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双模式液化天然气(LNG)液化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化天然气(LNG)的生产,并且更特别地,涉及适用于分布式LNG生产环境中的小规模或微规模氮制冷LNG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能源、运输、供热、发电和公用事业部门对LNG生产和LNG使用应用两者的需求和认可正在迅速增加,因为使用LNG成本较低,替代燃料还允许潜在减少碳排放和其他有害排放,诸如氮氧化物(NOX)、硫氧化物(SOX)和通常被认为对空气质量有害的颗粒物。
[0003]一种这样的LNG生产应用是火炬气捕获,因为许多能源公司寻求通过气体副产物的净化和液化以及随后借助于沿公路或海洋运输分布所得的LNG或现场使用LNG燃料来减少与原油和沥青生产相关联的甲烷气体的燃烧的方法。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报道,仅在2017年一年,排放和/或燃烧了超过2350亿立方英尺的天然气,这基本上从国家石油和天然气供应链中丢弃了非常有价值的资源。
[0004]在几乎无法访问天然气管道分布网络的区域中,分布式LNG生产已经出现一个新的趋势,其涉及构建和操作内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双模式天然气液化器,所述双模式天然气液化器包括: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具有多个冷却通道和多个加温通道;天然气入口,所述天然气入口设置在所述热交换器上并且被配置为接收气态天然气进料并通过多个冷却通道分布所述天然气;天然气出口,所述天然气出口设置在所述热交换器上并且被配置为从所述热交换器排放液化天然气;液氮入口,所述液氮入口设置在所述热交换器上并且被配置为接收液氮进料并通过多个加温通道分布所述液氮;气态氮出口,所述气态氮出口设置在所述热交换器上并且被配置为从所述热交换器排放汽化氮;其中所述热交换器被配置为经由与横穿所述加温通道的氮的间接热交换来液化横穿所述冷却通道的所述气态天然气;中间出口,所述中间出口设置在所述热交换器上并且耦接到所述多个加温通道中的一个或多个加温通道,并且被配置为使穿过所述多个加温通道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加温通道的气态氮流转向;第一中间入口,所述第一中间入口设置在所述热交换器上;和第二中间入口,所述第二中间入口设置在所述热交换器上;其中所述双模式天然气液化器被配置为在第一模式或第二模式下操作;其中当所述双模式天然气液化器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模式下操作时,所述中间出口与所述第一中间入口流体连通,并且转向的气态氮流经由所述第一中间入口重新引入到所述热交换器内的加温通道,其中重新引入的氮流的温度等于或大于所述转向的气态氮流的温度;并且其中当所述双模式天然气液化器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二模式下操作时,所述中间出口与所述第二中间入口流体连通,并且其中所述转向的气态氮流膨胀,并且膨胀的氮流经由第二中间入口重新引入到所述热交换器内的加温通道,并且所述转向的气态氮流经由所述第一中间入口重新引入到所述热交换器内的加温通道,其中重新引入的氮流的温度小于所述转向的气态氮流的温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式天然气液化器,其中,所述热交换器包括冷却区段、中间区段和加温区段;并且其中所述天然气入口和所述氮出口设置在所述热交换器的所述加温区段上,所述液化天然气出口和所述液氮入口设置在所述热交换器的所述冷却区段上,并且所述中间出口、所述第一中间入口和所述第二中间入口设置在所述热交换器的所述中间区段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模式天然气液化器,其中,所述第二中间入口设置在所述热交换器的所述冷却区段与所述热交换器的所述中间区段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模式天然气液化器,其中,所述中间出口设置在所述热交换器的所述中间区段与所述热交换器的所述加温区段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模式天然气液化器,其中,所述第一中间入口设置在所述热交换器的所述中间区段与所述热交换器的所述加温区段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式天然气液化器,其中,所述热交换器包括两个或更多个
单独的热交换器,所述两个或更多个单独的热交换器包括冷热交换器和温热交换器;其中所述冷热交换器的所述加温通道与所述温热交换器的加温通道流体连通,并且所述冷热交换器的所述冷却通道与所述温热交换器的所述冷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N,
申请(专利权)人:普莱克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