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星镜及天文望远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6898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寻星镜及天文望远镜,寻星镜包括镜身、投影平面镜、单片镜、调节组件、反射镜、光源和分划板,镜身具有容纳腔和位于镜身顶部并与容纳腔连通的通孔,投影平面镜安装在镜身顶部并倾斜于通孔的轴向,单片镜安装在容纳腔内并覆盖通孔,通孔位于投影平面镜和单片镜之间,调节组件安装在镜身上,反射镜位于容纳腔内并与调节组件连接,反射镜倾斜于轴向,调节组件可调节反射镜在容纳腔内的位置,光源安装在容纳腔内,光源的发光端朝向反射镜设置,分划板位于发光端与反射镜之间,分划板上设有分划图案,反射镜可将分划图案经由通孔反射至投影平面镜上,天文望远镜设有上述寻星镜,寻星镜能够实现快速校准且视场中心具有较大调节范围。有较大调节范围。有较大调节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寻星镜及天文望远镜


[0001]本技术涉及望远镜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寻星镜及设置有该寻星镜的望远镜。

技术介绍

[0002]寻星镜作为天文望远镜的瞄准镜,其在使用前需要先进行校准,通常校准时先用天文望远镜的主镜对一个远处的明显目标,接着通过寻星镜惯常相同目标并对寻星镜的位置进行调整,以使得寻星镜的视场中心和主镜的视场中心重叠,从而实现寻星镜与主镜同轴。然而,现有的寻星镜普遍为十字线寻星镜,且传统的十字线寻星镜需要采用专用的调节支架与主镜进行连接,当需要对十字线寻星镜进行校准时,通过调节调节支架上的调节旋钮来对十字线寻星镜的位置进行调节,但是,传统的十字线寻星镜的在进行校准时存在的缺点是:
[0003]第一,使用者难以在十字线寻星镜进行校准过程中同步通过十字线寻星镜对目标进行观察,导致校准时使用者需要先预估十字线寻星镜调节后的位置,再通过调节支架上的调节旋钮对十字线寻星镜的位置进行调节,接着再观察寻星镜的视场中心是否主镜的视场中心重叠,若二者的视场中心不重叠,则继续重复上述调节步骤对十字线寻星镜的位置进行调节,直至两者的视场中心重叠,可见传统的十字线寻星镜的校准过程非常繁琐,不利于对十字线寻星镜进行快速校准;
[0004]第二,由于传统的十字线寻星镜是通过专用的调节支架对其位置进行调节、校准,使得传统的十字线寻星镜的视场中心的可调节范围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进行快速校准且视场中心具有较大调节范围的寻星镜。
[0006]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设置有上述寻星镜的天文望远镜。
[0007]为了实现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寻星镜,其中,包括镜身、投影平面镜、单片镜、调节组件、反射镜、光源和分划板,镜身具有容纳腔和通孔,通孔位于镜身的顶部并与容纳腔连通,投影平面镜安装在镜身顶部,投影平面镜倾斜于通孔的轴向,单片镜安装在容纳腔内并覆盖通孔,在轴向上,通孔位于投影平面镜和单片镜之间,调节组件安装在镜身上,反射镜位于容纳腔内并与调节组件连接,反射镜倾斜于轴向,调节组件可调节反射镜在容纳腔内的位置,光源安装在容纳腔内,光源的发光端朝向反射镜设置,分划板位于发光端与反射镜之间,分划板上设置有分划图案,反射镜可将分划图案经由通孔反射至投影平面镜上。
[0008]由上可见,光源用于照亮分划板上的分划图案,使得分划图案能够经由反射镜并透过单片镜以及穿过通孔后反射到投影平面镜上,从而使得使用者观察投影平面镜时,分划图案能够悬浮在投影平面镜上,且分划图案会显示在星星或背景中的其他物体前面;而
将反射镜、分划板、光源等设置在镜身的容纳腔内则能够保证分划图案反射到投影平面镜上的成像质量,其中分划图案可以为十字线、红点或其他图案;调节组件用于调节反射镜在容纳腔内的位置,进而调节分划图案在投影平面镜上的位置,以使寻星镜的视场中心与天文望远镜的主镜的视场中心能够重叠;通过寻星镜的结构设计,使得使用者在对寻星镜进行校准时,能够一边通过调节组件调节反射镜的位置,一边观察投影平面镜上分划图案的位置,以快速将寻星镜的视场中心调节至与主镜的视场中心重叠。
[0009]进一步的方案是,调节组件包括支架、弹性件、第一调节旋钮、第二调节旋钮和第三调节旋钮,支架位于容纳腔内,反射镜安装在支架上,弹性件连接在支架和镜身之间,弹性件迫使支架向分划板移动,第一调节旋钮穿过镜身并与支架连接,第一调节旋钮可调节反射镜与轴向之间的夹角,第二调节旋钮穿过镜身并与支架连接,第二调节旋钮可调节反射镜绕转动轴线沿第一方向转动,转动轴线平行于轴向,第三调节旋钮穿过镜身并与支架连接,第三调节旋钮可调节反射镜绕转动轴线沿第二方向转动,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
[0010]由上可见,支架用于与反射镜进行连接,第一调节旋钮、第二调节旋钮和第三调节旋钮则配合弹性件对支架的位置进行调节,进而对成像在投影平面镜上的分划图案的位置进行调节,以达到对寻星镜进行校准的效果。
[0011]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支架具有第一连接板,弹性件连接在第一连接板和镜身之间,第一调节旋钮包括第一螺栓和第一旋钮,第一螺栓的第一螺杆分别穿过第一连接板和镜身,第一旋钮位于镜身外并与第一螺杆螺纹连接,第一旋钮与第一螺栓的第一头部分别位于第一连接板的相对的两侧上,第二调节旋钮包括第二螺栓和第二旋钮,第二螺栓的第二螺杆分别穿过第一连接板和镜身,第二旋钮位于镜身外并与第二螺杆螺纹连接,第二旋钮与第二螺栓的第二头部分别位于第一连接板的相对的两侧上,第三调节旋钮包括第三螺栓和第三旋钮,第三螺栓的第三螺杆分别穿过第一连接板和镜身,第三旋钮位于镜身外并与第三螺杆螺纹连接,第二旋钮与第三螺栓的第三头部分别位于第一连接板的相对的两侧上。
[0012]由上可见,上述结构设计能够降低寻星镜校准过程中支架的磨损程度,进而提高寻星镜的使用寿命,同时还能够降低调节组件的安装难度及生产难度。
