩上、与该支撑部一侧和该导向部相连的一安装部。最好,该安装部固定在荫罩支撑架上,或固定在荫罩的非有效区域上。最好该安装部包括一沿荫罩伸出的凹口。从而,本专利技术可有效衰减振动,并且使装配过程变得简单,以降低生产成本。可以理解,先前概括性的描述和下面细节性的描述都只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将在权利要求中提供进一步的解释。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相关技术的阴极射线管中的抗振鸣装置的透视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阴极射线管中的抗振鸣装置的透视图;图3A—图3C示出了本专利技术阴极射线管中的抗振鸣装置,其抗振鸣装置各种变化的透视图;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阴极射线管中的抗振鸣装置,其抗振鸣装置的另一种变化的透视图;图5A—图5C示出了本专利技术阴极射线管中的抗振鸣装置,其抗振鸣装置另一种变化的透视图;图6示出了一种用于测量振鸣和测量该振鸣状态的装置;图7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个优选实施例的阴极射线管中的抗振鸣装置的透视图;图8示出了图7中所示固定装置的透视图;图9示出了图7中所示装配有抗振鸣装置的固定装置的一个截面;图10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个优选实施例的阴极射线管中的抗振鸣装置的透视图;图11示出了图10中所示固定装置的透视图;图12示出了图10中所示装配有抗振鸣装置的固定装置的一个截面;图13示出了图12的一个平面图。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下面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其示例表示在所附附图中。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阴极射线管中的抗振鸣装置的透视图,参考该图,下面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阴极射线管中的抗振鸣装置的整个结构。参见图2,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该抗振鸣装置20包括连接在荫罩5上用于衰减振动的抗振鸣装置30,和用于将衰减装置30固定在与其相连的荫罩5上的固定装置100。考虑到其结构,相关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阴极射线管中的抗振鸣装置包括:抗振鸣装置,其具有均与荫罩相接触的接触元件,用于接收和消除振动,和用于连接相邻接触元件的连接元件;以及固定装置,用于使该抗振鸣装置中的接触元件接触荫罩,其中,该接触元件接收荫罩的振动,并通过该接 触元件和荫罩之间的碰撞和摩擦来消除该振动。

【技术特征摘要】
KR 2001-7-12 01-41952;KR 2001-7-12 01-41954;KR 2001.一种阴极射线管中的抗振鸣装置包括抗振鸣装置,其具有均与荫罩相接触的接触元件,用于接收和消除振动,和用于连接相邻接触元件的连接元件;以及固定装置,用于使该抗振鸣装置中的接触元件接触荫罩,其中,该接触元件接收荫罩的振动,并通过该接触元件和荫罩之间的碰撞和摩擦来消除该振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振鸣装置,其中,所述接触元件是球形的,其带有一用于穿过所述连接元件末端的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振鸣装置,其中,所述接触元件是圆柱形的,其带有一用于穿过所述连接元件末端的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振鸣装置,其中,所述接触元件包括在一侧带有通孔的接触部,以及和接触部形成为一个整体的连接部,其中,所述连接元件具有实际上与所述接触元件相同的形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振鸣装置,其中,所述接触元件具有环形的形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振鸣装置,其中,所述连接元件具有环形的形状。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振鸣装置,其中,所述抗振鸣装置安装在荫罩的非有效区域。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振鸣装置,其中,所述固定装置安装在所述连接元件的相对两端。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振鸣装置,其中,所述固定装置安装在荫罩的非有效区域。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振鸣装置,其中,所述固定装置安装在荫罩支撑架上。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振鸣装置,其中,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抗振鸣装置相对端的支撑部,以及从支撑部伸出的用于安装荫罩的安装部,其中,所述接触元件通过使用该支撑部的弹性张力来接触荫罩。1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平守崔钟彦朴珍澈
申请(专利权)人:LG飞利浦显示器韩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