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面设计框架的生成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56969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面设计框架的生成方法及系统,涉及平面设计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初始框架并提取客户信息,根据提取客户信息需求进行处理并生成交叉组合信息列,根据初始框架与交叉组合信息列融合,根据初始框架的融合生成平面设计框架并使客户进行选择并评分,系统包括数据库模块、提取信息转化模块、框架交叉融合模块和客户框架评价模块。该平面设计框架的生成方法及系统,通过将客户需求信息进行储存,在进行框架设计师进行提取,并将客户需求信息进行交叉组合排列,再将初始平面设计框架进行融合产生多种满足客户需求的平面设计框架,这样避免了单一数量的框架难以让客户满意,非常方便,提高了设计师的工作效率。提高了设计师的工作效率。提高了设计师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面设计框架的生成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平面设计
,具体为一种平面设计框架的生成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平面设计是沟通传播、风格化和通过文字和图像解决问题的艺术。由于有知识技能的重叠,平面设计常常被误认为是视觉传播或传播设计。平面设计通过使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去创造和组合文字、符号和图像去产生视觉思想和信息。平面设计师或许会利用字体编排、版面技术来使产品设计达到预期效果。设计的关键之处在于发现,只有不断通过深入的感受和体验才能做到,打动别人对于设计师来说是一种挑战。设计要让人感动,足够的细节本身就能感动人,图形创意本身能打动人,色彩创意品位能打动人,材料质地能打动人等,把设计的多种元素进行有机艺术化组合。还有,设计师更应该明白严谨的态度自身更能引起人们心灵的振动。
[0003]现有技术中,在平面设计框架中,设计师会根据客户的需求设计出一种平面设计框架,但是这样设计的平面设计框架只有一个,如果客户不满意,设计师便会重新进行设计,这样费时费力,非常麻烦,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对平面设计进行评分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平面设计框架的生成方法及系统,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平面设计框架的生成方法,包括:
[0008]获取初始框架并提取客户信息。<br/>[0009]根据提取客户信息需求进行处理并生成交叉组合信息列。
[0010]根据初始框架与交叉组合信息列融合。
[0011]根据初始框架的融合生成平面设计框架并使客户进行选择并评分。
[0012]优选的,所述获取初始框架并提取客户信息,包括:工作人员通过输入账号密码登录数据库并进入,随后从数据库中的初始框架数据库获取平面设计的初始框架信息并转化为平面设计的初始框架图层信息数据。
[0013]随后从数据库中的客户信息数据库中提取客户储存于数据库中的客户需求信息数据,包括客户的各种需求文件格式为PDF、PSD、jpg或png等文件。
[0014]优选的,所述提取客户信息需求进行处理并生成交叉组合信息列,包括:将提取的客户的各种需求文件从PDF、PSD、jpg或png格式转化为平面设计的框架图层信息数据,并从框架图层信息数据中提取出多样框架数据信息,所述多样框架数据信息包括文字文本信息数据、图形颜色、长度、形状等元素信息数据和框架样式、结构等元素信息数据,随后将文字
文本信息数据、图形颜色、长度、形状等元素信息数据和框架样式、结构等元素信息数据内的各类元素单元信息数据通过数学交叉组合进行排列,最后生成交叉组合信息列数据。
[0015]优选的,所述生成平面设计框架并使客户进行选择并评分,包括:将生成的平面设计框架通过通信输送设备发送给客户进行选择,并且客户选择后给各个平面设计框架进行评价打分。
[0016]优选的,所述初始框架与交叉组合信息列融合,包括:将获取到的平面设计的初始框架图层信息数据与交叉组合信息列数据中的每个项进行融合,每次的交叉融合都会生成一个平面设计框架,并将生成的平面设计框架数据进行储存。
[0017]一种平面设计框架的生成系统,包括数据库模块、提取信息转化模块、框架交叉融合模块和客户框架评价模块。
[0018]优选的,所述数据库模块,包括:平面设计框架数据库单元,平面设计框架数据库单元中储存各种样式的初始平面设计框架。
[0019]客户信息储存单元,客户将需求文件进行输入并储存。
[0020]优选的,所述提取信息转化模块,包括:初始平面设计框架提取单元,从平面设计框架数据库单元中提取需要的初始平面设计框架。
[0021]客户信息提取单元,包括提取单元、转化单元和交叉组合生成单元,提取单元从客户信息储存单元中将客户的需求文件进行提取,转化单元将客户的需求文件转化成文字文本信息数据、图形颜色、长度、形状等元素信息数据和框架样式、结构等元素信息数据,交叉组合生成单元将转化的文字文本信息数据、图形颜色、长度、形状等元素信息数据和框架样式、结构等元素信息数据通过数学交叉组合进行排列,最后生成交叉组合信息列。