[0013]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沉头孔、第二沉头孔和第三沉头孔,第一头部位于第一沉头孔内,第二头部位于第二沉头孔内,第三头部位于第三沉头孔内。
[0014]由上可见,上述结构设计能够较好的减小支架的体积,进而减小寻星镜的体积,同时上述结构设计还能够避免第一头部、第二头部和第三头部中的至少一者对反射镜的安装造成干扰。
[0015]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沉头孔、第二沉头孔和第三沉头孔均为六角沉头孔,第一头部、第二头部和第三头部均呈六棱柱设置;或第一沉头孔与第一头部粘接固定,第二沉头孔与第二头部粘接固定,第三沉头孔与第三头部粘接固定。
[0016]由上可见,上述设计能够提高调节组件调节过程中的可靠性,进而使得调节组件能够对反射镜的位置进行稳定、可靠的调节。
[0017]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支架具有第二连接板,弹性件连接在第二连接板和镜身之间,第一调节旋钮具有第一旋钮部和第一螺杆部,第一旋钮部位于镜身外,第一螺杆部穿过镜身后与第二连接板螺纹连接,第二调节旋钮具有第二旋钮部和第二螺杆部,第二旋钮部
位于镜身外,第二螺杆部穿过镜身后与第二连接板螺纹连接,第三调节旋钮具有第三旋钮部和第三螺杆部,第三旋钮部位于镜身外,第二螺杆部穿过镜身后与第二连接板螺纹连接。
[0018]由上可见,上述结构设计能够实现调节组件与镜身之间的快速装配,并保证调节组件调节过程中的可靠性,使得调节组件能够对反射镜的位置进行稳定、可靠的调节。
[0019]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连接板朝向弹性件的一面上成型有第一柱部、第二柱部和第三柱部,第一螺杆部与第一柱部螺纹连接,第二螺杆部与第二柱部螺纹连接,第三螺杆部与第三柱部螺纹连接。
[0020]由上可见,上述结构设计能够避免第一螺杆部、第二螺杆部和第三螺杆部中的至少一者对反射镜的安装造成干扰。
[0021]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寻星镜还包括压圈,压圈位于容纳腔内并与镜身固定连接,单片镜邻接在镜身和压圈之间。
[00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寻星镜,其特征在于,包括:镜身,所述镜身具有容纳腔和通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镜身的顶部并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投影平面镜,所述投影平面镜安装在所述镜身顶部,所述投影平面镜倾斜于所述通孔的轴向;单片镜,所述单片镜安装在所述容纳腔内并覆盖所述通孔,在所述轴向上,所述通孔位于所述投影平面镜和所述单片镜之间;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安装在所述镜身上;反射镜,所述反射镜位于所述容纳腔内并与所述调节组件连接,所述反射镜倾斜于所述轴向,所述调节组件可调节所述反射镜在所述容纳腔内的位置;光源,所述光源安装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光源的发光端朝向所述反射镜设置;分划板,所述分划板位于所述发光端与所述反射镜之间,所述分划板上设置有分划图案,所述反射镜可将所述分划图案经由所述通孔反射至所述投影平面镜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寻星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反射镜安装在所述支架上;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连接在所述支架和所述镜身之间,所述弹性件迫使所述支架向所述分划板移动;第一调节旋钮,所述第一调节旋钮穿过所述镜身并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旋钮可调节所述反射镜与所述轴向之间的夹角;第二调节旋钮,所述第二调节旋钮穿过所述镜身并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旋钮可调节所述反射镜绕转动轴线沿第一方向转动,所述转动轴线平行于所述轴向;第三调节旋钮,所述第三调节旋钮穿过所述镜身并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第三调节旋钮可调节所述反射镜绕所述转动轴线沿第二方向转动,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寻星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具有第一连接板,所述弹性件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镜身之间;所述第一调节旋钮包括第一螺栓和第一旋钮,所述第一螺栓的第一螺杆分别穿过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镜身,所述第一旋钮位于所述镜身外并与所述第一螺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旋钮与所述第一螺栓的第一头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相对的两侧上;所述第二调节旋钮包括第二螺栓和第二旋钮,所述第二螺栓的第二螺杆分别穿过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镜身,所述第二旋钮位于所述镜身外并与所述第二螺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旋钮与所述第二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苟雪娇叶成明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霖平光学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