[0022]优选的,所述框架交叉融合模块,包括:框架与信息融合单元,将初始平面设计框架与交叉组合信息列中的每一项进行融合。
[0023]框架生成单元,在初始平面设计框架与交叉组合信息列的各项融合后,生成平面设计框架。
[0024]优选的,所述客户框架评价模块,包括:根据框架交叉融合模块生成的平面设计框架发送给客户,客户对平面设计框架进行选择并进行评价打分。
[0025](三)有益效果
[002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平面设计框架的生成方法及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7](1)、该平面设计框架的生成方法及系统,通过将客户需求信息进行储存,在进行框架设计师进行提取,并将客户需求信息进行交叉组合排列,再将初始平面设计框架进行融合产生多种满足客户需求的平面设计框架,这样避免了单一数量的框架难以让客户满意,非常方便,提高了设计师的工作效率。
[0028](2)、该平面设计框架的生成方法及系统,通过将生成的多种平面设计框架发送给客户,让客户的选择更多,使得客户体验感增加,并且客户在选择后进行评价和打分,提供了宝贵的反馈意见。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方法的一种流程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专利技术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平面设计框架的生成方法,包括:
[0033]获取初始框架并提取客户信息;
[0034]根据提取客户信息需求进行处理并生成交叉组合信息列;
[0035]根据初始框架与交叉组合信息列融合;
[0036]根据初始框架的融合生成平面设计框架并使客户进行选择并评分。
[0037]第一步,获取初始框架并提取客户信息,包括:工作人员通过输入账号密码登录数据库并进入,随后从数据库中的初始框架数据库获取平面设计的初始框架信息并转化为平面设计的初始框架图层信息数据,随后从数据库中的客户信息数据库中提取客户储存于数据库中的客户需求信息数据,包括客户的各种需求文件格式为PDF、PSD、jpg或png等文件。
[0038]第二步,提取的客户信息需求进行处理并生成交叉组合信息列,包括:将提取的客户的各种需求文件从PDF、PSD、jpg或png格式转化为平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面设计框架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初始框架并提取客户信息;根据提取客户信息需求进行处理并生成交叉组合信息列;根据初始框架与交叉组合信息列融合;根据初始框架的融合生成平面设计框架并使客户进行选择并评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面设计框架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初始框架并提取客户信息,包括:工作人员通过输入账号密码登录数据库并进入,随后从数据库中的初始框架数据库获取平面设计的初始框架信息并转化为平面设计的初始框架图层信息数据;随后从数据库中的客户信息数据库中提取客户储存于数据库中的客户需求信息数据,包括客户的各种需求文件格式为PDF、PSD、jpg或png等文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面设计框架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客户信息需求进行处理并生成交叉组合信息列,包括:将提取的客户的各种需求文件从PDF、PSD、jpg或png格式转化为平面设计的框架图层信息数据,并从框架图层信息数据中提取出多样框架数据信息,所述多样框架数据信息包括文字文本信息数据、图形颜色、长度、形状等元素信息数据和框架样式、结构等元素信息数据,随后将文字文本信息数据、图形颜色、长度、形状等元素信息数据和框架样式、结构等元素信息数据内的各类元素单元信息数据通过数学交叉组合进行排列,最后生成交叉组合信息列数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面设计框架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平面设计框架并使客户进行选择并评分,包括:将生成的平面设计框架通过通信输送设备发送给客户进行选择,并且客户选择后给各个平面设计框架进行评价打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面设计框架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框架与交叉组合信息列融合,包括:将获取到的平面设计的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怡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延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